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着绵绵细雨或阴霾笼罩的日子里,只要有一个小房间,房间里有扇稍大些的窗子,窗子可以开着或半掩,窗子里有着不算喧闹的风景,便可以谈茶。
不一定要专门的茶桌,茶几、方凳均可,只要可以摆上茶具就行。
假如要增添几分情趣,可以摆上茶器插上应季的花,一朵即可。
宜小不宜大,要与整体茶席布置相搭配。
宜简不宜繁,要符合茶道简约的风格。
宜素不宜艳,不可太过抢眼盖过茶具特点。
宜淡不宜浓,不可影响品茶闻香。
茶室里一般会有专业的茶艺师陪侍品茗,素颜淡装,不与茶争一分颜色。
我曾经就如何评价茶艺师的水平高低咨询过某朋友,
大道三千,只取一瓢。
她回了我三个字“平常心。”
想来是有道理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被茶客的情绪所左右,专心极致御茶非平常心不可做到。
茶要的不多,二三种即可,先浅后深,由淡转浓,不必只在一道茶上做文章。
云楼曾经讲过:最好的茶叶要在云雾缭绕的青山里,由未解人事的女孩子光着脚上茶山去采。采的时候不用手,要用口。不能用牙,要用唇去含下茶树上刚吐出的嫰芽。
如今此等乐事已不可得,徒留奇淫技巧空悲叹而已。
茶本含碱,医学上已经证明具有松弛呼吸道平滑肌、兴奋心脏肌、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杯茶下肚,自然会有如负释重、心旷神怡、神情气爽之感。
所以朋友之间掸下灰尘、摘下面具,其乐融融、互诉诚心。
在这方面,茶与酒确实有共通之处,有句俗话说的是“酒后吐真言。”茶其实也有这功效,可能副作用还小点,“醉茶”的滚粗。
中国文化讲究的形散神不散,神似形不似。茶道其实也是这样。
只要茶的神在,也不一定要这么多的形式。
比如心里面装着件大些的事,叫上三五好友来喝茶,一杯茶半根烟,心情骤然放松,老神在在无所用心瞎几把谈。
茶席如棋盘,世间万物、走兽飞禽、身边诸事均化为棋子,待茶渐无味,天渐泛白,心里的事情便已被分析的透彻,一个近乎完美的计划、一个妥善的方案便已成形。
度步出屋,远眺晨晖,这盘棋真是精彩。
此为人心。
再比如,心里念着某个女孩,约上女子来喝茶。
茶就是这么一种其妙的容器。
两人之间的尴尬、不解、烦恼、心事、沉默皆不在于本身,而聚于茶。
种种情绪被泡茶的动作、喝茶的声音、茶水的清香消弭于无形,只留念想。
话不会很多,
声调也不会很高,
清香入人心,女子多半也不会笑你虚伪。
茶如鹊桥,横跨相思。
此为真心。
这茶也可以一个人喝,“一个人喝酒是寂寞,一个人喝茶是境界。”自古以来,一个人喝茶是做个好学生的基本功。
独自饮茶,专注地放茶、泡茶、品茶。
一杯在手,不必说话游离于万物之外,任由时光在指尖流走,不觉心静如水,茶洗尘埃。浸润于茶香之中,忘记尘世纷扰,世俗恶语,一切的恩与爱、欢与乐、忧与愁通通不用去想。
“飘萧我是孤飞雁,不与红尘结怨。”
甚至,连自己都可以忘记,从而“大隐隐于市”“深隐隐于茶”。
此为本心。
正所谓:
明心见道,
道生万物,
万物一剑,
一剑明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