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类的婴儿,相比其它动物的幼崽,要脆弱得多无助得多,小鸡跳出蛋壳就会啄食,小牛刚出母腹就得站立,而唯有我们,在两岁左右才开始跌跌撞撞的走路,3岁才开始呀呀学语。生物科学家证实,我们是天生的早产儿。
按照阿德勒的说法,我们直至成年,也只是个半成品,因为我们一生都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结,必须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彼此慰籍。面对俗世的艰难,证明我们的存在只是上帝睡梦中的偶尔闪念,这个未经完工就推出的一个半成品,总是要一路跌跌撞撞才能走完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们出生时的无望、成年后的不完美,导致我们总是在寻找一种突破,一生都在致力于完成心中未了的心愿。这种动力使我们迈向成熟,渐渐靠近完美,而我们又在一步步接近完美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自我,获得成就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06025/2833f6b1483c9003.png)
在《可塑的我》的扉页上写着一句话:“做自己是一种‘创造’,而不是‘找答案’”,因此,人生中的每一次突破自我,都是一种自我创造,是一次获得重生的机会。
现在泛中年危机泛滥,每一个成年人都挣扎在红尘的苦海,或为工作忧心、或为关际烦恼、或为生活愁苦。肩负重任又不得不负重前行,正是现在成年人的真实写照,这正应了那种流行语“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但其实,每一种痛苦的背后,都是一种突破自我的渴望,这种渴望越焦着,就集聚的力量越大。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沉默就是这种爆发的力量。
那么我们怎么找到这种沉默的力量,然后把它聚集,使自己最终完成突破呢?
这本《可塑的我》就从我们前半生的各个人生阶段进行梳理,发现那些我们未曾被很好发掘并发展的能力,使我们在整个“泛中年”能够积聚足够的力量,实现自我突破,把中年危机变成人生的黄金期。
一、梳理前半生的人生轨迹
泛中年危机指的是从18岁到40岁的这一人生成年期。人生进入成年,面对的事情就越来越多,而且很多事情都要求你去独自处理,如果你没有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发展足够的本领,在这个时期不能从过程中学习,获得自身的能力,那么你的人生就会陷入危机。
实际上,成年就是对我们前期储备和现在应对能力的一次大检验,这次考试合格了,你就顺利地进入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但如果通不过,那么越到后面就越会显示出大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06025/d6650f9be355a11c.png)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0到40岁的发展需求:
0-18个月:在人生最无能的这个阶段,主要是靠抚养人的照顾与理得,获得人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如果这个时期,能很好地与抚养人建立良好的联结,那么这个世界与他的良好联结也就确立起来了。
但是,由于孩子生命早期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或因弱小不能让抚养者及时照顾自己的需求,这就导致他们与这个世界不能进行很好的联结,有时会形成隔阂,甚至出现断联的情况。然而,这对一个生命来说,可能会造成是致命伤害。
2-3岁:这个时期孩子的能动性渐渐发展起来了,我们前面说过,孩子两岁左右开始跌跌撞撞地走路,3岁左右开始咿咿呀呀地学语。
这个时候的孩子会很烦,很多家长喜欢打断孩子,或者怕麻烦帮孩子代劳,这就破坏了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我们千万不要抱着为孩子好的想法,去实施对孩子生命本能的剥夺与伤害。
3-6岁:这一时期的孩子心理感受渐渐发展起来,会有羞耻感和内疚。所以这个时期我们不应否定和打击孩子行为,而是要通过引导,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去评判孩子。
这是建立个人信念的重要时期,如果父母处理得当,那么孩子一生都会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否则,就可能成长为一个心灵扭曲的人。
6-12岁:这个时候孩子一般进入小学,开始学习知识,而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天接受新知,就需要孩子有坚强的韧性,不断克服困难的勇气,接受挫折的逆商,这个时期主要培养的孩子的刚性与韧性。
刚性与韧性两方面并举,就能让孩子更全面的发展,既勇于面对困难,又敢于接受挫败,从而获得更全面的心理韧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06025/6e2ef86ef89c4c59.png)
12-18岁:这个时期孩子进入青春期,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们渴望摆脱父母,因此,从而孩子进入了人生的第一个整合期,把之前生命的所有所获作用于当前的人生,开始寻求突破。
如果前期阶段的各心理需求得到了很好满足,各能力得到了很好发展,这一时期父母又比较开明,他们就能很顺利的渡过这一敏感期。
18-28岁:由于现在生活优越,这一时期的孩子尽管已经成年,心理还很不成熟,不能独挡一面处理生活中的许多事,所以这一时期被心理学家定义为成年初显期,也就是一个人最终走向成熟的过渡期。
这一时期的生命主题是亲密与孤独。一方面他们开始寻求一个与自己心意相通的爱人,一方面又要求自己完全地独处,任何想法和行动都不希望别人打扰,实现完全的自主性。这也是孩子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打算离开父母。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并睿智地送他们远行。
28-35岁:人生成熟,经过几年的打拼浮沉,一个人最终确立自己的方向,“立”起来了。但这个“立”不是指外在的成家立业,而是指心理真正成熟,敢于独立面对任何事,也勇于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如果说18-28岁是一个不断试错找到人生方向的阶段,那么28-35岁这个阶段就是不断积聚能量,为下一个人生关口的突破做准备。
35-40岁:人生来到这个时期,就是经历了发芽、生长、开花,到了最后的结果期。学者们把这一时期定义为人格繁衍期与停滞期,它主要是通过总结前半生的人生智慧,为社会提供自己的人生经验,帮助后来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这就来到了我们人生的第二个整合期。在第一个整合期我们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存,那到了第二个整合期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有利于他人。如果到了40岁,你还苦苦挣扎在与年轻人竞争的赛道上,那只能说明你前期生命匮乏,还没有准备好。
从以上对前半生的生命要求的梳理,结合你自身的人生轨迹,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呢?你是不是安然渡过了每一个你已经度过的人生阶段,对未来不彷徨不焦虑呢?
二、得出自己的心理基因报告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知道安全和信任感在0-18个月建立,能动性和自主性在2-3岁得到发展,3-6岁建立自尊自爱,6-12培养信心和抗挫能力,12-18岁第一次形成独立的自我,18-28开始整合自己,更好地适应生存,28-35岁开始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的人,35-40开始整合自己的前半生,为自己的后半生做准备。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06025/2a37e5f6a16dbabc.png)
如果你发现自己哪方面的能力欠缺,使你的生活陷入危机,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刻意训练和补充相关方面的能力,为你能顺利地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打好基础。
三、绘制自己的进阶地图
既然我们通过检索,已经知道自己陷入中年危机问题是出在了哪里,那我们要如何行动改变呢?本书作者陈婕君提出了进阶的5大原则:
1、认知的改变必须有行动的跟进。
2、在进行刻意练习时,要有意识的选择更困难的路径。
3、养成的习惯不可能在一天之内改变,也不需要在一天之内做完。规划改变及改变的过程需要耐心,需要理解自己、宽容自己,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自律。
4、越早期的影响,转变所需要的周期就越长。
5、当决定从何入手后,要做的只是每天坚持。
知道问题原因只是前奏,着手行动才是改变的第一步。在改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在这里,陈婕君为我们能付诸行动并保证行动成果,提供了三个超实用的工具。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06025/99294257d4a26597.png)
工具一:呼吸调节
心理学家常用的自我调节的工具就有呼吸调节,因为一个人的生理循环会影响到其心理状况,只有使人的身体达到一个理想的放松状态,人才最有可能接受改变,关闭自己的防御系统。具体的呼吸调节有三个方法:
①观呼吸
观呼吸是一种最正统的练习呼吸的方法。打坐或练习瑜伽往往会伴随观呼吸的练习。
观呼吸就是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在平时,我们的心神总是很容易被分散,很容易做着做着就想起一些事情,这时防止自己被杂事纷扰,就要练习慢慢地、很温柔地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呼吸上,感受呼吸时身体的感觉,肌肉的感觉,气流经过鼻孔、经过你的口腔、到达肺部时身体的感觉。
我们还可以一边观呼吸,一边数呼吸的次数。这就相当于我们为自己游荡的心思抓住一个锚点,让我们能专注地对待当下的刻意训练。
②448呼吸法
所谓448呼吸法,就是4个拍子的吸气,4个拍子的屏住呼吸,然后8个拍子的呼气。这种方法能缓解急性焦虑发作,也能快速收扰心神,提高专注力。
③深蹲呼吸法
深蹲呼吸法就是试着一边深蹲,一边做深呼吸。你可以在蹲下去的时候呼气,站起来的时候吸气,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伴随着深蹲,或者跳跃,或者其他一些需要身体大幅度活动的类似动作,配合呼吸去做调节。
这种呼吸法能让人很快地从很低落、很抑郁的状态里很快走出来。
工具二:身体扫描
在做身体扫描的时候,我们要从头到尾或从尾到头把自己的身体过一遍。可以从脚开始,感觉你的脚趾头、你的脚板、脚背、脚踝、小腿、膝盖、大腿、臀部、肚子、背部,到你的肩膀、手臂、手肘、手腕、手心、手背、你的每一根手指头,然后回到你的脖子上、头上,到你的脸部、你的眼睛、嘴巴、嘴唇、你的耳朵,等等。
总之,任何地方都不要放过。因为它能帮我们更好地觉察自己的们身体和感觉,从而很好地帮我们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利帮我们达成改变。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06025/f95a3d6e732dbc35.png)
工具三:觉察日记
写觉察日记,就是与自己的内心耐心交谈,安抚自己浮肿的灵魂,找到自己的真正需求。哲人说,有一种日子你要不停地走,有一种人生你要苦苦奋斗,有一种爱情迟到最真,觉察日记就是在这一条长长的线上寻找最珍贵的东西,然后把它埋藏于心,焕发于身,迎来自己痛苦人生的彻底改写。
天地之间走来一个小小的我,于是世界有了一个小小的我,我在这个世界的阳光雨露、风雨飘摇下日渐成长,有欢喜,也有悲伤,它使我体会过人生的每一种味道,回来时,我能对自己说一声:“悲欣交加”,就已足够。
《可塑的我》,帮我们回溯了生命的历程,也指出了我们缺失的部分,它指引我们超越现实的局限,用自己的认知能动地改写人生的剧本,逃脱宿命的缠绕。
重塑自我,你做到了吗?超越泛中年危机,你达到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