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Monkey,是一位3岁小天使的妈妈,独自照顾她的衣食起居,目前全职在家,利用闲暇时间在准备MBA考试。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做分享,感谢输出力学院提供的这个平台。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输出力课程,生活状态改变得还挺多,变得更积极,也愿意动手写文案,做分享,不再是一个人默默地躲在小角落暗中观察的女孩了。
题外话不多说,今天我想分享的是关于三岁前宝宝的育儿经验。我想每个妈妈都关注了无数的育儿公众号,看了不计其数的育儿文章,不厌其烦地听了数以万计的育儿讲座,为的是能给自己的孩子培养良好的性格习惯,关注他们的成长。但是俗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今天,我想聊聊我曾遇到过的育儿上的困惑,和有效的解决方法,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点点小启发。
经过辛苦的十月怀胎,在看到一个小小的人儿,闭着眼睛嗷嗷大哭,却能在我怀中安然入睡的那一刻,我就决定要把自己的所有都给她。我出生的家庭,比较复杂,父母除了督促学习之外,对性格,兴趣爱好的培养几乎为零,交流更是缺失,往往是相对无言。我所缺失的就更想在我的宝宝身上弥补。希望她可以快乐的成长,不会跟我一样,时常地压抑自己。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孩0-3岁的确实会影响一生的性格,当然这是有科学依据的。1980年,英国的卡斯比教授曾对当地1000名3岁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将他们性格分类为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再次这1000名小孩调查分析,发现3岁幼童的言行准确的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卡斯比教授说,一个人对3岁前所经历的事会像海绵一样吸收,这就意味着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所以我从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提供一个温馨的环境给孩子。
大概很多妈妈会跟我一样,从小孩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暗下决心,不打不骂,和他做贴心朋友。在我家小孩1岁前不会说话的时候,我总能温柔地抱着他,安抚他的情绪,在他捣乱的时候,能笑笑之后轻声地跟他讲道理。2岁前,突然,他会叫妈妈,会走路,会自己吃饭......我沉浸在他不断给我带来的惊喜中,一个劲儿地夸他,亲他。2岁之后,他懂得更多了,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他觉得自己长大了,想做很多事:自己穿衣服,自己玩玩具......但经常做不到,甚至着急地不知道怎么表达,活在了“想而不得”的矛盾中,大哭大闹是家常便饭。我怕哭闹成为他解决问题的习惯性方式,又怕不哭不闹压抑他内心的挫败感。我很彷徨,到底什么时候该伸出援手,什么时候该安安静静地陪着他就好。我怕让他觉得被忽略,又怕他的情绪被过度关注。
后来,我开始在他发脾气或者我不听我建议的时候,尝试跟他讲道理。明明感觉什么都懂的小孩,却听不懂我的道理呢。有一次,她连续生病,为了让她哄她吃药,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最后被他把勺子里的药推倒在地上。我当时情绪已经很差了,默默地重新泡了一包药,抱着他硬灌进去。可是最后,他竟然一滴不剩地故意吐出来。那一瞬间,我情绪崩溃了。不停地打他,骂他,甚至最后把他关在门外了。听着门外传来的哭声,喊叫声,我开始渐渐地冷静下来。打开门抱着他,看着屁股上的手印,心疼的不得了。我竟然打他了,还威胁他,把他一个人关在门外。这不正是我天天学习的育儿知识里的极端反例吗。这样会给他造成心理阴影缺乏安全感。为什么我会这么狠心,内心特别自责,默默地也流下了眼泪。我或许真的不是个好妈妈吧。
药有一顿没一顿的吃着,病情果然一直反复。刚好有一天,给他买了两盒拼图,缠着我陪他玩。在为那天打骂的事情自责之后,我开始对他几乎百依百顺,玩得也很开心。到了吃药的时间,我不抱希望的拿着药过来试探,没想到他竟然自己凑过来一口喝掉,还问我他是不是很勇敢,可以继续陪他玩拼图了吗。我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这是什么让他有了这个变化?
第二天准备吃药的时候,我想模仿昨天的套路,又拿出了拼图。结果他说,想要我抱着他,他喂我喝药。这不是想跟我玩扮演游戏吗?我们相互扮演医生和护士,我照顾他这个病号,他也来照顾我。从那以后,每顿喝药都换一个游戏,或许是为了我表扬他勇敢,或许是把喝药当成了一种游戏,或许是为了让我陪他玩游戏。不论是什么原因,他总算是可以跟我一起面对他的困难。
不禁让我想起前段时间买回来却一直没时间打开的育儿书《游戏力》。立刻拿起书架上的这本书,阅读起来。原来当时是我的孩子,带着我主导了一场关于喝药的情境游戏。很庆幸我当时毫不犹豫地配合了。对于一开始他拒绝喝药,抗拒合作,哭闹发脾气,作为父母,是完全无可奈何的。结果一场简单的情境幻想游戏,让孩子摆脱了困境,突破了自己。
回头想想我自己,满脑子只有喝药这件事,没有跟孩子建立深层的联结。孩子想的只是:那是很苦的药,妈妈却非要我喝,还骂我打我,还说不要我了。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充斥着对外界的受挫和无力感。如果当下,我接受他的情绪和不安,保持眼神和肢体的联结,鼓励他,换种轻松的游戏来释放他的情绪,我也会少些自责。
不少父母遇到过和我相似的困惑,这是大名鼎鼎的可怕的两岁。面对孩子不听话不配合手无足措。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负面情绪大,无法沟通。想要规范孩子的行为,培养自信和力量,却事与愿违。,结果孩子的内心受挫感和无力感堆积......种种育儿上的不如意,使得父母开始怀疑自己,被激怒,事后又陷入深深地自责和焦虑。
育儿是父母和孩子双方的事,我们想要解决遇到的问题, 尝试着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反思身为父母的我们,要具备基本的特征,是否具备。第二,孩子哭闹的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第三,我们常见的阻碍型养育,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又如何与孩子建立联结呢。
【知识点1】父母需要具备的特征。成功养育的经验,那些家庭的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往往是充满乐观自信,情绪镇静又有反省意识的。能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又能适时共情。认可积极性,保持愉悦的心情。还能制定并坚守纪律。而且母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这种积极稳定轻松的父母交往环境下的孩子,性格能力也会趋于稳定。孩子在家里被给予足够的安,内心充满安全感,父母的同理心换位思考,让孩子觉得更能被理解。
【知识点2】理解孩子的内心。3岁前的孩子,可能不太会表达自己的内心和情绪,最多的表达方式就是哭泣。面对孩子暴风式的哭泣,父母不要表现出烦躁,威胁停止哭泣,或者为了安抚而无条件顺从的情况。我们首先要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哭泣看起来是生气、委屈,实则在表达他内心的愿望;发脾气其实是他的逆反心理在作祟,那父母就该保持平和的态度。我们要专注倾听孩子表达的内容,感同身受的体验他表达时的情感,再者如果是无理的要求,要合理拒绝。听孩子讲故事绘本,也是观察他内心的一种很好方式。像我的孩子,有一次白天,由于吃太多面包,被他爸爸强行收起来。晚上睡前她给我讲绘本的时候,一只兔子在哭,他就说:小兔子因为面包被收起来,没有的吃,所以就哭了。我就知道,白天的事让他心里觉得很委屈。
【知识点3】.阻碍型养育。有些父母行为会阻碍孩子的发展。比如,不与孩子玩耍,日常陪伴仅仅是捧着手机,没有建立有效的联结;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孩子身上,心情不好或者是和另一半发生矛盾的时候,冲着孩子发脾气;父母言行不一致,要求孩子不能看手机,自己却二十四小时捧着手机;把自己的需求放在孩子的需求前,完事以自己为主;还有最严重的------体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孩子会变得敏感,胆小,缺乏安全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虽然年龄还小,但也是个活生生的个体,我们要以尊重为基础的前提下,和他沟通具体的事,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尊重孩子的掌控力,让他自己做选择;如果做错了事,我们要和他共同承担做错事的后果;最重要的,还是要一对一的陪伴交流,建立深度的联结。
身为父母,也是一个情绪体。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保持平静的心情好像也有点不切实际。如果某一次,我们很努力却依然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叫,不要只是心存愧疚,就不再重提这件事了。父母要积极地用道歉修复过往,对自己的行为,认真地反思。“对不起,妈妈也不想对你发脾气,是你太不听话了”这种话不是道歉,而是在推卸自己发脾气的责任,依然在责怪孩子。当然我们还是要尽量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感受,感知自己的身体,深呼吸,或者短暂的离开当下的环境。
每个人都想扮演好自己的父母角色,都想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在物质条件日益改善的今天,我们更该重视孩子的心灵成长。我们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难免会遇到倍感挫败的困难,我们和孩子一起,不断地改善自己的行为,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和善坚定为基石,共同长大。保持爱与被爱,让笑声激活我们的合作与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