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人生已经走过了二十二个春秋。过去,总觉得自己有清晰的规划,很多事情都能看得通透,大大小小的目标仿佛触手可及。可如今愈往前走,愈发觉得迷惘,自知视野尚窄,经历浅薄,可即便是步履所及的方寸之地,已足以颠覆曾经想当然的种种认知。
在这之中,感触最深的关键词,是“差距”。
回想起中学的时候,我们以为人和人的差距只体现在试卷右上角的红色数字,勤奋与懈怠、聪颖和愚笨,顶天不过是五六十分的距离,只要打起精神努力几个月,便能看见明显的提升。
进入大学后,评价一个人的维度不再只有成绩,乍看起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变得明显,有的人中庸平淡乏善可陈,有的人课内课外涉猎广泛,备受瞩目。可实际上,回想这几年的大学生活,方才惊觉,在这象牙塔里,我们对差距的感知,不知不觉中早已弱化、模糊到了极致。
看见学霸,我们便会告诉自己,成绩不能说明一切;看见有人去名企实习,我们便会告诉自己,打酱油也未必有多大收获;看见才艺达人在舞台上闪闪发光,我们便会告诉自己,兴趣爱好终究不能当饭吃。
若是我们在某个方面取得小小的成绩,无论是担任了学生干部、GPA前10%、某个竞赛获奖,还是取得了校园歌手赛十佳、王者荣耀打上王者、谈了个美丽可爱的女朋友,便拥有了无视其它方向差距的资本,生活在“我也很牛叉”的泡沫里。
这是一个陷阱,尤其是泡沫破灭的时候,社会的残酷和现实,令人措手不及。
应届生秋招已经开始一个半月了,这段时间投了不少简历,也参加了几次笔试面试,结果却是屡屡碰壁。
最初自己内心感到难以接受,毕竟简历里也算是有些亮点,笔试面试的发挥也并不糟糕。看见结果时难免忿忿,“为什么不是我?”
可是静下心想一想,却意识到,凭什么是我?
BAT一次招聘成百上千人,看上去不少,但应届毕业的学生又有多少呢?在小圈子里感觉良好的自己,面对清北的本科生、985的硕士、拿到过天使轮的创业者、多份名企实习经历的毕业生、ACM国际奖项的获得者,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才是社会竞争的冰山一角而已,我们面对的还只是同龄人的竞争,差距已经显而易见,令人近乎绝望。
有时也会觉得委屈,“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没有回报。”
但换个角度再想,凭什么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
且不说比自己优秀的人往往比自己更努力,即便是同等的努力程度,在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规划、不同的社会资源加持之下,最终的结果也会天差地别。
比如,同样是学编程,张三纯靠自学摸索,装了个gcc,抱着本“谭浩强”就开始死磕,有问题只会用百度知道提问,学得筋疲力尽,却啥也没学明白;而李四家里有亲戚是高级工程师,一开始就能了解程序员的不同方向,初步见识过Web前端、后端 、移动端和PC端的开发,也知道产品、测试和运维是怎么回事,会用慕课网、极客学院、W3CSchool进行学习,在CSDN、知乎和SegmentFault上提问,知道如何科学的安排学习顺序,也有机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和大型IT赛事。在这样的条件下,付出同样努力的张三和李四,可能没有差距吗?
这就是现实,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今天在知乎上看见一段回答,问题是“有哪些建议可以送给20岁的年轻人”,而回答的大意是“尽可能早的达到每一个‘里程碑’,才能从容不迫的面对人生的挑战。”作者同样是用IT举例,优秀的程序员,需要达到的里程碑大约是“16岁的时候参加NOI,18岁的时候报考计算机专业,20岁的时候是学校ACM队的主力,21岁的时候,应该有一个经常更新几十~几百stars的GitHub仓库,有一个日访问量过百的http://xxx.me的博客,最好还是某个有名项目的contributor。”
这篇回答我点了“赞同”+“没有帮助”。正如评论区的网友所说,“大多数看这个答案的人都已经晚了”。这也许可以归咎于社会阶层的逐渐固化,作为普通人,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很难有机会看见更大的世界,很难有机会得到“贵人”的指引,做出最合理的规划和选择。起步阶段落后一步,后续追赶的难度就增加十分。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既然再努力也会有差距,那为什么还要努力?”这个问题,我困惑了很久,直到现在,也许想得不够透彻,但多多少少有些感触。
说到底,我们要比的人,是自己。
不管承不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出身的阶层,这决定了我们起步阶段的资源和视野,决定了我们在人生前二十五年所面临的处境和机遇。这是我们的起点。
从小到大,我们都习惯于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里,竞争绝对的排名。但进入社会之后,阶层不同、圈子不同,我们面对的挑战、对优秀的定义,都不相同。王思聪面对的是一个亿的小目标,他的挑战是如何把几个亿的投资基金运作起来。而我们大多数人,面对的是如何升职加薪,攒够房子的首付。从这个角度看,绝对意义上的对比,毫无意义。
我们能做的,是踏踏实实从自己的起点前行,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实力、圈子、阶层。不去幻想一步登天,不去苛求自己立即超越不同阶层的人。
看见差距,承认他人的优秀,也不妄自菲薄,努力超越自己。如果一个从小县城普通家庭走出的人,没有光鲜的学历和履历,但一步一个脚印,凭借自己的努力,从小公司的打杂职员,成长为大公司的中层管理者,这是属于他的成功。即便是面对一个富二代海龟博士高管,也没必要自愧不如。
我想,这就是努力的意义。
这几年来,每一年的自己,想法都和过去有着明显的区别。也许这就是成长吧。未来的路还很长,无论这一路是顺利还是坎坷,只希望未来的自己,能有更深刻的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