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千世界,无奇不有,勾勒出了丰富多彩的模样。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
如果天空永远只是蓝色,我们便无法看到绚丽多彩的黄昏和晚霞;
如果所有花朵都只有一个颜色,我们便看不到姹紫嫣红的春天;
如果所有人都一个样,那这个世界该有多无趣?
大多数事情本无绝对的对错之分,每个人的认知都来源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把自己的价值观当唯一,甚至固执地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标准行事,只要跟自己不同,便看不惯,这是狭隘和局限。
眼中所见之物,其实是内心之物。
也就是说,当总是看别人不顺眼,觉得别人全身都是缺点时,这些缺点也存在于这人身上。
这在心理学上叫“投射效应”。
因别人的生活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去横加指点,甚至要求别人应该怎么做,这是在要求别人满足自己,是一种自私。
看不惯的背后,有一颗强求的心。
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都是“不一样的烟火”。
说到底,还是修养不足。
有修养的人,很少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高级的,因为他们同时尊重他人的努力和选择。
著名哲学家伏尔泰说得好:“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2.著名作家叔本华说:“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

刘震云《一句顶万句》中说:
“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身边一旦有那么几个讨厌的人晃来晃去、惹是生非,既摆脱不了又没办法接纳,那么生活质量肯定大打折扣。
人活一辈子,把所有的关注点放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最后只能得不偿失,小到心情郁闷,大到伤及身体。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当你不能改变外部世界和现状时,唯一能改变的是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