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界限五步走:1、学会为孩子做主,保护孩子的领地边界;2、协助孩子认识并确定自己的领地边界;3、孩子练习做自己领地主人时,守在一旁陪伴和支持孩子;4、欣赏注视着孩子,逐步将自己的意识充满他的领地空间;5、带孩子认识更大的领地边界!

听了海老师的这节课,回想自己好像每一个步骤都没有做到,以前没有这样子的意识,那就从现在开始,所以说说我是如何给孩子腾出空间的?
我们家孩子12岁了,以前在他吃饭、睡觉、洗漱的问题上,我们一直都有纠缠,闹得他不开心,我也很烦躁,觉得我都是为你好,操碎了心,你咋不领情呢,你不吃饭,你的身体健康怎么保证?你不睡觉,你的睡眠时间怎么保证?你不洗漱,搞得那么脏,谁要喜欢你呀?自己不难受吗?记得我加入浩途。最主要的原因也是这几个。
现在我知道了,孩子的领地吃、喝、拉、撒、睡属于他自己,而我从他小的时候就一直在他的领地里指手画脚,现在他吃不吃饭?吃多少都归他自己,我会说:“你自己感觉,如果吃好了就不要吃了,那你的肚皮你自己知道”;比如睡觉,每次当我忍住不说他时,他其实和我理想中的睡觉时间就相差十分钟左右;这样我们都能心情愉悦的休息;在洗漱的问题上,我到现在还是会提醒他,因为我觉得一个人的形象是很重要的,如果他不去洗漱,我会忍住自己的担心,也许是因为孩子大了,强扭的瓜不甜,不得不退出了他的领地,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学习后觉得不应该再干涉孩子这么多,所以当我放下对他空间的指手画脚之后,我能够看到他会为自己的肚子负责,会为自己的睡眠负责,会为自己的干净舒服、负责。
从小学一年级,我就没有帮他收拾过书包,送过作业的资料去学校,他每一次都能够特别精准的分类,把所要学习的东西装入自己的书包,也没有忘记过作业,这一点在我现在写作业时,清楚的看到我做到部分,是的,在学习上我没有操过心,能看到他在自己上学的空间做的特别好,我只有陪伴(好像我也没有怎么陪伴,人家都已经做的很好了)。
也许就因为在学习上我没有操过心,所以在生活上我就特别的纠结,我自己很抓狂,很纠结的时候,离开此空间,留出一个物理的空间,去倾听共情自己,看到了自己的不容易,看到自己想要为孩子好的初心,去抱抱那个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恐惧和害怕的自己,慈母都会盼着孩子越来越好,想着能让孩子少走弯路该多好啊,可是,每一个人都需要自己体验、整合才成为自己的成长养料,才成为他的人生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