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智慧(一)

作者: 周卫英 | 来源:发表于2020-03-17 09:02 被阅读0次

    对于亚圣孟子,我知道的其实很少。虽然能背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知道“贫贱不能移……”,对于他的著作,几乎没有读过。

    孟子晚于孔子很多年,虽然没有见过孔子,但是通过自学也达到了孔子的思想和人格境界,所以后人尊称他为“亚圣”,儒家思想被称为“孔孟之道”。

    英国著名学者汤恩比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问题,只有靠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有识之士都提倡我们阅读经典。陕西作协主席贾平凹老师说,阅读继承要追根溯源,才能见别人之不能见。

    但是经典都是古文古语,不但难懂,而且很枯燥,感觉离现代生活似乎很遥远,实用性不大,所以真正能潜心读进去的人并不多。

    现在出版的书籍,字体都太小,我阅读很费眼睛。周末去嘉汇汉唐书城购得中华书局出版的大字版《孟子》、《墨子》、《礼记》,决心认真研究古代大思想家,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首先阅读分析思考一段很简短的《孟子·离娄上·二》。

    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孟子说:“圆规、曲尺,是方和圆的最高标准;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想成为好君主,就要尽到做君主的道理;想成为好臣子,就要尽到做臣子的道理。二者都效法尧、舜就行了。

    不用舜侍奉尧的态度来侍奉君主,就是不敬重他的君主;不用尧治理百姓的方法来治理百姓,就是残害他的百姓。

    孔子说:‘道路只有两条,仁和不仁罢了。’对百姓残暴太厉害,就会自身被杀、国家灭亡;即使不太厉害,也会自身危险、国家削弱,死后被加上‘幽’、‘厉’这类恶谥,即使他有孝顺的子孙,一百代也无法更改了。

    《诗经》上说:‘殷朝的借鉴不远,就在前代的夏朝。’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是因为他心里有规矩和“道”,有尧、舜、孔子可以效法,有“仁”可以选择,有《诗经》、《论语》等经典可以学习。

    所以我们不但要学习孟子,还要向前探寻文化的根本,学习尧舜孔子甚至更早的圣人,阅读更早期的典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的智慧(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jze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