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确幸韬
如果说人都是在被虐中成长,那么北京这个城市会让你成长得飞了起来。
美丽的鸟巢1.北京人才真的很多很多,也遇到不少牛逼的人。
在天津的时候认识的朋友,我都管他叫海哥。
此人真的不简单,钟情于中国的古体诗,并有作品被北大图书馆收藏。
他给笔者说过写诗的经历和感悟,笔者也看过他写的古体诗。再听着他的故事,了解他的经历后,笔者佩服至极。
在天津,我们都是被骗去当保安的,什么人都有,但文化人确实没几个。
所以能遇到他,真的很荣幸。
于是两个人聊了很多很多,也交换了彼此的看法。两人还在天津鲁能购物城的夜晚,骑着小黄车,撕心力竭地唱着春天里,唱得不亦乐乎。
得知被骗后,我提前返回了北京,但我们一直都保持着联系。
一段时间过后,他也返回了北京,在得知被骗后,又返回了老家——蒙古。
之后我们就没有再见过面,一直都靠微信联系。
由于有许多相似的想法,他还特意拉了几个很牛逼的群,让我加进去,那个群叫北大什么交流群,这个我忘了,反正看着挺厉害的。
笔者没想到的是,这次聊天之后,我们就再也没聊过了。
他28岁,我21岁,我们之间的差距可能不仅仅是年龄的差距,更是思想的差距。
倒也不是说他有多成熟,只是说他走的路比我多。说白了就是,人家走过的路比我走过的桥还多。
在聊到体制,自由,民主,世风日下的社会时。我俩就产生了分歧,话不投机,再加上两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于是吵了起来。
吵得越来越激烈,就开始彼此怼对方。我至今还记得他说过的一句话:你太嫩了,记住,小子,你走过的路,都是我们曾经走过的。
笔者是一个比较看重尊严,容不得别人在我面前如此撒野的人。
于是就怼了回去,说他28岁都还是这个样子,真的是个悲哀。
到后来就是他骂了我,把我从微信拉黑,我从短信骂了他,把他拉黑,这段关系画上句号。
我可能一辈子都忘不了他给我说的那句话:“我相信我写的诗能够上高中课本,或许等我死后。”
由于笔者见过他的诗,真的不一般,真的可以和陋室铭这些诗相提并论。
删了他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发生争论的时候,如果都能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也许还是好朋友。如果别人不退一步,那自己能不能退一步呢?
2.同样是在天津认识的朋友,在了解他的故事后,特别想帮助他。没想到,一帮就是近两个月。
他牛逼吗?的确牛逼。别看只有22岁,开过80万的路虎,喊麦喊了八年,而且也红过,也赚了几十万,由于落魄,带着10块钱闯北京。他经常说,他喊麦的时候,天佑还在街边卖串和卖二手车呢!
一路上,吃喝拉撒我一个人负责。而北京这座城市真的太烧钱了,两个人前前后后花了近两千。
出去吃了五六次饭,也畅聊了五六次,也吵了五六次。他给我说社会这样那样,我给他说社会主义这样那样,还说了外国这样那样。
每次聊完后彼此都觉得瞎扯,我还给他说,真他妈是牛头不对马嘴。
两人在一起的时间,更多的是愉快。后来因为工作关系分开后,少了面对面的争吵,却多了微信上的争吵。
而那个时候的他有稳定的工作,我却居无定所,到处搬家。
遇到困难,找他帮忙,三番五次的都没有回应。真是不耐烦了,帮了你这么多,却连一个微信都不回,电话都不接。还是那个口口声声把我当弟的人吗?
可社会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多志同道合,都是各取所需而已。他要我的钱,我要他的经验,只不过打着情义的名义而已。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于是上去就是一顿破骂。不仅不知恩图报,还在关键的时候弃我而去。这是非常让人愤怒的,直到现在我都耿耿于怀。
QQ骂,微信骂,发短信骂,于是骂完之后通通拉黑。这段关系在笔者的一顿破骂之后,彻底破裂。而其实在没骂之前,早就已经破败不堪,只是缺乏一个导火索而已。
彼此都知道,彼此都不说话。他自然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提前开口,所以就等我来了。
这段关系的破裂让我深刻明白了他说的一句话:不帮你是本分,帮你是情分。而现实就是这样,在本分和情分都有的同时,关系也避免不了破裂。除此之外,价值观的不同和对立,也是关系走向破裂的根本原因。
3.此外就是无戒大神和北漂认识的一个粉丝。
无戒,当之无愧的简书一姐。在简书弄各种训练营风生水起。
无戒姐的故事也特别励志,从一个初中毕业生闯闯荡荡十几年,通过写作找到了自己,也实现了写作变现,成为简书很多人崇拜的偶像。
我也是其中之一,曾经也是爱得死去活来。加到其微信很开心,也聊过说有时间的话,参加其训练营。
曾经在简书上有一段风波,就是田宝老师和无戒姐关于日更不日更的争论。本来不相干的两个人,被简友拉成两派,于是各自站队。那段时间首页关于日更不日更的文章层不不穷,持续很久。
我倒是谁也不站,所以保持中立,保持没有立场。但更倾向于田宝老师的态度,因为自己的态度也是这样。
后来就陷入了删与不删无戒姐的漩涡当中,挣扎了很久很久后,还是把简书最喜欢的女作者给删了。
爱她有多深,删她就有多深。而现在想起来真的不该,由于写作立场的不同就把别人给删了,那个人还是最爱的无戒。
而前不久,无戒姐评论了我的文章。那篇文章也提到删她的事,她评论了个“好”。现在想起,更多的是不该吧。
而生活中就是这样,价值观可以不同,也可以不要相似,但这并不影响彼此的交流和沟通。那句话不是这样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而另外的一个粉丝,故事是这样的。
她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于是三番五次调整各自的时间后,终于见面。
于是就去了南锣鼓巷,就有了后面的故事。
后来越来越发现,她喜欢上了我,心中有点开心。
于是就不厌其烦找她聊天,那个时候对她还不感冒。直到看到她的文章,感觉惊人的相似。
同是高中毕业,同是带着家人的各种不满意来到北京…………很多惊人的相似,难免让人产生情感。
她的确厉害,自己贷款上万,报名学课编程,忍受着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东西,在北京活了下来。
期间,我没地住,她还留给我她空闲的房子。不过因为错过,也就没去。
之后不断的聊天,就产生了一些分歧。而在看到她写的文章之后,就觉得,这个女孩太过于偏执和顽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外人根本进不去。
话不投机,又被拉黑,在努力了几次之后,放弃了努力。期间,还找过我们都认识的kelly姐帮忙斡旋。
无果而终后,这段不算故事的故事也提前画上了句号。
我现在依旧在想,如果我们还保持着联系,是不是我们的关系可以发展成知己,恋人。我是不是可以尝试走进她的世界,她是不是也可以尝试着走进我的世界。只是现在,她不想,我也不想。
而这些早都随风而去,留下的只不过是一段不完整的故事。
从见面到热聊再到有感觉,最后彼此断掉联系,时间一个月不到。
有一次和老同学去清华玩时,不经意间发现了她给我的地址“水墨社区”,难免让人感慨。
而这段故事的结束,让我深刻懂得了:聊天不要抱怨,要从心底尊重对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