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意象的空间。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也是华夏民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文学意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特征。
王国维认为境界不仅是景与情的结合,而且应是从亲身所见所闻中得到的真切感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闹”和“弄”就是作者真切、独特的感受。所以他说明,有了这样的感受,就叫作“不隔”,才能写出真景物、真感情,才有境界;否则就叫作“隔”,也就写不出真景物、真感情, 也就无境界。
隔与不隔是言情。诗歌用以抒情,但诗人写情,一定要写真感情,不能矫揉造作,“为赋新词强说愁”是要不得的,一旦无病呻吟起来,所写之诗句,必然落入了下层。诗以言情,只有写内心的真感情,才能写“不隔”的好句子第二,是写景。虽然,王国维也承认,大诗人也会写一些编造的景象,但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也就是说,要想“不隔”就必须以自然为基础,不能忽略自然规律,不能忽视自然变化,写一些不属实的假象。第三,是文辞。文辞一定要清澈,一定要朴素自然,不能将那些艳丽的文字堆砌起来,写得让人只感觉到辞藻华丽却读不懂,这种句子, 一定是不好的,齐梁时期,就是因为陷入了这种浓艳的怪圈,才导致好诗不多。
王国维提出“造境”与“写境”,并论证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观照景物能体现某种景物内在的本性,即“神理”,达到“真景物”,“理念”的真;在体现人生的感情时能反映人的内在本性的真,达到真感情,创造出独特的艺术画面,诗人“忧生”、“忧世”的理想与感情自然渗透在作品之中。写境与造境应当达到这种境界,便是美如马致远的《天净沙》仅前3句18个字旧综合了9种事物,勾画出秋天萧瑟凄凉的傍晚景象,烘托出一个远离家乡的旅行者的心境。
王国维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用晏殊、柳永、辛弃疾三首词的断句,描绘了做词的艰苦历程,同时将其引申到大事业、大学问中去。
王国维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情感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如杜甫的《春望》,道出了作者历经战乱,特别是目睹安史之乱后京城的破败景象的痛苦之情,花草、鸟儿因人的心情而有了泪与惊,这就是“有我之境”。所谓“无我之境”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作者虽然出现在画面中,但他的情感却藏而不露,一切让读者自己从画面中去体会。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只是就表面境像而言, 并不是没有情感和倾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