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8-08 读书会分享《遇见未知的自己》25-27 检

2018-08-08 读书会分享《遇见未知的自己》25-27 检

作者: 阿诺_Arno | 来源:发表于2018-08-08 21:30 被阅读0次

    0

    故事1

    在情商课堂,老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你回到家,打开开关,灯却没亮。你会怎么想?”同学们给出了超过十种可能的答案,如停电了,灯泡坏了,保险丝断了,开关故障……等等。老师讲这个故事的意图是想要告诉大家,当一个事件发生时,可能有不同的视角来解释,而不是只有唯一的解释。也就是说可以有多元视角而非单一视角。视角的多与少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人的高度和宽度以及烦恼程度。

    故事2

    婆婆脸色不好,你会怎么想?单一视角:可能是“她讨厌我”。多元视角:可能是“她心情不好”,也可能是“她身体不舒服”……你是单一视角还是多元视角?当你执意认为是第一种可能性时,烦恼程度可能最高。当你检视你的思想,发现有其他可能的原因时,烦恼程度就会降低。如此说来,“自寻烦恼”这个词是真实不虚的。你的烦恼程度与你对事件的解释方案有着密切的关系。

    故事3

    二语习得研究专家赛利格问一位外语教师:“为什么让四年级的学生背诵所有复杂的语法规则,却几乎不安排时间让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外语教师回答:“学生们只有背熟了语法规则,才有可能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此处的外语教师采取了单一视角,即唯一可能性,从而忽视了多元可能性。所以当赛利格指出:”即便是以该语言为母语的人,也不再遵守其中的一些语法规则了”。这位外语教师便开始了基于单一视角的习惯性防卫:“这更说明学生需要学习语法规则。母语使用者也不应该是我们仿效的标准。“也就是说,他把对方对自己行为的不认同当做了对自己的不认同,他把他的行为与他本身划了等号。他认为自己的小我受到了伤害,所以不但没有虚心接受对方的建议,而是立即起而攻之,为自己辩护,以维护尊严。殊不知这恰恰是阻碍他进步的直接原因。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中引用乔布斯生前说过的一句很著名的话:”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书中这样解释:”不是聪明人没有尊严,而是聪明人知道尊严不是在别人驳倒自己时去维护面子。真正的尊严是发现改进和成长的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成甲 p.37)。想要突破单一视角的思维模式,和习惯性防卫模式,就要学习检视自己的思想。

    1

    【检视思想】

    检视思想/提升认识水平/升级大脑系统

    心理学认为,思想是人脑的机能。我们的大脑不是钢琴,也不是在音乐家停止动作时还能继续演奏乐曲的奇怪模型。大脑处于永恒的活动中,外部世界的刺激只是改变已经存在的活动。从大脑所有者的角度来看,这场小型音乐会的主要演奏形式包括伴随或不伴随情绪感受的心理图像、躯体感觉和声音(或语言)印象;总之,一切我们习惯称之为思想的东西。 思想,作为专业术语的解释是“独立于感觉刺激的认知活动”。指的是大脑切断与外界联系的状态,过起了自给自足的小日子。我们是不是看到某人或某物,常常会浮想联翩。俗称,做白日梦。那是大脑的强项:编故事。佛家说“万法唯心造”。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常说的“一念生,则万念生。念念相续。” 我们不能控制大脑想什么,不想什么。我们可以做的是了解我们的思想,并检视其合理性。看到它,检视它,质疑它,不认同,并逐渐摆脱它的控制。

    “事实上,我们所有的决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下做出的。我们所有的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个假设。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成甲p.46)。我们基于特定的假设去做出决策,并产生相应的结果。这里的“假设”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头脑中已经存在的“思想”、“观点”、“知识”等。那么我们头脑中的观点、假设从哪里来呢?

    我们如何获取知识?

    第一类:信念性知识 (塞利格 p.10)。 所谓信念性知识,是指我们对一些知识信以为真,但尚未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由常识得出的结论多属此类知识。常识性结论往往来自肤浅的”证据“,这些”证据“支持某些人乐意相信的”事实“。外行通常以主观的、有选择性的方式来检验有关客观世界的各种假设。外行对不支持自己”信念“的证据通常采取忽略或者糊弄的做法。上述例子中的外语教师就是如此。他认为,学习语言首先要记住规定性语法。这种”信念“可能源于他本人有限的个人经验,也可能因为他相信语言本身就体现了规定性语法的各项规则,还可能因为他的老师一直是这样教的,所以,他认定:“熟记语法就是学习语言的好方法”。他可能并没有花时间考虑过这种语言教学方法会带来的种种问题。信念很难消失,这是人类的心理倾向。所以,我们应该谨慎对待并严肃质疑此类未竟检验的信念。以信念为基础的结论只能被看作是假设,而不是既定事实。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好孩子必须听话”。是真的吗?真相是,假如家长不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亲子交流,有效的对话是不可能发生的。全然的压制必然导致全然的反抗。再比如说“财会专业好就业”。是真的吗?在我读书的年代,我的很多同学都听从了家长的安排,选择了时下热门的会计专业。真相是,他们毕业后发现,每个单位的财务人员岗位是非常有限的。上一代人受到自身的认知局限性,是很难看清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的。

    第二类:权威性知识 (同上P.11)。这类知识与第一类知识有相似之处,因为它们同样来源于“想当然”。这类知识可能来自享有盛誉的专家,而且,这位专家对自己研究领域中某种现象的解释,要么被看做是已经验证的结论,要么被视为来自一位令人尊敬的研究者的判断。但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这类知识的获得渠道,把权威性知识和经过严谨研究而得到的知识相提并论。所以,我们不能把权威性知识作为已被验证的事实。这类的例子也很多,譬如,医生说“扁桃体没有什么用“,“阑尾没有用”,可以摘除”。真相是,术后抵抗力下降。医生说”多吃肉蛋奶,补充营养“。真相是,肉蛋奶,含有大量的激素和抗生素,并不是健康食品。

    第三类:演绎性知识(同上 p.12)。演绎性知识,是指从某组公理出发,遵循该公理系统中逻辑推理的规则,对某种现象进行推理而获得的知识。这类知识虽与信念性知识相似,但它通常源自前人的实证研究或观察。

    第四类:实证性知识 (同上 p.13)。实证性知识是指通过观察和(或)实验而获得的知识。是通过与现实世界进行接触,观察实际现象,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结论。但是,实证性知识可信度较高,但这类知识也并不是永远真实的。因为,任何实验结论都是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实验条件下,针对特定的实验对象而得出的,并不是适用于除此之外的时空、条件与研究对象。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俗话说,”真理与谬误是邻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头脑中有那么多知识、观点、假设、思想,懂了那么多道理,为什么仍然过不好一生?很可能很多道理都是未竟检验的”假道理“。基于这些假道理做出的决策自然也是肤浅的思考或行动结果。《金刚经》云:”法应尚舍,何况非法“。真理尚且有限定的适用范围,超出特定的时空和环境限制,就变成了谬误,何况是假道理?

    所以,要想自由、要想解脱,就要带着觉知,破解我们的信念,质疑我们的念头,转念……那是我们惟一的解脱和自我实现之路。

    2

    【转念作业】

    转念的基本原则 (凯蒂 p.35)

    原则一:请留意:你的想法正在跟真相“争辩”。

    当我们深信不疑的想法跟真相起了冲突时,我们才会受苦。“小孩子应该行为端正”,“我的邻居应该好好地管理他们的垃圾”;“我的爱人应该理解我”;“我应该更成功”。每当我们与真相争辩,受伤的一定是我们。

    原则二:管好你自己的事。

    整个宇宙,只有三件事:我的事,你的事和老天的事。我们的压力,绝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在心里管好自己的事。当我在想:“你必须有份工作、我要你快乐、你应该准时、你必须好好照顾自己”的时候,我就是在管你的事。当我为地震、水灾、战争或自己何时会死而操心时,我是在管老天的事。每当我们感到心痛时,经常都是因为我们在管别人的事。如果我正在过我的生活,我的心却跑去管别人的生活,那么谁在活我的人生呢?当我自以为知道什么对别人最好时,其实我早已越过了那条界限。即使以爱为借口,也是一种狂妄自大,必然会带来紧张、焦虑和恐惧。下次你觉得有压力或者难过时,不妨问问自己:我心里正在管谁的事?你会忍不住大笑的。只需一句探问,便能把你带回自己身上来,帮你看到自己从未真正活在当下----这一生,一直在心里管着别人的事。

    原则三:用“了解”来跟你的想法“相遇”。

    想法本身不具有任何杀伤力,除非我们对它深信不疑。带给我们痛苦的不是我们的想法,而是我们对想法的执着。信念,就是我们经年累月执着不放的想法。事实上,没有任何人掌控得了自己的想法。不是放下我的想法,而是去了解它们,面对它们,于是它们放下了我。

    原则四:觉察你的“故事”。

    当某人面无表情或者没回电话时,当你的爱人以某种语调跟你说话时,心里会不自觉地浮现各式各样的“故事”,一天不下数百回。所有这些故事全是未经检验、未被审查的想法,都在告诉我们这些事件的特有意义,而我们毫不觉察它们充其量只是我们的“推论”而已。

    原则五:找出痛苦背后的想法。

    所有我们经历过的压力,无一不是因为执着于某个不真实的想法而造成的。每个不舒服的感受背后,都存在着一个不真实的想法。“风不该刮个不停”;“我先生应该赞同我”,就这样,这些想法必然与真相争辩,紧接着,我们才会感到压力。任何压力的感觉就像一个闹钟,善意地提醒我们:你被带入梦境了。无论是沮丧消沉、还是痛苦恐惧,都是一份礼物。它们在说,“请看一看你的想法,你正活在不真实的故事里”。

    原则六:检视思想。

    让一个想法或者故事接受“四句问话”和“反向思考”的考验。一切答案都在我们的内心。四句问话:1)那是真的吗?2)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3)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4)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3
    【转念作业的步骤】 (凯蒂 p.43)
    “转念作业”的第一步,就是写下你的批评,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任何让你焦虑不安的情境,可能是某位令你讨厌、担心的人,或是使你生气、害怕、难过的人。请直接写下你的忠实评论。可以进入网站http://www.thework.org,点击 “操练转念作业”
    (Do The Work),从中找出 “批评邻人” (Judge-Your-Neighbor)的 “转念作业单”,下载后打印出来。
    “转念作业”的第二步,是 “四句问话”和“反向思考”(也就是转念)。
    练习 “转念作业”将使你从 “认定被人是怎样的人”转而认出 “原来自己是怎样的人”。最终你将明白,你身外的一切人、事、物,全是你一己想法的倒影。你是编故事的人,也是所有故事的放映机,而整个世界都是你各种想法投射出来的影像。

    4
    ”转念作业“的具体案例:我要儿子跟我说话。(凯蒂 p.59)(节选前三个转念。完整的案例见附录。)

    伊丽莎白:(念她的”批评邻人作业单“)

    1)我对克里斯多夫很生气,因为他不愿跟我联络,也不邀请我去看他的家人。

    2)我很伤心,因为他不肯跟我说话。

    3)他应该挺身而出,告诉他太太:他不愿排斥他的母亲。

    4)他不该老是责怪我。

    5)我需要克里斯多夫接受我和我的生活方式,而且我需要他明白我确实已经尽全力了。

    (转念1)

    凯蒂:那是真的吗?他不邀请你看他的家人?(批评1)(问句1)

    伊丽莎白:有时候。

    凯蒂:那百分百是真的吗?(问句2)显然答案是“不是真的”。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你会如何反应呢?(批评1)(问句3)

    伊丽莎白:我会全身紧绷,电话铃响起是,我会焦躁不安。

    凯蒂:我个人的经验:我从不要求儿子给我打电话。我要他们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打电话给他们想打的人。你若没有这个想法,“我要我儿子给我打电话,而且不管他愿不愿意,我都要他邀请我去他家”,那么,你会是怎样的人呢?(批评1)(问句4)

    伊丽莎白:我会是一个轻松惬意享受生活的人。

    凯蒂:而且,无论他是否邀请你,你都能跟他很亲密,没有任何隔阂。你现在就可以从心里跟他亲近了。现在,请把第一个答复做反向思考。

    伊丽莎白:我对自己感到生气和悲伤,因为我不愿跟我自己联络。(反向思考/转念1-1)

    (我对他感到生气 ==> 我对自己感到生气和悲伤,因为我不愿跟我自己联络。)

    凯蒂:是的,你的心一直活在儿子的事里,所以你不但失去了自己,而且还为“儿子该怎样过日子”的那个梦放弃了你自己的生活。你能否找到另一种反向思考呢?

    伊丽莎白:我感到悲伤,因为我不肯跟我自己说话。(反向思考/转念1-2)

    (我很伤心,因为他不肯跟我说话。==> 我感到悲伤,因为我不肯跟我自己说话。)

    凯蒂:你不肯跟你自己说话,因为你心里一直忙着管他的事,为此你感到被排挤的孤单,那是你不为自己活在当下的孤单。现在,请念下一个答复。

    (转念2)

    伊丽莎白:我要克里斯多夫偶尔跟我说说话,邀请我去探望他、他的太太和孩子们。

    凯蒂:那是真的吗?为什么你要跟他们在一起呢?你要他们做什么呢?

    伊丽莎白:我真正要的是他们接受我。

    凯蒂:请做反向思考。

    伊丽莎白:我真正要的是我接受我自己。

    (我真正要的是他们接受我。==> 我真正要的是我接受我自己。)

    凯蒂:你明明能给自己的东西,为什么却要他们给你呢?

    伊丽莎白:还有,我真正要的是我接受他们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

    (我真正要的是他们接受我。==> 我真正要的是我接受他们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

    凯蒂:是的,不管你在不在他们身边都是如此。你说的不是他们曾经怎样邀请你的快乐故事,就是他们怎样不邀请你的悲伤故事。所以,除了你的故事之外,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但你却相信自己的情绪都是他们邀请或不邀请引起的。“我快乐是他们的错,我悲伤也是他们的错”,这就是混乱不清。再看下一个答复。

    (转念3)

    伊丽莎白:他应该挺身而出对他太太说……

    凯蒂:那是真的吗?他真的应该那样吗?

    伊丽莎白:不。

    凯蒂: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伊丽莎白:很可怕,我感到很苦恼。

    凯蒂:是的,因为对你而言,那绝不是真的:“克里斯多夫,你要在家里发动战争,而且要打赢,这样我才能进的来。”那不是我们想要从孩子身上要的东西,甚至还引发“他是个懦夫”的批评。让我们继续检视思想。或许他没有不顾一切跟他太太开战才是真正的勇敢,或许那就是爱。内在冲突往往造成外在的冲突。没有这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伊丽莎白:比较少生气。

    凯蒂:是的,甚至你可能看到你有一位即勇敢又有爱心的儿子,及时他母亲要他不计后果地跟他太太抗争,他仍然知道如何让全家和睦相处。当你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怎样对待他呢?你是否会给他“脸色”看?骂他是个懦夫?

    (他应该挺身而出,告诉他太太:他不愿排斥他的母亲。==> 他不应该那么做。)

    “转念作业”显示出:我们通常完全颠倒了自己的幸福之道。我们认为人们应该善待你,其实,它的反面才是真的:“你应该善待他们和你自己”。你一直给家人和朋友的忠告,其实是给自己的最佳忠告。当你能够跟自己学习,做自己的学生时,你便成为一位有智慧的老师。因为你开始懂得聆听了,即使别人对你的善意建言充耳不闻,你也不会介意。不论是做生意、购物,还是洗碗、你的呼吸、你的步履,所带给我们的点滴都是智慧(凯蒂 p.265)。
    一旦你认为问题的肇因是 “在外面” ----你认定任何人或任何事物该为你受的苦负责 ---- 你就陷入了绝境。这表示你永远是受害者的角色,而且是在天堂里受苦。所以,请把真相带给你自己,并开始释放自己吧(凯蒂 p.105)。

    事情是中性的。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来自你对事情的解释。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是你对事情的解释造成了痛苦。
    人生模式的公式:事件A ==> 信念/想法B ==> 结果C
    解释:同一个事件(A),因为不同的信念/想法(B1,B2,B3……),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C1, C2, C3……).

    ​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我们的信念/想法/假设,造就了我们的人生实相。我们的意识层次在哪里,就只能看到相应的外在显化。所以,外在的他人水平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意识水平,能量高低,振频高低。因为只有同频才能共振。频率不同,是不会产生共振的。你能看到高僧大德,说明你有相似的振频,假如你的意识中没有类似的频率,你是看不到他们的。
    佛家讲 “万法唯心造”。外在是内在的投射。就像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苏东坡看佛印就像牛粪,那说明他的心里有牛粪。佛印和尚说苏东坡像一尊佛,说明和尚心中有佛。“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也应如是”(辛弃疾)。你眼中有罪恶,说明你关注罪恶。你眼中有美好,说明你关注美好。反之亦然,你心里有什么,就看到什么。心里有嗔恨,外在的显化就是抱怨很多,看谁都不顺眼。就像《心经》里讲的“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我们都把生活过颠倒了。

    佛家讲“烦恼即菩提”。可以理解为,烦恼是提升层次、增长智慧的良机,是进入内心的入口。向内深入探索,问自己:是因为什么样的信念造成了这样的令人烦恼的结果。只要在信念/想法这个环节下功夫,就有可能解决当下的烦恼。检视我们的思想,问“是真的吗?” 比如,很多人会打着爱的旗号,对家人轻则骂重则打。 赖佩霞在演讲中说:父母敢不敢对自己诚实,对孩子承认:“我骂你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我情绪管理不好”。唯有对自己诚实,敢于解剖自己,深度内求,而不是指责对方,才能真正从烦恼中解脱。

    现实生活中,指责是常态,自省则较为罕见。因为,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比较容易,深度内省比较困难。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了一条容易的路。英语中有一句谚语“Easy choices, hard life; hard choices, easy life.” 意思是,人生有许许多多的选择组成,如果选择了容易的道路,生活则比较辛苦;如果选择了辛苦的道路,则生活就会越来越轻松。我们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

    苏格拉底说:"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意思是,未竟检视(反省、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强调的也是 “自我反思、检视思想”的重要性。孔子说 "吾日三省吾身",耶稣、佛陀、古圣先贤皆推崇“反求诸己”,也是同样的道理。

    除非你此刻就在自己内心找到平静,否则世间永无太平之日。你若想要自由,就活出这些反向思考吧。把“转念作业”化为行动,必须从你内在的声音开始,它老是喜欢告诉别人该做什么,其实它是在告诉你自己该做什么。当它说“他应该捡起袜子”,你只去听它的反向思考“我应该捡起袜子”,然后就照做不误。你心里明白:唯一需要清理的房子是你的心灵。(凯蒂 p.265)

    5 总结
    有人说,我们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主权时代,我们都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主动权。在人生的任何境遇,都要向内看,而不是向外看。不要一根手指指向他人,因为同时有三根手指指向自己。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百分百负责。如果事情的结果让我们感到烦恼,就要逆着结果向回看,背后的信念究竟是什么?是否可以有多元的解释,从而达到多元的结果,这就是改命。
    要想超脱思想的束缚,就要下定决心,不再被你的思想干扰,然后花很多时间去培养察觉和定静的功夫(张德芬 p.167),带着觉知去体验这一生。生命的意义在于提升意识层次,提高生命维度(刘丰)。

    愿我们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做真正的自己,与真我连接。

    祝福大家,爱你们!

    附录
    ”转念作业“的具体案例:我要儿子跟我说话。(凯蒂 p.59)

    伊丽莎白的”批评邻人作业单“

    1)我对克里斯多夫很生气,因为他不愿跟我联络,也不邀请我去看他的家人。

    2)我很伤心,因为他不肯跟我说话。

    3)他应该挺身而出,告诉他太太:他不愿排斥他的母亲。

    4)他不该老是责怪我。

    5)我需要克里斯多夫接受我和我的生活方式,而且我需要他明白我确实已经尽全力了。

    (转念1)

    凯蒂:那是真的吗?他不邀请你看他的家人?(批评1)(问句1)

    伊丽莎白:有时候。

    凯蒂:那百分百是真的吗?(问句2)显然答案是“不是真的”。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你会如何反应呢?(批评1)(问句3)

    伊丽莎白:我会全身紧绷,电话铃响起是,我会焦躁不安。

    凯蒂:我个人的经验:我从不要求儿子给我打电话。我要他们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打电话给他们想打的人。你若没有这个想法,“我要我儿子给我打电话,而且不管他愿不愿意,我都要他邀请我去他家”,那么,你会是怎样的人呢?(批评1)(问句4)

    伊丽莎白:我会是一个轻松惬意享受生活的人。

    凯蒂:而且,无论他是否邀请你,你都能跟他很亲密,没有任何隔阂。你现在就可以从心里跟他亲近了。现在,请把第一个答复做反向思考。

    伊丽莎白:我对自己感到生气和悲伤,因为我不愿跟我自己联络。(反向思考/转念1-1)

    (我对他感到生气 ==> 我对自己感到生气和悲伤,因为我不愿跟我自己联络。)

    凯蒂:是的,你的心一直活在儿子的事里,所以你不但失去了自己,而且还为“儿子该怎样过日子”的那个梦放弃了你自己的生活。你能否找到另一种反向思考呢?

    伊丽莎白:我感到悲伤,因为我不肯跟我自己说话。(反向思考/转念1-2)

    (我很伤心,因为他不肯跟我说话。==> 我感到悲伤,因为我不肯跟我自己说话。)

    凯蒂:你不肯跟你自己说话,因为你心里一直忙着管他的事,为此你感到被排挤的孤单,那是你不为自己活在当下的孤单。现在,请念下一个答复。

    (转念2)

    伊丽莎白:我要克里斯多夫偶尔跟我说说话,邀请我去探望他、他的太太和孩子们。

    凯蒂:那是真的吗?为什么你要跟他们在一起呢?你要他们做什么呢?

    伊丽莎白:我真正要的是他们接受我。

    凯蒂:请做反向思考。

    伊丽莎白:我真正要的是我接受我自己。

    (我真正要的是他们接受我。==> 我真正要的是我接受我自己。)

    凯蒂:你明明能给自己的东西,为什么却要他们给你呢?

    伊丽莎白:还有,我真正要的是我接受他们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

    (我真正要的是他们接受我。==> 我真正要的是我接受他们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

    凯蒂:是的,不管你在不在他们身边都是如此。你说的不是他们曾经怎样邀请你的快乐故事,就是他们怎样不邀请你的悲伤故事。所以,除了你的故事之外,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但你却相信自己的情绪都是他们邀请或不邀请引起的。“我快乐是他们的错,我悲伤也是他们的错”,这就是混乱不清。再看下一个答复。

    (转念3)

    伊丽莎白:他应该挺身而出对他太太说……

    凯蒂:那是真的吗?他真的应该那样吗?

    伊丽莎白:不。

    凯蒂: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伊丽莎白:很可怕,我感到很苦恼。

    凯蒂:是的,因为对你而言,那绝不是真的:“克里斯多夫,你要在家里发动战争,而且要打赢,这样我才能进的来。”那不是我们想要从孩子身上要的东西,甚至还引发“他是个懦夫”的批评。让我们继续检视思想。或许他没有不顾一切跟他太太开战才是真正的勇敢,或许那就是爱。内在冲突往往造成外在的冲突。没有这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伊丽莎白:比较少生气。

    凯蒂:是的,甚至你可能看到你有一位即勇敢又有爱心的儿子,及时他母亲要他不计后果地跟他太太抗争,他仍然知道如何让全家和睦相处。当你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怎样对待他呢?你是否会给他“脸色”看?骂他是个懦夫?

    (他应该挺身而出,告诉他太太:他不愿排斥他的母亲。==> 他不应该那么做。)

    (转念4)

    伊丽莎白:再做下去,我还能全身而退吗?

    凯蒂:嗯,希望不大。

    凯蒂:这个“转念作业”能结束我们自以为了解的世界,帮我们开启事实真相。我的人生变得简单很多,再也无需在心里操控整个世界了。再看下一个答复。

    伊丽莎白:他不该老是责怪我。

    凯蒂:那是真的吗?现在你要控制他的想法,甚至规定他该不该责备谁?

    伊丽莎白:噢,我的天啊!

    凯蒂:你要接管你儿子的整个心思,你知道怎样对他最好,甚至你知道他该怎么想才正确:“对不起,克里斯多夫,在我告诉你想什么之前,你不要乱想,等我要你想的时候,你才能想”。“现在,我们来处理你太太。”

    伊丽莎白:哦,……我懂了。

    凯蒂:他不该老是责怪你。这是真的吗?

    伊丽莎白:不是。

    凯蒂:请做反向思考。

    伊丽莎白:我不该老是责怪他。

    (他不该老是责怪我。==> 我不该老是责怪他。)

    凯蒂:是的。在这上头下一点功夫吧。这不是他的职责,他正忙着养活一家子。“停止责怪”这件事是你的人生哲理,是你要活出来的。这会让你非常忙碌,无暇管他的闲事,生命才能真正开始。再看下一个答复。

    (转念5)

    伊丽莎白:我要克里斯多夫接受我和我的生活方式。

    凯蒂:“克里斯多夫,停止你的生活,我要你接受我的生活方式。“ 这是你真正想要的吗?这是真的吗?

    伊丽莎白:不。不是真的。

    凯蒂:请做反向思考。”我需要我……“

    伊丽莎白:我需要我接受他,并且接受他的生活方式。这样感觉好多了。

    (我要克里斯多夫接受我和我的生活方式。==> 我需要我接受他,并且接受他的生活方式。)

    凯蒂:是的,他有他的生活方式。他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他不邀请你和你所有的概念走进他的生活,造成他和太太之间的纷争,还必须感激你和……

    伊丽莎白:哦……

    凯蒂:听来气他好像是聪明人。

    伊丽莎白:他的确如此。

    凯蒂:或许你该打电话给他,并向他致谢:”谢谢你没有邀请我,我不是你真正想要共同生活的人,我总算了解了。“

    伊丽莎白:是的,我懂了。我需要接受我自己和我的生活方式。

    (我要克里斯多夫接受我和我的生活方式。==> 我需要接受我自己和我的生活方式。)

    凯蒂:是的,放他一马吧。你知道的,接受你的生活方式纯粹是为了你自己而已。再看下一个。

    (转念6)

    伊丽莎白:克里斯多夫是个懦夫。

    凯蒂:那是真的吗?我的天,看看他的对手就好了,一只老虎,一只母老虎。

    伊丽莎白:一点不假,嗯,从一开始他就应付得很好。

    凯蒂:请反向思考。

    伊丽莎白:我是一个懦夫。

    (克里斯多夫是个懦夫。==> 我是一个懦夫。)

    凯蒂:是的,你企图借用他来使你快乐,但他不想接招。他是一个卓越的老师,我们全都跟完美的大师在一起。下一个,全都反向思考。

    (转念7-9)

    伊丽莎白:他很爱发脾气==> 我很爱发脾气。他傲慢自大==>我傲慢自大。他固执己见==>我固执己见。

    凯蒂:是的,我们都会错乱一阵子,如此而已。这边迷糊一点,那边错乱一点,没啥大不了的。

    伊丽莎白:(哭着)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找这个,我要停止这种迷失和混乱。

    凯蒂:是的,我们一直在找这个。最后一个答复。

    (转念10)

    伊丽莎白:我不想再感受到他拒绝我。==> 我愿意感受到他拒绝我。

    凯蒂:每次他拒绝你,如果你仍感到痛苦,就表示你 的”转念作业“还没做完。受伤是好事,因为痛苦是你陷入混乱的信号,也是你活在谎言中的标记。你是你问题的终结者,我们在这里处理我们看不清真相的心灵,如此而已。通过转念作业,我们终会领悟到真相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8-08 读书会分享《遇见未知的自己》25-27 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hf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