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校长,改变一所学校
一所学校,改变一座乡村
一座乡村,改变未来中国”
一直期待罗校长的分享,因为罗校长分享的主题是《从土坯房到砖房,从山上到山下,从 73到888……一所小学的发展过程》,一所乡村学校能有这样的发展,那背后一定有让人感动的故事,也因为罗校长改变了一所学校,一座乡村,那以后改变的将是未来的中国!
罗校长自幼父母双亡,但在求学的过程中,受父亲曾经是老师的影响,也要努力学习,成为一名教师。为了上中专后拿到毕业证,罗校长变卖了父母留下的瓦房和几亩田地。当时父老乡亲对他也是非常的关心,经常的帮助他。罗校长觉得如果没有这里的父老乡亲,他都不知道能不能长大成人,更不会有教书育人的资格,所以为了报答父老乡亲的关爱,为了家乡的孩子,为了失去教育的孤儿,为了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他和朋友陈老师一起创办了爱心小学。



其实刚开始罗校长并非是要创办学校,只是为了代课。代课一年后,罗校长准备去打工的时候,家长和学生恳求他留下,第一是因为如果没有罗老师在这教孩子,他们就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学,第二可能是因为学生说的那句“老师你要是出去打工了,那我们也得去打工了,因为我们没钱上学,只能去打工”。也许就因为这句话,罗校长留下来了,并创办了爱心小学。

学校创办之初,没有教室,就在土坯房里,第一届只有20个学生。连操场都没有,后来遇到爱心人士,帮学生建了操场。经过罗校长的不断努力,到了2004年,从以前的一间教室到了三间教室,学生也增加到95个,但仍是复式教学。2006年是,因为下了大雨,推平的操场被滑坡冲走了,为了学生的安全,罗校长和陈老师贷款和爱心人士一起建了三间教室和活动的操场。




一年又一年,爱心小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成绩逐年升高,学校的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学校的国旗也从木条杆变成了正式的旗杆。在罗校长辛苦付出下,在家长、教师以及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爱心小学越来越好,现在已有986名学生,16个班级,27名教师,并且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民办学校一等奖。可是这其中的心酸苦涩只有罗校长一个人明白。
罗校长的分享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动人的词语,但是就在这平实的语言里,我们看到了罗校长的坚持、坚毅和坚定,我们看到了一个铮铮男子的大爱,罗校长的教育情怀,实在是可敬可佩!
当我们在抱怨辛苦,抱怨命运的不公时,想想罗校长的辛苦,想想罗校长的困难,想想罗校长曾经的生活条件,那我们就会感到我们是幸福的!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就要有罗校长这样的情怀,这样才能改变学校,改变乡村,才能让未来的孩子成为栋梁之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