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记忆的书籍,抖落些许灰尘。字里行间满载着成长的故事,叙述着教育与我们的点滴。发旧的学校,野百合香味的原野……还有那巍峨大山与从未止息的河流。
那年的小学,一个老师,二十四五个同学,不大的教室,飘扬的五星红旗,织就六年的美好时光。
学校有5间教室,所以每年都会有一个年级是缺着的。水泥地板,不远处会有几个小坑。空心砖围着四周,阳光透过砖孔射进教室,增加了些许光亮。瓦片沉睡在房顶,雨天,由于瓦片的工作失误,教室里的某个地方可能会有毛毛细雨。不时还能看到冒着的青苔,绿的、长的、短的。村子里的这一群孩子,每天都会被6:30的大广播震醒。然后一咕噜爬起来,睡眼朦胧的洗漱完毕,带上2角钱,或是炒一碗饭,边走边吃,开始这一天的早课。
那时候的老师有着无比高大的形象,像世间的救世主,心慈而又神通广大。那时的我们不太明白知识到底有多重要,算不上喜欢,更算不上对学习有着所谓的情感。更没有人在你身边耳提面命的说读书的重要性。考100分跟59在家长眼中或许没有多大区别,所以我从来不会把所谓的奖状贴在显眼的地方,更不会把奖状收集起来。在我的眼中,在家长的眼中,那就只是一张纸而已。所以在家里是看不到奖状的。但是特别喜欢待学校,可能是那个时候比起在家而言,待在学校会更舒服些。因为在家就是干不完的家务与农活。砍柴,割草、捡牛粪......暑假陪伴我们的就是田野,田野里的青草;小山坡,小山坡上的野百合;寒假则是后山,后山里的野果,报春花,还有好多不知名的鸟。就这样除了学校就是农活,除了农活就是学校。那时候,家长很少会说谁家的孩子学习好,说得最多的应该是哪家的孩子干活厉害.....知识到底应该是没有入家长的眼,没有入人民群众的眼......
岁月从不淡忘人,更不会辜负人。每一天都印在了岁月的脑海。透过岁月的眼眸,那年的高中,宽敞的教室,专业的老师,遍地他乡的同学,飘扬的五星红旗,大人们的问候声……演绎着那一年的高考之歌。
2012年,95后的我们念高中,那时候切实感受到大人们好像对读书这件事有了关心。他们会问你,考试怎么样?学习生活怎么样?2014年的高考落幕,家长们也开始担心着孩子考试成绩这件事。分数揭榜的那几天,是雨季,总有小雨窸窸窣窣的落着,舞动着,像是送给村子里考得好的同学的赞歌。走在村道,听得最多的就是谁家的孩子考了几分,作为当事人的我出家门被问的最多的也是分数考了几分。那一段日子,有分数,有雨,有鸡鸣声,村子热闹了不少。 知识悄然声息地走进了大人们的心里,走进了我们 的生活......成为了“家庭成员”。
搭着高考的快车,这群孩子走出了知识味不浓的村落。诺大的教学楼,散发着书生气的校园,五湖四海的同学,千里之外家长们的关切声,飘扬的五星红旗……点缀着求学的蓝图。
2014年,95后走进了大学的“伊甸园”。那时候对于我们,是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知道外面的世界的美好。知道所谓的省城是什么样子,地铁,高铁,火车,立交桥……那些所有以前在电视里的东西,我们终于体验了一番。初尝与外界接轨的田味,美滋滋的,乐呵呵的。
记得大四找工作的时候,坐着大巴车。窗外的风景飞逝。知道这一次真的要永远离开学校了,小伙伴说到:“真幸运,走出来了。如果不是因为念书这件事,可能一辈子就在只能在户口所在地了”。是的,国家的发展改变了我们,教育改变了我们,便走了不同的路,遇见了不一样的人,体会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教师。第一次面对小孩子,第一次以准教师的身份走进教师。激动而又忐忑,00后的孩子与当初的我们截然不同。飘扬的五星红旗,崭新的教学楼,先进的教学设备,优越的生活条件,这一切都不可同日而语。曾经我们渴望到骨子里的东西,现在的他们唾手可得;彼时我们渴望着的外面的世界,此时成为了他们生活的日常。
“我从来就不觉得读书苦,比起其他事而言,读书容易多了”。这是一位朋友的直白,这也正是我们当年的写照。改革开放的东风造就了我们,义务教育的实施,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学团队的建设……为我们,也为现代的孩子们搭建成长之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飘扬的五星红旗,宽敞的教学楼,逐梦的孩子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