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名人传》

任何人对于疾病而言,都不会有什么好的感觉,就好像中国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特别不喜欢说或者听到死这个字,甚至是身边任何能和4扯上关系的,都会觉得特别不吉利。更不要说你要跟别人谈论死亡这件事情。
在疾病最严重的那几个月里,自己总是经常性的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面,整日整夜的发呆,为了让年迈的父母安心,每次吃药都是当着他们的面,假装把药吃下去。然后趁他们不注意。在厕所想尽一切办法吐出来。那个时候,胃口极差,甚至可以连着几天油米不食。清晰的记得,那个时候整日发呆的内容就怎么能够结束这样的痛苦,几乎占据了我整个思绪,而我得出的结论和所有重度抑郁症患者友人的结论一样,那就是离开这个世界,因为彼时的我认为只有当自己如尘埃一般消散了,痛苦也就随风而去了。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好像开窍了一般,发现生命是有尽头的,人终会离开,孩童时的我,仿佛天塌了一般,整整的蒙着被子哭了一夜。现在想想,也许这对于当时的我真的是最恐怖的真理了。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上最有勇气的人,就是那些敢于自杀的人。至少对于正常人而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不论富贵贫贱于否,亦或是青云得志或怀才不遇。都不会觉得死亡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其实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个被按下倒计时的时钟。然后乘上人生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从出发开始,我们就在不停的告别,告别一些人,一些事,告别过去,告别曾经,慢慢的老去,记忆也开始褪色泛黄。人生中的各种剧情设置,是我们所无法预料到的,或短或长,或欢喜,或忧伤,也可能真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命运也不会在意,你是否已经可以坦然得到达终点站。日子到了,就该走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以及病情的些许好转,慢慢的,也就不再像孩童般的哭闹,向命运讨个说法。世人皆苦,你只是看到了自己的苦难罢了,命运从来都不是用公平去作为它的标杆的。很多人都说烂的梗,生下来,活下去,这就是生活。其实往往这些带有戏谑或者嘲弄一般的话语,才真真正正的映射了这个五彩斑斓又光怪陆离的世界啊。一直觉得人是所谓的重度触觉神经动物。一件事情如果能深深的刺痛你,切肤之痛。都会让你有较长长时间的记忆。而那些阳光灿烂,让你如沐春风的往事,基本都如过眼云烟一般,很快就随着时间偷偷的溜走了。从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活在过去里,活着那些切肤之痛里。像是身上长满了看不见的刺,只要轻微的触碰,立刻就会条件反射般的神经敏感起来。
我们都是普通人,对于所谓的英雄主义,确实逊色很多,我无法做到泰山崩,而立于前,面不改色。而又有多少人在面对命运给出一道道无解的难题的时候,能有豁达的心胸去包容这一切。生命本身就是脆弱的,我从一个呱呱坠地婴儿,除了那个裹着我们的襁褓,上天没有赠与我们任何的本领去对抗这个残酷的社会而我们现在的社会不断去野蛮的强化人们的固有思维,软弱就是可耻的。因为软弱无能,所以你是弱者,软弱是一切的原罪。只有强者才有更多话语。
郭德纲先生的一句话,特别喜欢,“不了解情况的人,就过来劝你,你要大度,你要包容,这样的人,你得离他远点,因为打雷的时候容易雷劈住你” 。我们得接收我们自己,接收我们自己的软弱,软弱并不代表一切,回想年少过往,我们人生一路走来,那个不是从软弱中,一点一滴的成长为现在的样子,我从来不觉得软弱和不坚强是一个词意。每一滴眼泪,每一寸伤口,每一次的意志消沉,痛苦不已,不都是我们身上闪闪发光的勋章吗?只是可能时间太久了,慢慢褪色的勋章,让你忘了,擦干眼泪后的继续努力。忘记了伤口还未愈合就又披挂上阵。忘记了每次意志消沉痛苦不已,仍然倔强着紧握着的拳头。我们这次只是又遇到了一个难题,暂时可能我们没有办法彻底解决他,想哭就尽情的大哭一场,原谅自己的软弱,时间这剂良药会慢慢的抚平所有的一切,不要着急,我们都是孩子,难受的时候,多拥抱一下你自己。我们手无寸铁来到这世上,经历了千辛万苦,挨过了多少的他人未知的漫漫长夜。仍旧走到了现在,未曾经历风雨严寒,怎么去论人生,我们都知道,前路可能依旧是艰难漫长,崎岖坎坷。人生本就苦难,有人负重前行,有人原地徘徊,而有的人则终其一生都困于牢笼而不自救,哪怕钥匙只在咫尺之间。
对于人生的幸于不幸,真的不是所谓的越努力,越幸福,我只是觉得内心的平静与安静,才是归途之要。可以粗茶淡饭,也可饕餮盛宴,可以高朋满座,也可对月独酌。可以锦衣玉食,也可布衣寡淡。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人的剧本,四季风景不同,山川江河自纳百川,草木花果自有盛衰,生离死别,狂风暴雨,不过一时之景罢了。不论剧本如何,接受它,毕竟它也是你未知生命旅途的一部分呀。
————— 洛忆安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