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作为一名中文专业毕业生,参加工作以后,尽管我仍然醉心于“象牙塔”中学习《四书》、《先秦诸子导读》等中国传统经典时那种愉悦、满足的精神状态,但受制于种种客观因素,常常有股力不从心的感觉。兼之两年来甚少与同道交流,我更时常有一种走向“孤陋寡闻”的危机感。幸而,上月偶然间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陈奕波老师的《紫峰书院2018年暑期国学经典班开班简章》,在仔细阅读《简章》之后,我便决定报名参加。在经过(断断续续的)一周的学习之后,我将所学心得简单整理成求学札记,既便于自己日后“时时勤拂拭”,亦供诸师长道友批评指正。
一、回归乡土文化,建立文化自觉
陈奕波老师在开班第一节课上的课题为《潮汕历史文化的起源及揭阳几个重要历史问题简述》。他从考古出土文物等实证角度对“揭阳”这一行政及文化概念在潮汕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文化意义进行了一番梳理,也使作为后进的我对揭阳历史有了一番新的认识。尤其是陈老师在简述揭阳出土自商周以降的文物时说的“作为一名揭阳人,应当建立起揭阳文化的自信心”,此言一出便使我感到心有戚戚。作为一名根在潮州、长在揭阳的潮汕人,我自幼便有一种强烈的潮汕文化自豪感。我认为这种文化自豪感来源于从小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以及所经历的生活细节,如家中所藏潮汕文史书籍为我养成的阅读习惯,又如长辈日常乐于欣赏的潮乐、潮剧使我日后对其表现出的喜爱。《周易注疏》说: “百姓日用而不知”,我想,诸如上述生活细节便是养成我乡土文化自豪感和价值观的基础。然而在当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的社会氛围中,愿意主动了解历史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并不占多数,更遑论耐住寂寞沉心面对枯燥的文本资料?而这些因素又是建立文化自觉的必要条件。因此,如何在当下的社会氛围中重建文化自觉,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这些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所关注、探讨和研究的话题。费孝通先生在他的《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到: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同样认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基础仍然是“乡土文化”。假设没有“下里巴人”这个基础,“阳春白雪”的繁荣和兴盛便无从谈起。所以我在聆听了陈奕波老师的课题概述之后,更明晰了一个观点:我们讨论的文化自觉,重点应当放在对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深入普及上面。而作为揭阳人,如何认识揭阳的人文荟萃和历史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品味、促使一般市民寻回对于揭阳乃至潮汕地区历史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则无疑是在本土语境中普及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前提。例如教育部门将揭阳历史文化读本作为通识课本列入中小学课堂读物中,或许便是可行措施之一。不得不提到的是,陈奕波老师及其夫人在普及和传承揭阳历史文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便是推动本土青少年学生重建文化自觉和认同感的具体做法,非常值得我们效仿和学习。
二、回归课堂教育、紧扣经史典籍
但凡论及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总绕不开“国学”这一概念。陈椰老师在讲授《四书要义》的第一节上就对这一概念的各家定义做了介绍。而我一直以来更倾向于马一浮先生对“国学”概念所做的论断:“须楷定国学名义。……举此一名,该摄诸学,唯六艺足以当之。六艺者,即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也。此是孔子之教,吾国二千余年来普遍承认一切学术之原皆出于此,其余都是六艺之支流。”春秋之时,孔子删定《六经》、创立儒家学派,可以说是“国学”的奠基者。孔子之后数百年,儒家弟子曾参、子夏、孟子等先圣对儒门学说的系统化发展,可谓“国学”之发端。汉代邹衍的“尊神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尽管都融合了道家的思想、甚至对阴阳家学说有所附会,但仍然是以儒学为主体。宋之后的濂溪先生、二程、朱子乃至陆王等各家思想,尽管不单是消化了道教这一本土宗教的部分思想、更已开始吸收佛家的一些理论,如《传习录》中所记阳明先生说:“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这一关于“心”“体”之辩,即是佐证。但无论学说如何融合中外,各门派始终是以儒门正统自居,其学说也总以儒家经典为主体,可谓出自一宗、维其一系。因此说我们讨论国学时应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对象。这是我个人对国学概念的不成熟观点。各人对于国学概念的认识不尽相同,或可求同存异。但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国学,则是相当关键的问题。陈椰老师以《四书要义》为切入对这一问题做了细致的论述,我将其归纳为两个要点:一是应当形成正确的“国学观”——对国学应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其二是要以“读经游艺”为途径,通过回归经史典籍来熟悉国学。前者是世界观、而后者则是方法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国学班”“道德讲堂”,可谓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据我接触到的一些“国学讲师”,甚至连《论语》这类基本的国学经典都未曾熟读,其讲授质量究竟如何,十分值得怀疑。因此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作为有志于传承国学经典的青年学子,更应当沉下心来回归经典、耐住寂寞面对经典,避免受到“旁门左道”的误导。这是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的问题。
三、求学之递进次序:从《四书》到“阳明心学”的精进
朱子云:“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这段“朱子读书法”讲的是读书应当讲求循序渐进、居敬持志的方法技巧。假如说上一部分陈椰老师在引导我们认识国学的“道”,那么这一部分则重点讲的是学习国学的“术”。受限于课程安排,陈椰老师只提纲挈领地介绍了《大学》《论语》《中庸》等要义,并以此三者要义和朱子读书法为“楔子”,引入读书、求知的递进次序。在回答我所提关于“如何理顺《四书》与阳明心学的学习顺序”的问题时,陈椰老师就非常明确地做出了回答:“无论是《传习录》还是《王阳明全集》的内容,无一不在谈“致良知”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发轫处又无不在《四书》之中,因此欲想读懂阳明心学,务必先打好《四书》的基础。”这恰恰又呼应了朱子读书法的宗旨,是我们读书人应当时时掌握的求学之“术”。受日益复杂的社会文化影响,时下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趋于多元化,这本身并无可厚非。然而由此衍生出的问题则较为突出,尚未打好正确的观念与思想基础即开始大谈未来个人发展者日多,舍本逐末之举,实在令人堪忧。《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知古鉴今、复兴经典的道路上,我个人认为青年学子还是应当有所作为,并且也应当主动作为。正如陈椰老师所说的,应当树立“真知”然后才能起“真行”,以责任意识为统领、以正确法门为途径、以读书会等形式为道场,始终围绕经典而不拘泥于经典,实现文化保育、唤醒文化自觉。我认为,这一部分虽主讲求学之“术”,但仍然没有脱离国学之“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开来。
四、从先秦诸子概论说到后世儒者的理想和道德的修养
我们讨论国学,自然要回归到国学诞生的时代中去。夏志前教授从国学产生的时代——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学说讲起,引导同学认识儒、道、墨、法、阴阳等主要几家思想,并介绍了他们各自产生的渊源及时代背景。夏教授通过概述先秦诸子学说,阐述了通过历史经典、了解当时学者的信仰和他们所思考问题的意义。应当深刻认识到的是,博学多闻是我们学习国学经典的前提,重点还是要回归到《四书》《道德经》等古代文本中去。我们当然可以后世学者注释为参考,但又应谨防“先入为主”的思想作祟。除此之外,还应当去繁就简、戒除过多的口号和仪式化,认清求学之目标、建立求知之理想、树立完善之人格、养成崇高之品德。正如横渠四句所说的一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尽管这样的理想显得又高且远,但虽不能至、我心仍向往之。
后记
断断续续的一周时间,由于俗务缠身,我缺课数节,想来甚是惭愧。今天我将这篇求学札记定名为“人文意识的回归”,我对此札记名称的定义是:“通过不断的求知、打磨,促使个人人文意识的觉醒,最终通过文化群体的共同努力推动地方文化乃至国学文化的回归。”这篇札记既是我在此次国学经典班上所学、所得、所思的一次提炼,也是对自己求学意识的警醒与鞭策。 匆忙整理于此,免不了存在谬误纰漏,敬请诸位指正。
我与陈椰老师在紫峰书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