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孔子说:虽小技,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即使是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之处,但对远大的事业,恐怕有影响,所以,君子不从事这些小技艺。
王阳明对镇江金山寺“蔽月山房”作的一首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圆。
在大明帝国,文章是获取高官厚禄的头等大事,作为知识分子,文章差不多是他生命中唯一要做的事。
在明帝国的知识分子是以读朱熹理学,通过八股考试,进入仕途为毕生理想。
北宋张载说,圣人就是那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养生之诀,无过一静。老子清净,庄子逍遥,唯清净而后能逍遥。
首先,通过身体的安静(静坐),从而进入心灵安静(内心空空,什么都不想)的状态。只要心灵安静了,就能跳入逍遥境界,成为不死奇人。这就是养生的秘诀,它养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灵。
王阳明对任何一件事情只要痴迷起来,就会倾注十二分的精力,这种使人震惊的热情,让他在每一个领域都可以成为专家。
“格物致知”,这是朱熹理学的治学方法,也是成为圣人的方法:人在面对自己所不知的事物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实践或书本知识)来把它搞明白。搞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后,你就是圣人了。
一草一木都有道理,必须要去格出来。
能勇敢向前是勇气,能转身是智慧,智勇兼备,才可能成大事。
朱熹说,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
虔诚地坚持唯一志向,是读书之本;循序渐进,是读书的方法。
《金枝》作者弗雷泽说,当人类的思维之舟“从其停泊处被砍断缆绳而颠簸在怀疑和不确定的艰难之海”时,他们会感到痛苦和困惑,只有一种方式可以抹平这种痛苦,消除这种困惑,那就是,思维之船必须重新进入一种“新的信仰体系和实践体系中”。
(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