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注意力资源非常有限。借用一个计算机存储的概念“比特”,我们大脑每接收1100万比特的信息,只有万分之0.04,也就是40比特能聚焦。而我们在短时间内能记住的,只有其中的4比特。如果不对注意力进行管理,我们很容易把注意力花在不重要的事上。注意力管理的关键,是进入超聚焦模式,即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事上。你一定听过“心流”这个概念,也就是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忘记了周围的环境。超聚焦就是心流的前奏,当你进入超聚焦模式,也就更可能进入心流状态。如何进入超聚焦模式呢?
步骤一:选择一件值得超聚焦的事
1、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你超聚焦,有两个标准:生产力和吸引力。
比如一个作家,值得他去超聚焦的是写文章。而刷社交媒体、追剧,就属于只有吸引力、没有生产力的事,如果你聚焦在这上面,就是对注意力资源的浪费,也很容易进入漫无目的的状态。
2、聚焦的这件事,应该占据你80%的注意力。如果在工作中,你始终无法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这不是说明你太忙了,反而是因为太闲了,有过多的注意力余额。此时你应该选择更复杂、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激发自己进入超聚焦模式。
步骤二:排除内外部的干扰
3、 针对外部干扰:你可以把它们分为“是否可控”和“是否有趣”,将影响降到最小:
①不可控且无趣的干扰,要主动解决。比如同事说话很大声,你要主动沟通,告诉他你受到了打扰。
②不可控且有趣的干扰,要学会享受。比如团队聚餐。
③可控的事,要提前处理。比如电子邮件、社交媒体,你可以确认一个固定回复信息的时间,主动“驯服”这些干扰。
4、 针对内部干扰:一个有效的练习方法是:正念冥想。你有没有过一下午写工作报告,但进度很慢的情况?你不妨试试正念冥想:用静坐的姿势,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你的脑海中可能会涌现各种念头,这时去接受它们,而不是进行是非判断。通过反复练习,不仅能让你避免内部干扰,还能不断拓展注意力空间。
步骤三:集中注意力在选定的事情上
5、 找到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长。比如,你可以从15分钟开始,为自己设定一个闹钟,在这段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在选定的事情上,时间到了就强制自己休息。注意在这一步,我们要逼自己,但不能逼得太狠,哪怕最开始只能集中5分钟,也是好的开始。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不断调整时长,找到稳定的集中时间。
步骤四:一旦分神,迅速把注意力拉回选定的事上
6、 保持心态平和,不断重复前面的步骤。研究表明,当我们在电脑前工作时,平均每40秒就会切换一次任务。一旦被打断,往往需要20多分钟才能重新聚焦回之前的工作。因此做到这一步很难,有时需要我们把前面的步骤重新再来,但如果无法做到坚持,那你永远只能被注意力管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