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大学同学喝酒,发现已经毕业9年了,在和大家的交流中有一些感悟,记下。
背景描述
先说一下背景,12年普通二本毕业,我选择了读研,15年毕业后去了互联网,折腾来折腾去就31了,在交流中我能感觉到30岁人的人生百态,普通大学毕业的很难说有多少事业有成的,研究生同学相对来说会好一些,职业生涯相对顺利,bat不同级别的都有,年入百万,然后我联想到王兴王小川这些清北人的成就,所以如果你不是x二代,那么读书真的很有用。我之前对自己目标是,在职业上35岁前蚂蚁p8,因为我始终人物至少p8才有资格去谈做点有意义的事。在财富上目标是35岁存够500w现金,穷人家孩子,只能靠自己才能有安全感,毕竟“家有千金,行止由心”,在精神上目标是每天能有一个小时去看看四书五经历史哲学,因为我妻子是学文学的,耳濡目染中我发现文史哲是真的有必要的从小学习的,修生养性,这点台湾日本就做的比我们好,但是现在小学也逐渐重视起来。
好吧,说了这么一堆,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因为个人原因,从蚂蚁离职了,在个人职业上升期选择了从蚂蚁跳槽到银行做开发,很多人想不通,年终奖不要了,职业规划也不要了。这是现状,没法改变,凡事过往皆为章序,但是未来是什么样我是有选择权的。所以未来对我来说又不确定了,这个时候我发现钱不好挣,需要有理财思维。
理论篇
现状说完,回归主题,我始终认为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才能让自己更优秀,古法说“取法其上得其中”,在蚂蚁呆了两年多深有感触,但是也必须“心有定见”不要怀疑自己,做事情自信并果敢有担当,这样的好处有二,一是自己内心不会乱,二是信则灵不信则泯,你信事情只能说有希望,你不信就肯定不能称。这是内在因素。现在社会上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强者越强,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同样一句话,普通老百姓说的和专家说的效果就是不一样,毕竟人微言轻。
有时候也觉得有点讽刺,进入社会后,逢年过节亲戚聚会朋友聚会,绝对离不开名利场,一是因为人都有一份事业心,二是安全感。大家会问在哪上班,在干什么私活,有没有什么方式一起做事情,到最后,发现你是这么想的,别人也是这么想的,两眼一抹黑,这里的道理很简单,你的价值决定了你的圈子,读书是、工作更是、退休也是,想想我爸的圈子,想想自己的圈子。
那怎么办,很简单,确定目标,逐步拆机,笃定前行。你看名人传记、看方法论、看麦肯锡金字塔、看得到的app,会提到PDCA,都会提到OODA,会提到心力、会提到脑力、会提到深度思考,然后大家会说道理我都懂,然后呢。其实很简单。
“上士闻道,勤而习之”。
现状篇
好吧,我都按你说的做了,但是结果还不是我想要的,怎么办,这个时候大概率就会陷入自我怀疑自我焦虑然后放弃,然后拿起手机打开电视,给自己说我何必那么累呢,辛辛苦苦也没结果。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曾经的阿里手册,这本书有很多让你无法反驳的道理,比如“昨天最好的表现是今天最低的要求”,这几年很火的达利欧、苏世明、稻盛和夫,冯唐、曾国藩,随便拿一本看都没错,但是为什么拿到工作中就不管用呢感觉,为什么有那么多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呢,为什么有那么多扯皮甩锅的事情。
我告诉你吧,如果想不明白就是看史书,你遇到的问题,历史中都有,你遇到的事情不是杀头的事情,历史上直谏的人大多下场都不好。商鞅变法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文景之治后会有王莽篡汉,你看竹林七贤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人是人,人就有情感利益掺杂其中,人不是机器,所以,想明白就好,多大个事。
那我就放弃挣扎了吗?这个问题,我觉得没人能回答,没人说我周末看电视钓钓鱼不好,我看我爸妈周末打打麻将他们也很开心啊,所以关键是自己想要什么。但是我的观点是,凡事量力而行,但一定要尽力而为。等你这样做了,结果就不那么重要了,否则就变成说教了,没人喜欢说教,毕竟我们又不是孔孟。
彩蛋篇
我是做it的,技术一定是自己吃饭的本钱,如果没有这个本钱就容易被在职场中摇摆不定左右逢源,但是毕竟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能屈能伸方为丈夫。所以,旁人只能给你建议,结合现状,决定只能是自己,决定了就勇敢的承担后果。竹林七贤,嵇康和山涛就是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