为什么说,孩子教育要不奖不惩?
孩子教育时,不打不骂,很多家长觉得好理解也认同,为什么要不奖不惩?难道奖罚分明不是好事吗?
这和建立内在动力有关,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来诠释这个话题。
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无动机三种类型。
怎么能从无到有到“自觉”的行为,变成“自我充电”的永动机?这个过程是否可以利用外部的刺激来干预?
食物+皮鞭,是驯兽师训练动物时用的工具。对孩子来说,惩罚和奖励与此类似。之前也听过有人说,孩子就要象训练小狗一样,如果认同这个观点,那奖惩是必不可少的了。后面的内容就不用看了。
这个图是心理学中“自我决定论”的描述。(说明了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之间的关系)一个行为如果由足够的内在动力,那么本身就已经在享受了。
那么如果内力不足的时候,是否需要外部奖励和惩罚来进行刺激?
外部奖励和惩罚,会将人行为的动机转移到对这个外部刺激物上。简单说就是“奖惩”会让动力向中间靠拢了,当没有内部动力或动力非常低的时候,是有一点作用的。当本身就有一定内部动力时,反而会降低这种动力。
这段描述可能太理论了,我们举个例子:
比如运动,再具体一点,就是跑步好了。
小A就是一点都不喜欢跑步,但是学校是这么要求的,不跑步体育就不及格,不及格就不能毕业。他没有办法,只好跑步。对小A来说,动机区域在黑色。
爸爸为了提高他的跑步兴趣,允诺,跑多少米就给他买个喜欢的车模型,他为了这个车模跑步,那么可能动机区在红色。通过锻炼,他跑的快了,和同学比赛能赢,于是觉得很开心,有点喜欢跑了,这时动机区可能在橙色。
大家都说应该坚持运动,每天跑步是很健康的,他觉得有点道理,于是开始坚持跑步,这时动机提升到橙黄色。
坚持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跑步之后,身体好了,体育成绩也好了,于是觉得跑步是个不错的运动,那么又进一步。
最终小A喜欢上了跑步,长跑虽然累,却觉得心身愉悦。完成了内在动机的转化。
这里关于“奖励”有两个需要思考的地方:
1. 如果爸爸不给奖励,是否能实现转化?
2. 如果爸爸持续给车模这个奖励,是否能实现转化?
这个没有标准答案。
我认为不给奖励也能实现转化,如果持续给奖励,可能还会产生问题。
先说后一个,如果爸爸一直用车模做刺激物,小A的关注点有可能始终停留在对车模的喜爱上。不说绝对阻止了内在动力的形成,但是至少是一种干扰。
前一个不给奖励,怎么让他练习跑步呢?
1.引入乐趣 比如从踢球开始,虽然不是跑步,却能锻炼跑步的能力。
2.陪练 和孩子一起跑,除了跑还补充了父子相处的过程,孩子由喜欢陪伴而渐渐习惯跑(当然,喜欢训娃的就算了)
3.采用例事表,或叫计划表。分解到每周或每天,当成一项任务,不带情绪的去做。
。。。。。。。
应该还有很多方法。
总之,我们看到,如果在较高内驱力的时候,用奖惩会降低内驱力。在极低内驱力的时候,奖惩有一定效用。所以选择方法的时候,考虑一下孩子这个事,是否需要被“训练”。
另外,并非每个事情,都要变成内驱的,或区别的那么清楚。比如为了自己健康而运动,和为了维持身材而运动,效果也差不多。
完成了一个计划或目标的时候,就不能买东西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在高内驱力的时候,仍然可以给自己一点小小的刺激,我叫那个为“红利”。
比如我自己去年定了个目标,把瑜伽卡上的次数用完,这样就达到每周二次以上的练习频度。然后我跟老公说,如果完成目标,就给我买一套新的瑜伽服。
没有人会为了一套衣服,坚持锻炼吧。但是,完成目标后,得到这个“红利”会觉得更开心。
和孩子定的计划也一样,比如要提高孩子跳绳的水平,定好每天练习15分钟,坚持一个月都完成,一起出去吃顿大餐庆祝一下。
反正,这个“红利”是增加乐趣的,不能喧宾夺主,否则反而影响了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