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游记游记
记第二次回义县老家

记第二次回义县老家

作者: 肥玉兔 | 来源:发表于2017-10-08 15:24 被阅读37次

    距上次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出门散心已经有两年,两年间,我“沉迷学习和考试“,爸爸妈妈到时出过几次门,我充当的是看家人的角色,宅在家里照顾小猫小狗小乌龟,爸爸妈妈没了后顾之忧,我也乐得自在。

    终于,酝酿已久的回老家计划终于成行。义县,自2012年回过一次后,我第二次回到了故乡。

    出门的准备并不复杂,甚至有些简陋,但是妈妈还是很隆重的准备了贡品和礼品,礼数丝毫不能马虎。驾着爸爸心爱的“小斯”,我们七点半出发,两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于十一点到达了义县。刚到境内,我们径直奔向义县乡下灰山子村,那是奶奶的乡下老家,我们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我的太姥爷扫墓。

    爸爸妈妈上次来的时候在村口巧遇了叔叔“恩生”,这次听村里人说起叔叔病重,我们找到了叔叔“恩重”,问他借了铁锹,由他带路,带领我们前往太姥爷的墓地。太姥爷葬在“恩重叔叔”的田里,一年来上面爬满了牵牛花和杂草。我们先是除草,再是压土和上香,最后每个人在坟前叩头以敬先人。

    先不急返回,“恩重叔叔”请我们到他的花生地里捡花生,我们或蹲或坐,从晾晒在地上的花生秧上拽花生。我玩心盛,没心思一直在地上捡花生,捡捡这个,捡捡那个,还去不一会儿还去梨树上摘了五六个小白梨。

    恩重叔叔的梨树,据说有四十年的树龄,由于梨价低廉,果树属于打理,任喜鹊前来猎食。梨子水分足,甜味不浓,很合我的口味。

    受行程约束,我们把时间安排的很紧凑。告别了恩重叔叔婶婶,离开了灰山子村,我们前往计划中的义县万佛堂。

    义县万佛堂位于义县城西,据记载是北魏年间元景将军为皇室祈福开凿的。石窟雕琢的精巧生动。石壁上大小佛像一万座,曾是远近香火圣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令人扼腕的是,经历十年浩劫,许多珍贵的佛像都被毁坏,后人尽力修复仍不足当年之万一。

    经过短暂的停留,我们赶回到义县县城,在夕阳的余晖下,参观我神往已久的大佛寺。大佛寺又名奉国寺,始建于一千年的辽代,是辽朝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在母亲萧太后(萧绰)的“家族封地”所建的皇家寺院。寺内有大佛七座,雄伟逼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

    传奇的大佛寺历经千年,偏殿早已不见,但是大雄殿中佛像却传世至今,保存完好,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些后人的幸事。最为传奇的是,辽沈战役的炮火下,数枚炮弹落入寺内,却没有炸响。寺中僧人向我们介绍,七尊大佛分别是迦叶佛(贵人佛、成就佛)、拘留孙佛(平安佛)、尸弃佛(健康佛)、毗婆尸佛(兴业腾达佛、智慧佛)、毗舍浮佛(招运佛、发财佛)、拘那含牟尼佛(光明佛)、释迦牟尼佛(佛教创始人),佛高九米,宝相庄严,栩栩如生。大殿为木质结构,由数根巨大松木为柱,雄伟壮阔言语难以表达。导游特意提及,柱子并非嵌入地下,而是直竖在柱墩上,时隔千年仍有松油渗出。大殿上还有巨大的石刻香炉和灯盏,需普通人登上两层石阶方可看到香炉里面的样子。

    上次来义县,我就想一观大佛寺,遗憾未能成行。这次出行的最大收获,就是弥补上次遗憾,亲眼见到如此雄伟的大佛,跪在佛前,我虔心许下心愿,并决定一有机会,还要回来看看。

    义县县城不大,告别大佛寺,我们一会儿就来到了药王庙胡同的爷爷家老宅。太爷爷曾是义县高中的校长。爷爷兄弟五人,都曾在此居住。现今老宅分别卖给两户,一户对房子进行了加固和翻修,另一户仍保留当年的原貌。不巧的是,户主外出,我们也无缘进入院内一观,只好向一位93高龄的陈姓老奶奶借来板凳,扒在墙头拍下院内样子。

    作别老宅,我们在夜色中匆匆撇过正在翻修的北城门,投奔计划中的住宿处——义县招待所。将行李安顿好,爸爸拉着妈妈去看夜景,我难忍骤降的气温,只好趴在房间里慢条斯理地吃着石榴,看着电影。待到爸爸妈妈回来,八点半睡意袭来,我和妈妈挤在一张床上。夜里醒来数次,不过又随即睡去。

    早上五点多,我们起早去看义县塔。广胜寺塔经过今人翻修,石刻精美逼真。早上的义县,气温极低,我冻得涕泗横流,提议去吃辽西水豆腐。我们经当地人介绍,找到一家专做水豆腐的馆子,吃到了奶奶一直离乡多年仍一直心心念念的水豆腐。我一时兴起要了小碗的蒸猪血,一次吃到了奶奶所有的最爱。热热乎乎的辽西水豆腐,豆香浓郁,仅用简单的肉酱做卤,仍然好吃得令人难忘。

    作别义县老家,我们三人直奔阜蒙县,爸爸妈妈要带我看看有着小布达拉宫之称的“瑞应寺”。瑞应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有着鲜明的藏传佛教风格,至今仍香火旺盛。由于当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大雄宝殿内由喇嘛念经,漫步殿中,不久就适应了其中浓浓的酥油味道。

    有了早上丰盛的早餐,我们有了省下午餐的底气。马不停蹄地,我们来到阜新海棠山,参观著名的海棠山摩崖造像,虽然是本次出行的最后一站,也是照相的重头戏。

    海棠山摩崖造像,种类繁多,从山间到山巅,在大小不同的花岗岩石上,处处雕刻着千变万化的佛像,现保存完好的佛像260多尊,它们最高为5米,最小仅0.3米。三百多年前康熙年间始建,历经六代能工巧匠200年建成。妈妈请了导游随行为我们一一解说介绍。我们一行人腿脚洒脱,用了两个小时登上了海拔900多米的山顶,一览众山小。

    我们一路走,一路聊,并不吃力。待到黄昏,我们下山,妈妈还问导游阿姨要了楞严咒佛牌。

    我们不敢再做停留,在外一夜已是极限,家里动物们都巴望着主人能早日回来。爸爸选择了合适的路径,晚上六点多就到了家。抢先洗了热水澡,洗去一身旅尘,本来想看个电影再睡,谁知不过十分钟,我们都以难以坚持,关了电视。第一次在中秋节出游,第一次看到大佛寺,第一次吃正宗的水豆腐,带着无数个第一次的成就感,我沉沉进入梦乡,当然,不忘在睡前,举起手机,拍下了十五的月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第二次回义县老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se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