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每部亲子关系的书籍都会提起一句话: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亦比比皆是。我对此完全赞同,但今日亲眼所见一事,更是再次刷出我的认知新高度。
某知名医院眼科专家门诊室前,患者和家属挤在一起,密密麻麻。起初秩序尚可,等候时间超过1小时以后,便风格各异起来。
一对母子安然入座,旁侧立着一白发老人,并未引起大家注意。没过多久,孩子要滴眼药水散瞳,老人颤颤巍巍拿来眼药。六七岁的男孩子一听要滴眼药,神情立即抗拒起来。眼看妈妈要拧开盖子,便伸手要抢。眼看妈妈要往眼上凑,便张牙舞爪起来。无奈一旁老人也来帮忙,但白发老人怎能敌得过小伙子的推搡,谁都知道这没长开的小身体里面藏了多少好吃的。一时间小小的候诊室便炸了开来。众人侧目,终于引来了护士帮忙。三个大人合力按住,期间不免被拳打脚踢。妈妈面露难色,喃喃地劝着;老人耳根已红,仍竭力帮着;护士高声开导着,就滴个眼药,不疼不痒……这孩子一哭闹,也有好处,其他孩子都安静地出奇。也有人在窃窃私语,这孩子怎么教的……
正在想着,第一次滴完了,孩子终于被松了手脚。啪的一声,妈妈的脸上烙上孩子的手印。空气一下子都安静下来,连那孩子也愣了一下。妈妈脸色一下红了起来,又变青,清楚看见了咬紧的牙关,溢出的眼泪。老人拍了一下大腿,张了嘴又不出声。
还是叫号器打破了空气,人们才意识到该换个视线。但我想,每个人心里的思索和考量才刚刚开始。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滴眼药,此番挣扎哭闹愈演愈烈,但都无法超出那一巴掌带给人们的震撼。
一下午的就诊,焦急又漫长。落日余晖走出医院大楼,总归还是有一丝轻松的。大楼侧面的角落里,隐蔽又灰暗。却猛地钻出克制的呵斥,正是那众目睽睽之下挨了儿子一巴掌的妈妈,被呵斥的正是那嗫嚅的老人,貌似因为她又没管住那孩子玩手机。唉,也许她是怕再挨一巴掌吧;也许,就算她挨了一巴掌,也拦不住孩子玩手机吧。
太阳一下子就不见了踪影。希望,那妈妈、那孩子也能做些思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