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720:
宜阳县董王庄乡赵坡小学教学点
本周学习的专题是习作。实际上习作这个概念有些狭隘,好像专门指书面表达一样,但是从语文能力的角度来看,从人的一生最有用的语文能力来看,准确的叫法应该是表达与交流。这个概念包括了书面习作,也包括了听说训练,还包括了在阅读中进行的表达交流。也包括了在生活中的表达和交流。如果从再宽泛一点看,阅读实际上也是一种交流。
表达和交流是人的最重要的一项核心能力。
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心得体会是,要跳出书面写作的圈子,从更广大的范围内来看表达与交流。
从应试的书面教育来看,书面的写作十分重要。所以更多的都紧紧围绕书面习作。而这种方法是狭隘的,其结果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至少应该把听说训练包含在表达与交流的训练之中,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上。至少要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表达与交流。至少要重视阅读中的表达与交流。
除了以上三点,还要注意表达与交流与各种基本功训练的关系。说一口规范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字是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基础。充分的朗读训练语感训练,各种知识背景积累的深厚,是正确表达流利表达的前提。
表达与交流,进行专项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听说训练的重要性。
如果从应试的角度来看,书面表达十分重要,但是在生活中口头的听说训练能力,实际上占了一半以上。不重视口头的听说能力训练,学生的人生是不圆满的,会阻碍学生一生的幸福生活。极端的情况,学生会读书会写作文,但是不善言辞。
听说训练是书面表达的基础。书面表达无非是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写出来,口头听说训练是用话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二者本质没有什么不同,听说训练的充分,往往书面表达也比较好,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往往书面表达能力也强,语文能力也高。
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听说训练更有其重要性。小学一年级上来要学拼音,写很少的字,至少有四五个月的时间,学生不能够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或者说在四五个月以内,学生的书面表达是非常有限的,仅仅是几句话几个词。此时表达训练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的口头听说训练上。学生在入学之前,他们虽然不接触书面语言,但是在母语生活环境的熏陶下,在实际生活需要的表达与交流中,口头训练已经十分充分了。可以讲,脑子里已经积累了很多的语言,积累了很多的词汇。这时候听说训练的要求应该能够达到三四年级段落的要求。
如果这个时候不进行高水平的听说训练,等待学生书面语言的形成,是对学生生命的极大浪费。虽然这个时候书面考试,能考的书面表达非常有限,但是这部分口头能力形成以后,当学生在三四年级具有较好的书面表达基础的时候,两者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必然焕发出强大的表达能力。
所以在一二年级高度重视听说训练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在一二年级应该安排系统严密的听说训练。在呈现出的方式和内容上,至少要达到相当于书面语言四年级的水平。
同样的道理,在后期的三四年级以及后面的每一个年级学生的口头听说表达能力训练,都应该比书面表达能力要超前。
一二年级刚开始进行口头表达训练,重在鼓励学生多说和大胆说,而不要局限于某些形式,学生在大量的听说训练中,能力自然而然会形成,具体的方法每天必须安排专用的时间进行听说训练,采取老师出题目,个人说,小组说挑人说,比赛说。在不知不觉的训练中,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加强,为学生一生的幸福生活奠定了核心的听说能力,学生在日后的日常生活中必能如鱼得水。
二、日常生活中的听说训练。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与交流能力。在学校呢,可以借助学生实际的交际环境,班级里的值日,班级内的一些活动,有意识的锻炼,在家庭内家长也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在各种场合要鼓励学生完成一些有挑战性的口头表达与交流任务。
三、阅读的本质实际上也是表达和交流。
阅读就是作者用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朗读书面语言去接受聆听作者的意义。在阅读中训练独立阅读能力,朗读原文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自己表达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朗读的训练中,比如复述课文,说说文章的大意,谈感受,说说明白的道理,评价其中的人物。思考怎样朗读,对朗读进行评价等等这些,实际上它都是一种表达和交流的训练。
如果能经常这样训练,面对考试中的阅读短文题目,我想学生能够应对自如,做得非常好。
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反反复复去读,形成独立阅读能力,已经超越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最笨的教学方式。把反复的朗读揣摩体会与学生的表达交流结合起来,阅读教学就达到了阅读的本质表达与交流的层面了。这样的课堂应该是时而书声朗朗,时而谈笑风生。
阅读学习的三重境界,一是老师讲学生听,二是指导学生读,指导学生悟。三是,把朗读体会与交流引申相结合。在刚开始训练时,要让学生大胆谈大量的交流。如果学生说一句就要判断一个对错,让学生畏手畏脚,学生就绝不会放开心扉,伸展自己交流的翅膀。课标中反复强调阅读教要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个人的独特感受如何才能培养起来?只有通过交流。在老师指导下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已经很可贵,但是能够在阅读中,大胆呵护学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形成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把自己的生活,未来生命,把整个社会放到文章中去,这样的能力才是整个人生的发展最核心的能力,也就是新教育课堂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三重境界,让知识与生命与历史共鸣。
表达和交流,表面来看是一个配角,但从人类文明传递的角度,从继承创新的角度来看,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与交流,表达与交流的本质就是继承,更重要的是发展创新新的生活。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就是学生在一点一点构建自己的生命,构建自己整个精神世界的过程,学生一生的精神世界就是在语文课堂上,这样一点一点通过表达与交流,一点一点构建起来的。死读书读死书,将来成为书呆子。眼光只见课本不见人生,这样的阅读又有什么意义呢?除了考试分数高一点,一无是处。
在新课标准中,这一点是表达的非常清楚的,有关阅读教学的表达,他用的不是阅读,而是表达与交流,他把阅读和习作放在一个任务群中,就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新的思路:表达和交流。
新世纪立德树人,要培养适合新世纪的有创新的人才,不能只唯书,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表达和交流,才能使创新能力强大,才能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如果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教学,还停留在死搬硬套,停留在只唯上的地步,那怎样又能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呢?
语文课堂语文学习的张力,就体现在此点上。新生命,新视角,新想法,新创造,一切都是新的。
四、扎实的基本功是表达和交流的前提。
书面表达需要把字写好,口头表达需要发音正确。所以写字和学普通话是表达与交流的基础。字写不规范,写出来的作文别人就看不懂,普通话说的不标准,表达和交流的效果就差,就不能与五湖四海的人们交流。
必须适当超前发展,对写字要接近书法训练的水平,一定要写一手又快又好的规范字。对普通话的训练也是如此,也要接近专业朗读的水平,一定要会说一口又快又规范的普通话。对声母韵母声调发音的方向和高低,要严格训练,分类严格训练,形成清晰的认识。对词语词组句子一定要把握好其比例等距和对称关系。加强普通话基本功训练是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前提。在一二年级,在放开学生进行口头表达与训练的开始,就要提出普通话的要求,虽然学生不能从规范的发音上去理解,可以给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表达范本。
写不好字,说不好话,就无法进行口头表达与交流,无法进行书面表达与交流。
普通话训练就在阅读的朗读课文中训练,所以学生每见到一篇课文,第1步要做的就是朗读训练。原来我认为到了三四年级就可以减少声母韵母声调的训练,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要在原来声母韵母声调的基础上,加上更多的因素,把其他的训练都落实到声音调上,这样才是最好的。所以拿到一篇课文首先就是声音要训练,是普通话、语句、词组、句子的训练。在做练习册,在做每一道题,在上数学课,首先就是这样的训练。汉字写字训练有一套明确的规则,一套简要的规律,普通话的训练也应该有有一套简要的规律。
五、大量的阅读是表达和能力的前提。
仅仅写字好普通话标准还不能有效的进行表达与交流,还必须有大量的阅读,各种各样的知识背景都有一些,各种词汇语言,语感比较成熟,才能提高表达与交流的效果。同时表达与交流也是有效提高语感水平的一个必要的途径。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与表达实际上是一回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阅读、生命的体验与表达与交流三者融合起来,才是语文学习的新阳台。也可以叫做语文学习的三融模式,其核心是表达与交流。
六、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专项训练。
语文表达能够体现语文的整体能力,与语文的整体素养密不可分,但是又必须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专项训练,把各项语文素养调动出来,形成新的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才标志着真正的形成。
所以天天坚持表达与交流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训练。
语文学习要指向人生,要指向历史,指向社会,找到最有价值的部分,找到最核心的部分,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教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