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 夜
作者:杨哥
看不见江湖
看不见纷争和伤痕
黑,让人无须伪装自己
突然之间
喜欢一个人在黑夜
默默滋事
心潮开始泛滥
激流澎湃
那些人,那些事
在波涛里面浮浮沉沉
不知不觉就会莫名地痛
我把夜色拉扯到怀里
紧紧盖住那个痛点
古新社评
夜,对于诗人而言,似乎是一种特别的存在:它可以催化情感,激发想象。但是,自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特别是如今有了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之后,夜的很多上述“功能”都弱化了。很多人说,科技的崛起让人类不再像以前那样富有浪漫气息了,这在某种程度上讲是说得过去的。今天城市的夜晚,多意味着吵杂、无处不在的光线,即便是躺在床上,也有蓝光相伴。所以,当我们突然意识到自己身处在一个异常寂静、没有光线的黑暗环境之中时,想必会有一种特别的体验,因为,这样的黑,才是自然之黑,这样的夜,才是真正的夜。
当然,黑夜之于诗人,不仅仅只是催化情感,激发想象,按照作者杨哥在《黑夜》中所言,黑夜首先可以让人无须伪装。强调黑夜的这一层意义在我们这个时代有着特别的重要性,因为身处于用资本推动的市场经济之中,人性也像商品一样,有着标准化的趋势。有些标准从整体而言并不坏,但人性终究不是商品,它里面个性的一部分会力争客体化。但是,在资本的大环境之下,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学会伪装。所以,当作者说他“看不见江湖,看不见纷争和伤痕”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他进入了一种彻底的放松,进入了一种绝对的自我状态。
就像在大山深处徒步旅行时,很多人忍不住大喊两嗓子一样,突然进入一种异常寂静的黑夜中,作者杨哥应该也有一种久违的激动之情。当然,思绪在黑夜中游荡与双脚在大山中行走终究不同,前者的爆发就是让思绪无所羁绊的翱翔。作者在表述这种感觉的时候,用到了“滋事”这个词。这种将意识人格化的表现,恰是作者内心的生动再现,也反应了作者对这种环境的“爱”之极。
当作者放飞思绪回首往事的时候,很多人和事在心潮中起起伏伏。但往事终究是一种混合型的存在,有喜有悲,有欣慰也有遗憾。或许,作者的思绪不小心触碰到哪个伤心的回忆,让他有种莫名地痛,进而“把夜色拉扯到怀里,紧紧盖住那个痛点”。最后一句应该是本首诗的点睛之笔,不管是意象选取,还是意境构造,都把人的那种孤独而又忧伤的心境表达的非常到位。当然,从本诗的整体结构来讲,诗人的落脚点似乎有点消沉,与我们在一开始时的那种期望有点脱钩。但,正如作者自己所言,他写诗只忠于自己的情感,不会刻意模仿。而且,没有人规定诗人对寂静、黑夜的“享受”不能以这种方式告终。不确定性在人的一生中如影随形,对于意识而言,更是如此。
作者简介
杨哥杨贤林,笔名杨哥,安徽宿松人。热爱生活,钟情诗歌,自得其乐。作品散见于《安徽诗歌》、《现代诗美学》、《长江诗歌》、《暮雪诗刊》、《诗路文风》等报刊平台。诗观:一人狂热,众人狂欢。
创作背景:
有一段时间,疯狂迷上了写诗。白天工作空闲时在想,晚上更是想着写诗。多少个夜晚,都是在构思写诗的过程之中。
有一天晚上,正在天马行空,突然想到,这个黑夜,对于自己是多么安静,无拘无束,可以完全放开自己。于是,情感的闸门全部打开,自然流淌,一气呵成,写下了《黑夜》这首诗。
我自认为,一首诗,不必刻意去模仿或企求技巧,用自己的语言,记录自己的真实的情感,挖掘出一些深度的内涵,多多少少能打动人,让别人有一些共鸣,也许就取得了一点成功。
本人写诗时间不长,还在努力学习之中。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雅正。谢谢!
原文链接:“古新社”诗歌擂台赛5月份第1期“周最佳”:《黑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