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开始写作时,发现自己的状态起伏很明显。
有时候一个月能交4篇,发3篇(合作机构是一周发一篇的,所以一个月能发三篇是很好的数字了)。
有时4篇全部扑街,颗粒无收。
拒稿原因,有的很简洁明了:逻辑不清晰,表达太破碎。
有时是很严厉的点评:油腻。
简单地说就是文字姿态轻浮,某些文字是去掉后对主题也没有影响的水文。
这个词语当时让我很羞愧。
但正是这份轻微的羞耻感,对我后续写东西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知耻而后勇吧!
以及某周因为热点很多,但都不是我擅长的领域,我强行写了两篇相关的,结果全都被拒。
在那段频繁被拒的时期,我沉寂了一段时间。
我认真地思考了自己的问题,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
1、先忽略短板,专注写擅长的。
2、按照适合自己的节奏去写。
第一点:优先写擅长内容。
它带来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写得顺手,发稿概率大,自信不断积累。
当然前提是:对自己的优缺点要熟悉。
比如我们作者队伍里,我和另一作者的文风相差很大。
她很擅长抒情,用一个论点把读者撩得火花四溅。
我很擅长说明,把一个观点讲得通透、四平八稳。
她的文章浏览量高,我的文章转载率高。
因为我们也有各自的缺陷。
情绪传染类的文字看着容易上头,点击率高。但仔细推敲后,能发现逻辑上有很多硬伤,容易走向偏执的方向。往往并不能真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只能当做爽文看。
我的文章没有浓烈情绪,表达不够锋利,缺乏情绪共鸣点,不能激活读者内心。但观点可操作性高,收藏率高,严肃一些的公众号和杂志愿意转载。
这两种风格没有优劣之分,都有匹配的受众群,都有写到极致的可能性。
我决定以之后就好好写说明文,适当注意表达的力度,和情绪浓度。
第二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叙述方式。
当时我为了避免“逻辑不清晰”这个问题,之后写文章都先写好提纲,或画个思维导图,再在框架里写。
按理说这是很合理的一个解决办法。
但对我而言,很快暴露了更大的问题:写的时候脑海里不停地想着逻辑,写出的文字灵气全无。
有时甚至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
这样一篇逻辑清晰、但文字平庸的文章又有什么用呢?
我想了一想,感觉是每个人的写作人格、习惯不一样,不适合自己的就是不适合,不必拘泥。
我决定继续遵循自己的写作习惯,只是增加修改的努力。
也就是说,定下主题,写第一版时,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往2500字的方向努力。把所有迸发的灵感,全部都释放出来。
修改时,我留心从整体逻辑上去修改。该保留的文字保留,精彩但无用文字,统统删掉。
说真的,修改比写难太多了。
我在朋友圈感叹:
写文章像挖井,角度找好了,一挖就通;
改文章像开刀,这里琢磨哪里琢磨,要去什么留什么补什么,难太多了!
虽然难,但很值得去做。后续,我又焕发了一个月上三篇稿的状态。
但是我要达到保质保量的产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持续的文字耕耘是必须的。
只要写,就会遇到无数的新问题。但没关系,做哪件事不是这样呢?
杜拉斯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对一个用文字去建构世界的创作者来说,表达欲望也一定同样如此热切。
正是这种创作欲望,能支撑我们“哪怕处在阴沟里,也能仰望星空”。
它推动我们掉进毛姆的幻境里: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月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