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前端小笔记

前端小笔记

作者: FConfidence | 来源:发表于2017-08-09 23:43 被阅读85次

    HTML

    1. HTML5新增加的内容或者API

      • API层

        • canvas: 用来写游戏还是很不错的,推荐开源游戏框架:pixi.js
        • 离线: 想起 Cache Manifest , 和 Cache APIs 。再加上 Service Worker 的特性,用户体验能提升不少。
        • 拖放: Drag & Drop , 对用户体验也有很大的提升。推荐开源库:dragula
        • 历史: 简而言之就是可以使用history对象控制地址了,一般会被单页应用用作路由控制,如果不支持,然后降级为hash。
        • 网络存储: sessionStorage & localStorage,这个应该不陌生,保存一些稍大的数据,或者不适合放在Cookie的,就用网络存储。 类似的还有 IndexedDB 和 WebSQL。 推荐开源库:localForage。
      • 元素与属性

        • section 文档中的节(section、区段)。比如章节、页眉、页脚或文档中的其他部分。写文章的时候经常会用到
        • <video> 和 <audio>: 视频和音频。相关开源库:video.js。
        • <footer> 和 <header>: 之前<div class='footer OR header'></div>的写法换成标签<footer> 和 <header>就行了,为了语义化,推荐。
        • <mark> 标记高亮一个词。
        • <datalist> 提醒用户可以输入哪些,查看 w3school 的 demo。
        • <nav>表示导航等等,还要更多的标签,目的是为了写出更好语义化的HTML。
    2. input与textarea的区别

      • input
        • 可以指定 type 为 url, email, 可以方便地检测用户输入。还是指定为 file, submit, button, checkbox, radio, datetime, color等,改变input的样式和行为。
        • 可以通过 value 属性指定初始值
        • 宽高只能通过 CSS 指定
      • textarea
        • 可以输入多行文字
        • 输入值初始化需要用标签对包裹,并可以夹杂 HTML 代码,而不会被浏览器解析
            <textarea><h1>h1</h1></textarea>
        
        • 宽高能用 CSS 或 rows, cols 指定
      • 相同点
        • 都可以使用 maxlength, minlength等限制输入
    3. 用一个div模拟textarea的实现

      • 加个 contenteditable 属性就行
      • 在项目中如果需要用到富文本,在 Github 中搜索 rich editor 就行了,或者搜索 WYSIWYG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百度的 ueditor 也是不错的
    4. 忽略页面中的电话号码

      <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 />
      
    5. 左右布局:左边定宽、右边自适应

      • absolute + padding
        <style>
            .example-1 {
              position: relative;
              height: 100px;
              width: 60%;
              padding-left: 100px;
            }
            .example-1 .left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00px;
              left: 0;
              height: 100%;
              background: #0f0;
            }
            .example-1 .right {
              background: #f00;
              width: 100%;
              height: 100%;
            }
        </style>
        <div class='example-1 auto-width'>
              <div class='left'>left</div>
              <div class='right'>right</div>
        </div>
        
      • flex布局未来趋势
      • table (内容过多时 会出问题)
        <style>
            .example-3 {
              display: table;
              height: 100px;
              width: 60%;
            }
            .example-3 .left {
              width: 100px;
              height: 100%;
              background: #0f0;
              display: table-cell;
            }
            .example-3 .right {
              background: #f00;
              height: 100%;
              display: table-cell;
            }
        </style>
        <div class='example-3 auto-width'>
          <div class='left'>left</div>
          <div class='right'>right</div>
        </div>
        
      • float解决方案
        <style>
            .example-4 {
              height: 100px;
              width: 60%;
            }
            .example-4 .left {
              float: left;
              width: 100px;
              height: 100%;
              background: #0f0;
            }
            .example-4 .right {
              background: #f00;
              overflow: hidden;
              height: 100%;
            }
        </style>
        <div class='example-4 auto-width'>
          <div class='left'>left</div>
          <div class='right'>right</div>
        </div>
        
    6. BFC、IFC

      • BFC: ‘Block Formatting Context’, BFC 表现原则: 内部子元素再怎么翻江倒海,翻云覆雨都不会影响外部的元素,自成一方天地。
      • IFC: Inline Formatting Contexts, 直译为”内联格式化上下文”,个人理解为行内盒子模型。
    7. 图片懒加载
      核心代码时检测当前元素是否在当前视图中:

      function elementInViewport(el) {
          var rect = el.getBoundingClientRect()
      
          // For invisible element. 对于不可见元素
          if (rect.top + rect.bottom + rect.left + rect.right + rect.height + rect.width === 0) {
            return false;
          }
      
          return (
             rect.top   >= 0
              // Pre load.
              && rect.top   <= ((window.innerHeigh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 + 100)
              && rect.left  >= 0
              // Hide carousel except the first image. Do not add equal sign.
              && rect.left  < (window.innerWidth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
      }
      
    8. 实现页面加载进度条

      • AJAX
      • Elements
      • Document
      • Event Lag
    9. 事件委托
      利用事件冒泡e.target来确定事件和元素。在jQuery中有$.delegate方法去代理事件。使用委托代理的原因:

      • 需要绑定事件的元素很多,且处理逻辑类似。
      • 元素是动态创建,或频繁增加、删除,导致元素绑定事件过于复杂的。
      // 参考 https://github.com/zenorocha/delegate/blob/master/src/delegate.js
      const delegate = (element, selector, type, callback) => {
        element.addEventListener(type, (e) => {
          let target = e.path.find(ele => ele.matches(selector))
          if (target) {
            callback.call(element, e);
          }
        });
      };
      
    10. 实现 extend 函数
      浅拷贝使用 Object.assign 就够了,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该方法。
      直接 Clone 一个 Nested Object 的简便方法:

      var origin = {"a": "a"}
      var copy = JSON.parse(JSON.stringify(origin));
      
    11. 跨域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

      • 解决方式:

        • JSONP(JSON with Padding): 利用加载 JS 文件不需要遵循同源策略的原理。
        • CORS(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 在服务器端返回允许跨域访问的头。
        • WebSockt:利用 WebSocket 不需要遵循同源策略的原理。
      • JSONP
        JSONP 原理是加载一个 script,并执行一段回调 JS ,因为加载 JS 不需要遵循同源策略。但由此也带来了JSONP的一些问题:

        • 无法发送特定的头部
        • 只能是 GET 请求
        • 无法发送 body
    12. 拖拽功能

      <ul id='drag'>
        <li draggable="true">1</li>
        <li draggable="true">2</li>
        <li draggable="true">3</li>
        <li draggable="true">4</li>
        <li draggable="true">5</li>
      </ul>
      <script>
        var ele;
        document.querySelector('#drag').addEventListener('dragstart', function (e) {
          ele = e.target;
          ele.classList.add('draging');
        })
        document.querySelector('#drag').addEventListener('dragover', function (e) {
          e.preventDefault();
      
          if (e.target.nodeName === 'LI') {
            e.target.parentNode.insertBefore(ele, e.target);
          }
        })
        document.querySelector('#drag').addEventListener('drop', function (e) {
          ele.classList.remove('draging');
        })
      </script>
      
    13. 手写parseInt的实现

      • const parseInt = str => str - 0;
      • const parseInt = str => str / 1;
      • const parseInt = str => str * 1;
      • const parseInt = str => +str;
      • 复杂写法
      const parseInt = str => {
        let n = 0;
        let i = 1;
        str.split('').reverse().map(s => {
          n += i * (s.charCodeAt(0) - 48);
          i *= 10;
        });
        return n;
      }
      
    14. 分页器组件
      为了减少服务端查询次数,点击“下一页”怎样能确保还有数据可以加载(请求数据不会为空)?

      • 服务器需要返回总数,当前偏移量,根据总数和偏移量判断是否是最后一页。
      • 参考微信的接口,给一个下一页的起始项的id,如果当前页最后一个id和下一页起始id相同,就是最后一页。
    15. require.js的实现原理
      与webpack相比,两者打包的异同及优缺点

      • 同:
        都以模块化方式组织代码
      • 异:
        requirejs 只能加载JS文件
        webpack 可以打包JS,CSS,甚至是图片
    16. 项目中使用过哪些优化方法

      • 页面静态化,(如:Jada, Pug在静态编译后部署)
      • CDN加速, 多地缓存
      • 前端渲染 (Data + View) / 后端渲染( SSR, SEO 等), 视具体情况选择,如:
        • 前端渲染,适合大流量的场景
        • 后端渲染,适合SEO优化,用户体验提升等场景
      • 缩减域名,以减少DNS解析时间,(可采用<link rel="dns-prefetch" href="//xxx.com">进行优化)
        • 如果遇到域名解析的问题,可尝试HTTPDNS方案
      • Combo服务器合并CSS,JS请求,减少第一屏网络请求。(如果采用HTTP2.0方案,资源合并可省略)
      • 异步加载非核心业务和逻辑资源
      • 资源和请求缓存,可参考缓存的答案
        • Cache-Control/Expires 前端缓存
        • Last-Modified/Etag 服务器端缓存,304
      • 如果是和Native混合开发的,还可以使用Native缓存
      • DNS就近解析应用服务器,需要和CDN配合使用
    17. 输入一个URL,Enter之后发生了什么

      • 浏览器解析URL, 如: https://www.google.com.hk/#newwindow=1&q=hello
        • 协议:http, https等
        • 域名:www.google.com.hk
        • 资源路径: /
        • 参数查询:q=hello, 关键词hello
      • DNS
        • 浏览器 DNS 缓存
        • HOSTS 查询
        • DNS 服务器查询
        • ARP 查询
      • TCP 握手, TLS 握手
      • HTTP(s), (或SPDY, 或HTTP2.0)
        • Header
        • Domain
        • Body
      • Gateway / Nginx,网关和负载均衡服务器
        • 查询本地缓存
        • 请求上游应用服务器
      • 浏览器解析HTML,并请求资源
        • CSS
        • JS
        • 图片
      • 生成 DOM-Tree,结合CSS进行渲染
    18. 页面的渲染过程

      • 解析整个HTML,得到DOM树和样式树
      • DOM树和样式树,经过渲染,得到一颗渲染树
      • 根据渲染树,开始布局,计算各个节点宽度,位置,高度等
      • 然后开始绘制整个页面并显示
      • 在渲染过程中如果使用了GPU,还可以进行GPU渲染
    19. 静态资源或者接口等如何做缓存优化

      • redis/memcache 做数据缓存
      • SQL 查询做缓存
      • 指定 Cache-Control/Expires 缓存时间
      • Last-Modified/Etag 缓存 ( 304 ) 方案
      • 网关服务器做缓存,需要更新时,再回源到应用服务器
      • CDN多机房,多网关缓存
    20. 页面DOM节点太多,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优化?

      • 页面卡顿,帧率下降
      • 优化:
        • 采用Virtual Dom技术,可参考: virtual-dom
        • 多次操作DOM,改为批量一次操作DOM
        • 及时移走页面不用的DOM
        • 避免不必要的DIV嵌套

    前端安全问题 CSRF和XSS

    1. CSRF 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 跨站请求伪造

      • 简单描述:

        跨站请求伪造(英语: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也被称为 one-click attack 或者 session riding,通常缩写为 CSRF 或者 XSRF, 是一种挟制用户在当前已登录的Web应用程序上执行非本意的操作的攻击方法。[1] 跟跨网站脚本(XSS)相比,XSS 利用的是用户对指定网站的信任,CSRF 利用的是网站对用户网页浏览器的信任

      • 防御措施

        • 检查referer, X-Requested-With, Orign头
        • 使用POST代替GET
        • 添加校验Token至表单中
        • 添加验证码或其他人机验证手段,如 Google 的 recaptcha
        • Token放到自定义的HTTP Header, Cookie-to-Header Token
    2. XSS: Cross-site_scripting

      • 简单描述:

      跨站脚本(英语:Cross-site scripting,通常简称为:XSS)是一种网站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攻击,是代码注入的一种。它允许恶意用户将代码注入到网页上,其他用户在观看网页时就会受到影响。这类攻击通常包含了HTML以及用户端脚本语言。

      • 防御措施
        • 过滤特殊字符串 ( encoding / escaping )
        • 保护Cookie
        • 使用HttpOnly字段防止被JS获取,(因为攻击通常会采集敏感信息)
        • 使用HTTPs代替HTTP,(运营商经常会通过注入广告)
        • 禁用JS,(这个不太现实)
        • 推荐!设置CSP: Content_Security_Policy 介绍,Content-Security-Policy 文档。这个在Github有使用:
          Content-Security-Policy:default-src 'none'; base-uri 'self'; block-all-mixed-content; child-src render.githubusercontent.com; connect-src 'self' uploads.github.com status.github.com collector.githubapp.com api.github.com www.google-analytics.com github-cloud.s3.amazonaws.com github-production-repository-file-5c1aeb.s3.amazonaws.com github-production-user-asset-6210df.s3.amazonaws.com wss://live.github.com; font-src assets-cdn.github.com; form-action 'self' github.com gist.github.com; frame-ancestors 'none'; img-src 'self' data: assets-cdn.github.com identicons.github.com collector.githubapp.com github-cloud.s3.amazonaws.com *.githubusercontent.com; media-src 'none'; script-src assets-cdn.github.com; style-src 'unsafe-inline' assets-cdn.github.com
          
        • 设置 X-XSS-Protection 头
    3. HTTP 安全头

      •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max-age=31536000 ; includeSubDomains
      • Public-Key-Pins: Public-Key-Pins: pin-sha256="d6qzRu9zOECb90Uez27xWltNsj0e1Md7GkYYkVoZWmM="; pin-sha256="E9CZ9INDbd+2eRQozYqqbQ2yXLVKB9+xcprMF+44U1g="; report-uri="http://example.com/pkp-report"; max-age=10000; includeSubDomains
      • X-Frame-Options: X-Frame-Options: deny
      • X-XSS-Protection: X-XSS-Protection: 1; mode=block
      • X-Content-Type-Options: X-Content-Type-Options: nosniff
      • Content-Security-Policy: Content-Security-Policy: script-src 'self'
      • X-Permitted-Cross-Domain-Policies: X-Permitted-Cross-Domain-Policies: none
      • Referrer-Policy: Referrer-Policy: no-referrer

    跨域

    跨域请求的含义

    1. 浏览器的同源策略,出于防范跨站脚本的攻击,禁止客户端脚本(如JavaScript)对不同域的服务进行跨站调用。

    2. 一般的,只要网站的 协议名protocol、 主机host、 端口号port 这三个中的任意一个不同,网站间的数据请求与传输便构成了跨域调用。

    3. 跨域请求并非是浏览器限制了发起跨站请求,而是请求可以正常发起,到达服务器端,但是服务器返回的结果会被浏览器拦截。

    利用 JSONP 实现跨域调用

    JSONP 是 JSON 的一种使用模式,可以解决主流浏览器的跨域数据访问问题。其原理是根据XmlHttpRequest 对象受到同源策略的影响,而<script>标签元素却不受同源策略影响,可以加载跨域服务器上的脚本,网页可以从其他来源动态产生JSON资料。用JSONP获取的不是 JSON 数据,而是可以直接运行的 JavaScript 语句。

    • 如果理解 JSONP 的原理的话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只能使用 GET 请求方法了。
      由于是通过 script 标签进行请求,所以上述传输过程根本上是以下的形式:
      <script src = 'http://localhost:3001/ajax/deal?callback=jsonpCallback&name=chiaki&id=3001&_=1473164876032'></script>

    • JSONP总结:

      1. 只能使用 GET 方法发起请求,这是由于 script 标签自身的限制决定的。
      2. 不能很好的发现错误,并进行处理。
      3. 与 Ajax 对比,由于不是通过 XmlHttpRequest 进行传输,所以不能注册 success、 error 等事件监听函数。
      <script>
           // function success_jsonpCallback(data) {
          //   console.log("in success_jsonpCallback ")
          //   console.log(data)
          // }
          $.ajax({
            type:'get',
            dataType:'jsonp',
            url:'http://localhost:3000/users/list',
            jsonp:"callback123",
            jsonpCallback:"success_jsonpCallback",
            success:function(res) {
              console.log(res)
            },
            error:function(err,status) {
              console.log(err)
              console.log(status)
            }
          })
        </script>
        <!--
          后台拿到的 req.query 对象
          { callback123: 'success_jsonpCallback', _: '1498535014927' }
          发送的ajax请求是:
              /users/list?callback123=success_jsonpCallback&_=1498535569911 
        -->
      

      服务器端 (需要返回函数的调用形式)

      router.get('/list', function(req, res, next) {
        console.log(req.query)
        var users = [
          {id:1, name:"F"},
          {id:2, name:"Z"},
          {id:3, name:"X"},
          {id:4, name:"M"},
          {id:5, name:"N"},
          {id:6, name:"A"},
          {id:7, name:"B"},
          {id:8, name:"D"},
          {id:9, name:"C"},
          {id:10, name:"L"},
        ];
        var data = req.query.callback123+"("+JSON.stringify(users)+")";
        res.send(data);
      });
      

    使用 CORS 实现跨域调用

    1 什么是 CORS?

    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CORS)
    跨域资源共享是一份浏览器技术的规范,提供了 Web 服务从不同域传来沙盒脚本的方法,以避开浏览器的同源策略,是 JSONP 模式的现代版。与 JSONP 不同,CORS 除了 GET 要求方法以外也支持其他的 HTTP 要求。用 CORS 可以让网页设计师用一般的 XMLHttpRequest,这种方式的错误处理比 JSONP 要来的好。另一方面,JSONP 可以在不支持 CORS 的老旧浏览器上运作。现代的浏览器都支持 CORS。

    1. 服务器端控制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X-Requested-With");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PUT,POST,GET,DELETE,OPTIONS");
      res.header("X-Powered-By", ' 3.2.1')
      res.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2. CORS 与 JSONP 的对比

      1. CORS 除了 GET 方法外,也支持其它的 HTTP 请求方法如 POST、 PUT 等。
      2. CORS 可以使用 XmlHttpRequest 进行传输,所以它的错误处理方式比 JSONP 好。
      3. JSONP 可以在不支持 CORS 的老旧浏览器上运作。

    一些其它的跨域调用方式

    1. window.name

    window对象有个name属性,该属性有个特征:即在一个窗口 (window)的生命周期内,窗口载入的所有的页面都是共享一个window.name的,每个页面对 window.name 都有读写的权限,window.name是持久存在一个窗口载入过的所有页面中的,并不会因新页面的载入而进行重置。

    1. window.postMessage()

    这个方法是 HTML5 的一个新特性,可以用来向其他所有的 window 对象发送消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要保证所有的脚本执行完才发送 MessageEvent,如果在函数执行的过程中调用了他,就会让后面的函数超时无法执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前端小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dc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