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科学的解决问题

如何科学的解决问题

作者: 搬砖的李校长 | 来源:发表于2017-10-14 20:40 被阅读34次

    传统经验(归纳法)的失效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考试考砸了,对象不好找,业绩目标达不成.....,基本上这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归为两类:一是这种问题我们遇见过类似的,但上次的解决方案无效了;二是这个问题你完全没有见过,根本没有经验可循。就像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同样的事情即使是同一个人去做,也未必能做成功。基本上我们碰到的问题以及面对问题的结果可以分为:遇到过能解决遇到过不能解决没遇到过也不能解决没遇到过却能解决,传统情况我们总寄托于经验,这种属于归纳法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但是归纳法的特点是基于之前的已经发生的事情做预期判断,但是过往的经验是否代表未来还会像过去一样呢?答案是否定的,否者就不会有黑天鹅事件了。也就是归纳法即使大多数时候是对的,但它会有失效的时候,就像现今老人的经验在失效一样,这是个年轻人定义的世界。所以用这套方法我们会遇到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那有没有一种方法,即使我们没遇到过,也能解决问题呢?

    答案:有的。我称它为方法的方法,也就是回到事情的底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举个例子:假如你有个朋友没有女朋友,这是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交给你,让你帮帮想想办法,你会提供什么办法?穿着打扮好一点?懂得讨女孩子欢心一点?多挣点钱?是的,这些都是一些办法,但是是不是按照你这几条就一定奏效,或者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答案:有的。

    干货来了,高手解决问题都是这么干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和理解问题;

    ——第二步、拆分和定位问题;

    ——第三步、提出解决方案;

    ——第四步、总结问题。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四步里,提出解决方案其实放比较靠后。拆解和定位问题,比较靠前,其实它是整套方法里最重要的。 如果你想要解决问题,你就必须用80%的精力去拆解和定位这个问题,剩下20%的精力去寻找解决方案就够了。 因为,当问题被拆分得足够细、足够清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解决方案原来是这么明显,每个人都可以办得到。

          用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如果给我一个小时回答一个问题,我会用前55分钟去思考,用最后5分钟作答”。

          强调一下四个步骤,第一步,明确和理解问题;第二步,拆分和定位问题;第三步,提出解决方案;第四步,总结问题。

    下面我们根据这四个步骤继续讲解介绍。

    第一步:明确和理解问题

    明确和理解问题就是我们得知道问题是啥,只有理解了问题的本质,才能针对问题解决,那我们怎样才能明确问题呢?答:找到问题的本质。如何找到问题的本质?

    三个步骤

    比如在我们课外辅导机构里,如果一个家长上门来咨询孩子学习的问题,那我们怎么才能更好的解决孩子的成绩问题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寻找办法:

    第一步、你要找出对方关心的问题点。(比如我们给孩子补课这个问题,家长把孩子送来,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提高)

    第二步、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可以给出建议,提出阶段性的目标,每个月清除多少知识盲点,或者每月提高多少分)

    第三步、明确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资源。(如果要达成这样的结果,孩子每周要来上几次课,时间怎么安排,需要哪些老师配合,需要家长做到什么......)

    明确和理解问题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定位和拆解问题了。

    第二步:定位和拆解问题

    定义到“元问题”

          我们一般遇到的问题都是复杂问题,因为复杂所以才显得难以解决,那怎么才能将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复杂问题(掺杂了多个维度和变量的问题)拆解为元问题(元问题就是那些最本质、最细小的待解决的问题)。

          举个上面提到的找女朋友的例子:找不到女朋友,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复杂原因,不管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来拆解这个问题了。

          找不到最适合另一半的原因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内部层面,一个是外部层面

          内部层面里面还可以分为硬件层面软件层面。

            硬件层面包括样貌、身高、学历、收入等等。

          软件层面则包括兴趣、爱好、性格甚至价值观等等。拆成这样,才是具体的元问题。

          拆完了内部层面,我们看看外部层面。

          外部层面又可以分为接触的异性多还是接触的异性少,如果你的社交圈大或者去一些异性多的场所,那你概率就会高一些,反之就少一些,这就是把复杂问题拆解为元问题了。

          当问题被拆成了这样一个个元问题的时候,你其实就会对如何找到另一半有一个特别好的认知了。

    用公式思维拆解问题

            比如你开了一家包子店,你能告诉我你们包子店的业务公式吗?有可能你会懵掉,什么是业务公式,下面仔细说一下你就清楚了。我们卖包子的业务收入就是:盈利=包子数量X包子价格—成本;如果是算每个月的营收情况就是:每月营业利润=每天卖出的包子数量X包子的单价X每月营业的天数—总成本;这样我们就通过公式表达了一家包子店的运营情况。

          如果我们想提高利润,那就可以在以上各种条件里面找解决办法,比如是削减成本还是提高售价还是销量......。

            甚至每天的销量里面还可以拆解为每个小时的销量,比如为了应对早上7点到8点人最多,那我们可以在7-8点保证最大供应量,这样就是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公式化解决问题的推理模式

    在拆解问题时,公式化思维是一个很重要的思维。不过在公式化思维的基础之上,我们还可以用以下的步骤来拆解问题: 一个叫假设驱动,一个叫构建问题树。

    假设驱动

          “假设驱动”是在应对复杂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尽可能合理的假设。假设问题可能出现在某个细分的问题点上。

          比如说找女朋友这个复杂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下意识地假设说,你找不到女朋友肯定是因为长得不够好看。

    假设驱动的好处有两点:

            第一,树立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 有了这个假设,我们就有了一个需要证明,或者证伪的对象。我们就会有目的地去收集信息,收集数据,也会有逻辑地去验证假设,从而得到那个最终的结果。这个假设本身最后被证明或者证伪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整个思考问题的逻辑和方法。如果你得到了跟这个假设相反的数据,其实也很好,那样的话你就可以去修改你的假设了(按照长的丑找不到女朋友这个假设论证的话,你会发现有人更丑却找到了女朋友,所以这个假设不成立)。

            我们通过不断修改假设,然后再根据新的假设去收集数据信息,再验证假设,修改假设,然后不断地重复这个流程,最终得到的就是最接近真实的那个结果。

          二、省时省力。 (因为把时间精力都聚焦在一个问题上,这样就更省时省力了)

    搭建问题树

          问题树又叫逻辑树、演绎树,也就是思维导图。通过搭建问题书我们可以把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的小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沿着问题的主线去寻找发现问题,不至于漫无目的找答案。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一是会更容易找到问题所在;二是可以根据拆解,把树上的问题都变成任务,清晰、没有遗漏地分配给其他人。

    如何拆解到底

    麦肯锡的“MECE法则”

    要把问题拆解到底,单纯的问题树结构可能还不够,因为但凡涉及到问题树结构都会涉及到“MECE法则”(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完全穷尽、相互独立”。也就是把所有的分类情况都包括在内,又没有逻辑上重复的地方。

          比如头痛这个问题,怎样通过MECE来穷尽头痛的原因呢?头痛可以分为生理性和心理性两种,这其实就是一种MECE的分法,因为生理和心理已经穷尽了头痛可能的所有原因了。当然,这两点还可以继续再往下分。我们可以把生理性再分为外部和内部。外部就是头部撞击、过敏、恶劣天气引发头痛等等。通过这样的分法,我们就能够得到一张穷尽的头痛原因的表格了。

    第三步:提出方案

          根据上面的具体分析,很明显我们已经很轻松的找到解决方案了,针对复杂问题中的元问题去解决问题,针对公式组合中的相关变量做调整.......

    第四步:总结问题

        最后把问题总结出来,升级为解决问题的执行手册,为后面可能遇到的相关工作做指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科学的解决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jf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