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演讲》是一部于2010年上映由汤姆·霍伯执导的英国电影。该片讲述了英国王子乔治六世在语言矫正师莱纳尔·罗格的帮助下,克服口吃战胜自已,并于二战前夕在英国国民面前发表战前动员演讲的励志故事。
整个电影的架构呈现出喜剧的基本特点,比如,当罗格为王子治疗时所使用的夸张肢体动作的治疗方法,以及王子在气郁之极所使用的粗口发泄的方法。这些喜剧的形式都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王子励志克服障碍的故事。
《国王的演讲》中关于英国王子乔治六世的故事取材于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故事。为了将这个励志国王的故事搬上荧幕,编剧大卫·赛德勒在英国王室的阻止下,在自己身体每况愈下,不断与死神赛跑中写出了剧本。我们都知道,判断一部电影是否为好电影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在于,这部电影能否和广大的观众产生共鸣,能否让观众们由电影之虚过渡到生活之实。那么,这个表现王室生活的故事又是如何与观众产生共鸣的呢?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关于王子励志的显性主题,导演汤姆·霍伯还探讨了现代的人际伦理问题。
关键词一:沟通与交流落差
一个是患有口吃且地位显赫的英国王子、一个是技艺精湛且要求话语平等的市井医生,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势必会产生独具艺术魅力的电影效果。这种身份上的落差一定会造成二人在交流中的落差——王子的强势与罗格医生的“无力反驳”,以构成影片中的“笑果”。
关键词二:身份与尊严平等
罗格医生在为王子乔治六世治疗之前就要求自己和王子在称谓上的平等。因为对于罗格来说,平等才是交流的最为重要的前提,否则自己将无法为王子“随心所欲”地治疗。导演在这里独具匠心,以“称谓问题”打响了罗格医生治疗的第一枪。将王子视为家人的罗格,最终也得到了王子乔治六世和其妻伊丽莎白王妃的认可。
关键词三:战争与战胜自我
整个故事最为激荡人心的部分在影片的最后三十分钟——即乔治六世在全体英国公民面前所做出的二战动员演讲。最终王子在罗格医生的帮助下,以深沉浑厚的嗓音、停顿有序的技巧完成了演讲。演讲的内容虽是战争动员,可是导演为我们呈现在荧幕上的却是乔治六世战胜自我、克服自身障碍的过程。这也给我们传达出了这样一个命题——世间唯有自我最难战胜。
《国王的演讲》讲述了大背景下的小故事。这个小故事关于我们每个人对交流,对尊严、对自我的认识。这也是这部影片最能触动人心的地方。
附:该影片于第35届多伦多电影节获得了最高荣誉观众选择大奖。在2011年第83届奥斯卡上获得12项提名,并最终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影片还获得金球奖、美国制片人公会、导演公会和影视演员公会奖等多项提名和奖项。
这部影片中涉及到的纯正英音演讲,也是练习听力必不可少的干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