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些日子,我收到一个咨询,咨询的人是我的一个学员,她说她老公出轨了。我说你是怎么发现的?
她说无意中看到了他的手机有来不及删掉的暧昧信息,她照着这条微信信息回复过去,没想到对方也回复了。
学员小俞气得火冒三丈,拿起手机就把还在熟睡的老公抓起来,质问他跟那个女人的情况。老公见纸包不住火,也承认了自己出轨的事实。
小俞听后,仿佛天塌下来一样,灵魂瞬间被抽空。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辛辛苦苦塑造起来的别人眼里的好老公,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事后小俞没有把控自己的情绪,也没有给老公过多解释的机会,就已经闹得满城风雨,最后是老公提出要跟她离婚。她更气不过了。她怎么也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耐心倾听,慢慢询问,发现了小俞老公出轨的原因——竟然是小俞太“黏”人了,不信任她的老公,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这是一段窒息的婚姻。
从小俞后面对我的讲述中,我得知小俞不但喜欢看老公的手机,平时还总是会粘着老公,去到哪里都喜欢跟着。老公出差,她也总是找理由跟他视频,确认自己看到的事实跟老公说的一样,才会相信他所说的话。
我想这些行为的背后来源于她早期的依赖关系。在我的询问之下,得知小俞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妈妈是一名急诊医生,经常要抢救病人,大部分时间由外婆看护。
02
黄峥博士在春藤家庭教育规划师的第一节课里重点强调了依恋型的四种模式:安全型依恋、焦虑矛盾型依恋、疏离型依恋、恐惧型依恋。
小俞很明显地就属于典型的焦虑矛盾型,也是所谓的痴迷型。这样类型的人小时候遇到分离,容易焦虑,不相信自己,很难一个人独处,和小伙伴的关系也不融洽。成人之后,容易痴迷爱人,担心被爱人抛弃。像小俞这样把老公看得紧紧地,就是害怕被老公抛弃。
殊不知爱情就像手中沙,抓得越紧,流失得越快,不如适当放手,选择相信。
在依恋关系中还有其他的三种模式。安全型依恋的人,往往可以自己很好地独处,成人后也能和爱人,朋友很好地相处。这类型的依恋也是我们着力要培养孩子的成功的依恋模式。
疏离型依恋主要表现为养育者疏忽对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这类型的孩子往往会表现为不信赖成人,他信赖自己,不依赖他人。我们工作中出现很多工作狂大部分就是属于这类型的人。
都挺好剧照回想起自己身边亲近的人,我的爱人就是这类型的人。他属于典型的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同时也要带其他三个孩子。
兄弟多,又是长子,在物质匮乏的时代,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情绪也得不到安抚,不但如此,年幼的他就要担起家庭的重任,劈柴喂牛,照顾弟弟。也因此,他变得很独立,相信自己都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长大工作后,他“痴迷”于工作,成为了典型的工作狂。我老公可以每天加班到凌晨,似乎不知疲倦。工作永远是第一位。
一开始我也曾因此抱怨,后面了解到了他所属的类型,慢慢地就放宽了心,也尽量在其他感情方面,给予他爱和关怀。
依恋关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模式,那就是恐惧型依恋。恐惧型依恋模式中,家长一般是属于情绪特别不稳定的人,有时候特别的温柔,有时候又特别的狂躁,甚至有家暴的行为,属于两个极端。这类型的孩子,他不依赖他人,不信任自己,常常觉得孤单,别人靠近会非常紧张,完全相信别人很难。
你和你的孩子属于那种依恋模式呢?
03
在这节课中,老师还讲了原生家庭。对于原生家庭,我也深有感触。印象中,母亲总是在抱怨,抱怨父亲的不体贴,抱怨父亲的不灵活,而这种抱怨常常发生在吃饭和日常聊天中。
一言不发的父亲每次都会默默地离开,随后,母亲也会哭着离开,我和妹妹小一些时,也会跟着哭,大一些后,我们不哭了,看起来习惯了,其实内心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
母亲会哭很久,边哭边倾诉,把嫁给父亲后发生的所有不愉快,从头到尾地说一遍。父亲不吭声,母亲哭得更是梨花带雨。这种情况一直延伸到后面。
母亲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嫁给你这一辈子算是冤死了。没过过一天好日子,一身的病都是被你气出来的。
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慢慢地,我竟然无意识地跟母亲一样,时常抱怨老公不体贴,为什么自己辛辛苦苦为这个家付出,却得不到好回报,为什么别的女人可以那么轻松地享受生活,而我却要如此奔波。
我是这样抱怨的状态,两个女儿也是这样抱怨的状态,做什么事情,总想把责任推给别人,怪别人这不好,那不好。
学习了家庭教育之后,我才意识到了问题,我某些方面活得太像我的母亲了,我的母亲又活得很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到处去哭诉自己的不容易。
人贵在觉醒。现在的我,很少去跟别人倾诉自己的不如意,也很少去指责埋怨老公,尤其在孩子面前,我希望给她们的是健康向上,乐观积极的状态。因为孩子就是我们的镜子,我们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的确,细想我们跟别人诉说自己有多不容易,意义不大,说那些不开心的事,除了给别人添情绪垃圾,让别人认可我们的不易,寻求一丁点安慰外,又能解决什么实质问题呢?
况且,这样的生活是自己选择的,又有什么好抱怨埋怨的呢?我总是告诉自己:等把这段不好的日子过完,剩下的就都是好日子了。
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在原生家庭里受伤,都会有遗憾和痛苦,但我们不能把原生家庭的问题,当作是自己不肯成长不肯改变的借口。
从现在开始,认识自己,疗愈自己,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没有疗愈的伤和问题,都会复制和传承到孩子身上。过去不好的心情,不要持续下去,过去好的经验要把传承下去。
让我们重新拥抱生活,向快乐出发吧!
——第6期春藤家庭学院规划师第一节课作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