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字三白,号梅逸,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二日(1763年12月26日)生于衣冠之家,居苏州沧浪亭畔。
幼聘金沙于氏,八龄而夭。
童稚时,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拟作群鹤舞空。常蹲身于土墙或花台小草丛杂处,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
乙末(1775)七月十六日,随母归宁,舅氏心余先生女陈芸,字淑珍,长沈复十月。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四龄失怙,母金氏,弟克昌。既长,娴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复告母曰“非淑姊不娶”,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
是年仲冬,值其堂姊出阁,又随母往。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遂戏题其签“锦囊佳句”。是夕有藏粥待婿之趣事。
十五岁(1777)时,父稼夫公在会稽幕府,复受业于武林赵省斋门下。暇日出游离城约十余里之吼山。
至山阴之明年(1778),先生以亲老不远游,设帐于家,遂从至杭,西湖之胜因得畅游。龙井、小有天园、飞来峰、湖心亭、六一泉诸景各有妙处,访西泠桥侧苏小墓。与同学赵缉之投考崇文书院,时值长夏,偕游断桥、紫云洞、紫阳洞。
(1779)清明日,先生春祭扫墓,同游东岳,过石屋洞和水乐洞,坐亭上听泉声。
(2022.1.19.22:20.整理)(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