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作品目前存于故宫博物院,《黄漳浦文集》并未收录。
【原文辨识】
信有拔山力,难开径寸心。
才穷应语命,愁至尚能吟。
学道师聋哑,安身宝陆沉。
廿年尘出事,一 一马头寻。(其一)
矮屋宜欹枕,漏舟皆短蓑。
每逢今所恠,似是昔经过。
浩叹良吾浅,惊心奈若何。
橪香投现岸,小水莫兴波。(其二)
【写作背景】
这两首诗写于崇祯十年闰四月,长安乃唐朝首都,指代北京。
作者黄道周,天启二年(1622),38岁中进士,当年写了《拟中兴十三言疏》,提出十三条富国强兵、振兴朝纲的建议,但一直未被采纳。所以,终其一生,皆有怀才不遇之感叹。
天启五年(1625),41岁,任讲经筵展书官,一改之前跪行,用平步奉书,得罪了魏忠贤,当了一天展书官就告假回乡。
崇祯三年(1630) ,46岁,复职任右中允。第二年,内阁次辅钱龙锡受袁崇焕拖累,蒙冤下狱。举朝文武唯有道周一人三疏营救,钱龙锡终究幸免于死,道周却被连降三级。尔后,道周申请退休获批准。临行前,上《放门陈事疏》,规劝崇祯“小人勿用”,惹怒崇祯,被革职为民。
崇祯八年(1635),51岁,八月,因“清望”复职,但道周热心于著述讲学,无意官场,一直拖着不愿去赴任。
崇祯九年(1636),52岁,九月,得知清兵入关,北京被围,道周马上出山。十二月底到达京城,清兵已退。
崇祯十年(1637),53岁,道周倍受重用,当过进士考官,但他还是无心官场,连续五六次辞职,却一直升官,直到任詹事府少詹事。
闰四月(这两首诗写作时间),内阁换届,道周作为会推名单上的第一人选,很有希望入阁,他也在意能否入阁。但对于前景,他自己比较悲观,对入阁患得患失,不抱多少希望。这两首诗正好能表现他当时的这种心情。
与此同时,杨嗣昌被夺情任命为兵部尚书,道周既反对他的夺情任用,又反对他的筹饷政策,因此,草拟了《拟论杨嗣昌不居两丧疏》,准备弹劾杨嗣昌。
由于杨嗣昌也被提名入阁,是道周的主要竞争对手,一旦此时上疏,大有假公济私的嫌疑。因此,该不该上疏,道周很纠结。最后,为了避嫌,没有呈上此疏。这两首诗很好地表现他的这种矛盾心理。
后来,道周没能入阁,杨嗣昌入阁。道周弹劾杨嗣昌,为此在平台召对时跟崇祯闹翻,让崇祯很难堪,下不了台,经小人挑拔,被连降七级,两年后又因此被捕入狱,差点被杖死于狱中。
【原诗释义】
其一释义:
“信有拔山力,难开径寸心。”
我自信有能力为国家做些贡献,但却难以打动君主之心。【拔山力用“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典,项羽垓下之歌;径寸心,指心,心在胸中径寸之地。如南朝梁沉约《饯谢文学离夜》诗:“以我径寸心,从君千里外。”,这句诗意指自己的《拟中兴十三言疏》及《放门陈事疏》等建议未受重视 】
“才穷应语命,愁至尚能吟。”
君主不为所动的原因,其实是因为自己根本没什么才干,就这是命吧,虽然发愁至极,但尚好还能写诗呤。
“学道师聋哑,安身宝陆沉。”
既然不得志,不如学一学道家的处世态度,装聋作哑,安身立命,当个隐士就好。【陆沉,语出《庄子•则阳》,意为隐士。这句诗能很好地表现要不要弹劾杨嗣昌的矛盾心理。】
“廿年尘出事,一 一马头寻。”
想想这二十年一路走来,能让自己摆脱世俗烦恼的时刻,都在旅程中。【尘出,即出尘,道家、佛家之语,意思是摆脱世俗羁绊。这句诗的大意是说,只有在旅程中才能做到脱俗,在朝就未必了,意指道周对入阁还是比较在意,做不到道家的无为。】
其二释义:
“矮屋宜欹枕,漏舟皆短蓑。”
自己住的房屋很低,正好方便躺在床上, 会漏水的船,都是穿短蓑衣的人乘坐的。【“短蓑”意指困窘之人,矮屋、漏舟、短蓑都是在表达自己的艰难处境。道周在京城无房产,不是借就是租,所以用矮屋一词表现。鲁迅《自嘲》诗“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讲的也是处境困窘,与本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每逢今所恠,似是昔经过。”
每每遇到如现在所遭遇的不好情形,总是感觉似曾经历过。【恠通怪,指代不好的状况。道周喜欢用生僻字,这是他的文章、思想至今流传不广的原因之一。】
“浩叹良吾浅,惊心奈若何。”
常常哀叹自己才疏学浅,即使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又奈之如何?【意指自己不能改变朝廷现状,也不能改善自己的处境。】
“橪香投现岸,小水莫兴波。”
把鸿鹄大志扔一边吧,像我这样小小的池塘水,是兴不起什么波澜的。【橪通捻,捻香为盟指代共谋大业。投现岸,即投岸,语出孟浩然《夜渡湘水》诗“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意为投船靠岸。这句诗表达了道周对入阁不自信的心理。】
【作品赏析】
这幅作品是道周草书中的精品,带有章草的古意,行笔严冷方刚,遒劲刚健,如孤鸿独鹤,傲立寒江,凛然不可侵犯,却又酣畅淋漓,飘逸自然,真情流露,豪气冲天,让人肃然起敬。
黄道周的草书很难辨识,其诗文爱用生僻字且喜欢用典,所以晦涩难懂。这两首诗用词典雅、贴切、生动,能够很好体现道周当时矛盾心理和艰难处境,可以说是很不错的诗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