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据说GDP占据了当时世界的80%了,南洋一带,所见商船,皆为宋人所有,因宋船坚固、宽敞,“洋人”以乘宋船为荣,甚至各国使节有租宋船的记录。这就是正儿八经的天朝上国,要说宋朝弱,怕是那些洋人都不同意。
另外,北宋抵挡了辽国的南下,南宋则抵御了金国外加几十年蒙古铁骑。当蒙古铁蹄踏破东欧时,南宋已是处于蒙古部族的包围之中了,在这种情况下,依然独立支撑了几十年,不可谓不强。
不过,在我看来,两宋之弱,是带头大哥骨子里的弱。
燕云十六州,奠定两宋软弱根基
话说,两宋之前,游牧民族如此大规模南下,只发生了一次,就是西晋八王之乱后,东晋衣冠南渡,北方彻底沦为胡人天下,直到前秦,才算扫平北方。但这次战乱,其实是有深层次原因的,两汉时期,对北方游牧民族政策相对较宽容,许多胡人南下定居,到东汉末年,胡人已经超百万了,在西晋发生内乱之后,胡人也开始行动起来,趁火打劫。
与五胡乱华不同的是,两宋的灾难似乎多了一层自己作的因素。
当年,赵匡胤灭北汉时,采取了激进的策略。
因晋阳城异常坚固,在攻取的时候,宋军很是废了一番周折,外加损兵折将,这让赵匡胤非常不爽,占据晋阳后,拆除城墙,外加水淹晋阳,城中老幼死伤无算。
晋阳为北方重要战略节点,理应派重兵驻守,赵匡胤如此行为,简直儿戏,另外,北方氏族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聚集在晋阳,你把人家的家给毁了,仇恨便在此产生。那些人被迫向北迁移,开始跟契丹混了。燕云十六州打了一百多年没有打下来,其实背后都是汉人在较劲。北方门户洞开,任你宋朝怎么防御,都是被动应付而已。
长城毁了可以修,人心呢?
其实,在对待燕云十六州这个问题上,后周世宗柴荣是主张先拿下这块地方然后再南下,可惜柴荣英年早逝,统一的担子似乎落到了赵匡胤肩上,他采取了截然相反的策略,先南下,有了根据地然后再杀回来。其实,这就是骨子里的畏难情绪在作祟。说白了,就是怕吃不下燕云一带,反而可能把自己现有的地位给搭进去。
北宋建立的过程,其实就是弱宋的开始。
靖康之耻,造就南宋进一步软弱
靖康之耻,究竟耻到什么程度?徽钦二帝被劫,后宫嫔妃三千多人,外加各种工匠一万人,百姓九万人,浩浩荡荡被押解北上金国。这些女子被投入到什么地方了呢?
自俘宋女入洗衣院,王子得乘期间,怂恿献俘,取三百人入院。兀术既败,怒取十人入宫。自此浣院日空,宫院日盛
洗衣院,可不单单只是洗衣服,金国那么穷,哪有那么多衣服让你洗?
赵氏一族,只有康王赵构潜逃回来,而他的母亲韦氏还在洗衣院里备受折磨。
南宋建立初期,确实磨刀霍霍,给人以雪耻的样子。但是,这一切,在岳飞反攻到了朱仙镇,赵宋虚伪的外衣就被撕扯了下来。
那个时候,金兀术已经坚持不住准备撤兵了,面对如此大好局面,赵构连发十二道金牌,亲手断送了收复失地的大好局面。
有人说,是岳飞讲什么“迎回二圣”,还有人说,岳飞功高震主,怕是朝廷无法掌控他。
其实,在此次北伐的时候,岳飞早就不讲这句话了。毕竟,这个时候宋徽宗已经殡天了,何来二圣?宋钦宗虽然还活着,他也就当政一年,和宋高宗赵构相比,毫无根基而言。即便是迎回,对宋高宗也构不成威胁。历史上强如唐玄宗,重返长安后,也得被迫接受大权旁落的事实。
另外,岳飞尚未将金兵赶到燕云一带,何来功高震主一说?
其实,这个时候的南宋刚立国不久,和当年北宋形势是差不多的,都有北方边患,而作为带头大哥,赵构的心态其实和当年赵匡胤是差不多的——患得患失!
赵构经历过宋金战争,可以说,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对于眼前的荣华,简直是意外之喜!所以他和赵匡胤一样,采取了同样的策略,先保住这个,至于那些“耻辱”,日后再说。岳飞胜了还好说,万一败了呢?哥儿们就得去五国城和宋钦宗赵桓团聚了。
结束语
基因都会遗传的,尤其这种懦弱,甚至会传染。终及两宋,缺的不是将帅,不是士兵,更不是粮草,而是带头大哥的那种担当。赵匡胤还设置“封桩库”专门攒钱,用来赎回燕云十六州。宁愿花钱买,也不用来强兵!骨子里这是有多懦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