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 情绪化的小阿尔伯特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 情绪化的小阿尔伯特

作者: 雨果僧 | 来源:发表于2019-11-09 11:32 被阅读0次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关于人类行为的基本观点是:行为和特殊的情感是由内在的生理和本能过程产生的。

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界开始了一场新的运动,以巴浦洛夫和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出现,他们提出,行为是通过外在的不同环境和情境刺激而产生的。

华生试图用实验证明他的观点,他最著名的实验,“小阿尔伯特B”。

被试阿尔伯特B是一名9个月大的孤儿,研究者给被试者触摸不同的动物和物体,看看他的反应,结果显示他对这些物品都无明显的偏好。接着,研究者尝试找出被试者恐惧的东西,比如巨大的声音,发现确实能让阿尔伯特感到恐惧,他一听到这种声音就会因为受到惊吓而哭泣。通过多次在阿尔伯特周边重复出现巨大的声音和小白鼠(总共7次),阿尔伯特一看到小白鼠就开始出现了恐惧的反应。

研究者很想知道这种恐惧是否会迁移到类似的物品上(在心理学上,这个迁移叫做“泛化”),他们在一周之后,再给小阿尔伯特呈现小白鼠,他仍旧恐惧。同时,提供类似小白鼠的物品(之前他没有任何明显偏好的),结果发现,小阿尔伯特也表现出了恐惧的反应。

这种反应能持续多久呢?小阿尔伯特因为领养相关的事情中断了31天之后,回来再接受相关的测试,仍然表现出对小白鼠等物品恐惧的情绪。

华生的实验毁誉参半,人们更多批评的是这个实验的伦理问题,特别是小尔伯特最后并没有得到恐惧的矫正实验,就被领养人带走了。

这些被人为建立的恐惧会伴随他的一生吗?或许会,但更多的可能是他会在后续的生活中慢慢意识到小白鼠其实也很可爱,并没有想象那么恐怖。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经历着学习与消退、建立与解除条件反射的过程。有些是外部强加给我们的,能察觉的、也有不能察觉的。有些则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

也有一些批评意见和实验结果表达了跟华生实验不一样的观点,他们认为虽然恐惧可以通过个体的环境经验形成,但在恐惧症形成中,家庭的生物学影响要比环境影响更重要。

想一想,你的恐惧又有多少是被“植入”大脑的呢?

来自《雨果僧的读书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 情绪化的小阿尔伯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ng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