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幼儿园老师问我,还有几次要去北京,我答还有两次。在那一个moment我才醒悟,仅有两次了。之前说还有三次,还不觉得结束的日子有那么迫在眉睫。每一次从广州到北京,急匆匆的三天,坐高铁回到家,放下行李,澡都来不及洗,就赶去上班,每次都有隐隐的疲惫感。而现在,也仅有两次而已了。这次上课,星期一才走,周日晚非常难得地和老师,以及留下来的德友们有一个“小圈会”,聊到12点多了,大家心疼老师的疲惫,才十分舍不得地“放过”老师。第二天和小旋临别拥抱,情不自禁地说“越来越舍不得了。”我的确是个特别慢热的人,直到2.5,才开始和更多的德友熟络起来,才开始将名字与人对上号。
这一次上课,比较突出的感受是,自己是被带节奏的,是被“精神传染”的。第一个是《含泪活着》的文章。那时唐老师转发到渡渡群里,大家也有讨论过。我只看到了生存的艰难,老丁的顽强,妻女的不容易。当时也有想过,这么难,难道就没有另外一种活法了吗,也没往深里想了。听老师一一剖析,上海,90年代,并不只有这一条异常艰难的路。穷困,导致获取资源贫乏,一般是“道听途说”,自己就走上了那条路,从此就开始了一个个命运的转折点。如老丁一般,资源贫乏,什么是交朋友的最好方式?那就是帮助人。可以去教化中心,做义工,还有很多跨阶层交朋友的方式。继而老师还打开了我们的思路,老丁一家选择美国定居,最终是舍弃了中国文化,与之隔绝了,这也是令人可惜的。这个故事,我原本只读到了悲情,老师的解读格局更大,所以我觉得自己还是很欠缺思考力。
第二个是张老师带的《梁祝》戏剧。这个流传了1700多年的中国民间故事,耳熟能详。为人所知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所以在有一幕,梁山伯、祝英台、祝员外三人,在他们身后选择立场,我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祝英台,不管不顾,为爱情争取,所谓广东话的“有情饮水饱”。可我何曾有在祝员外的立场上想过?何曾想过他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祝英台才有机会读书,何曾想过祝英台的失信,她违背了当时答应父亲的承诺,一意孤行。何曾想过她也有背负祝家前景的责任?何曾想过梁山伯中断学业,一路执意地追到祝家要娶祝英台,对梁山伯本身是不是真的好?这个民间故事所宣扬的,也许也是称作“精神污染”,而不带脑子的我,看到的都是表面。
所有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没有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就是打开了思路。如此看来,英国教育戏剧真是非常了不起,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每个人感受不同的立场,去开动脑筋思考,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这个全国最好,“没有之二”的英文戏剧老师张桂刚老师,说戏剧的魅力是站在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意见,并且可以随时改变立场。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因为看不到别人的立场而陷入了固执。英国教育戏剧带来的是全景式的视角,但不被视角带节奏,它强调的是高度接纳。难怪英国的名校,戏剧的地位首当其冲。另外教育戏剧特别迷人之处在于,不是固定的几个演员是C位,每个人都有上台的机会。每个人不但要演,也要看,要倾听,要体会。我觉得这个特点真是太棒了。没有演得好与坏的评判,就是要参与,要动脑,这是教育的方向。中国的教育,一直以来非黑即白,没有灰色,更妄论彩色,我们要跳出固化的思维圈。我自己就是特别固化的,老师,知行生课堂为我打开了很多扇门。
另外张老师带我们体验了美国即兴戏剧,即兴戏剧属于热身形式。即兴创作的核心是“yes+and (creativity)”,先接受,再想办法,这不就是我们的人生嘛。即兴即人生。说到“yes+and”时,台下一片感慨,简单的两个单词,足以套用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我告诫自己当站在对立面时,先跳出来想一想“yes”吧!
一开始我就被张老师的发音圈粉了,美式发音、英式发音太好听了,听得如痴如醉啊。能量之大确实如滔滔洪水,将台下的孩子们都淹没得“乖乖的”。想到第三期知行生们,就要持续在韩张老师合作的戏剧课堂浸泡,何其幸运啊,随喜他们。
第二天关于“朋友”的主题。当时老师和登登、尚尚、多多,在台上和他们讲关于如何对待厨神,厨神遇到困难怎么办。怎样是交朋友的最好方式。当时我就想,这几个孩子何其幸运啊,能有机会听韩老师当场的教诲,我相信这就是他们一生的一个认知转折点,一字一句都会记在心里。他们帮助厨神,也是在帮助他的妈妈。我听了泪满眶。
爸爸妈妈上去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之后看了照片,才知道台下的孩子听得多么专注,每个都是明亮眼神,分明带着光。故事真是硬通货,是父母与孩子,也是成人之间链接的最好方式。我想,如果是我老公讲,小时候和朋友的故事,那真是宝藏啊,多得讲不完,别说小孩,我自己也特别喜欢听他讲。对于我这样一个童年异常苍白,无故事可言的人,也很喜欢做一个故事网罗者的,把听到的故事讲出来,首先是向孩子讲出来。这次听了李林讲的她与东风41的故事——在山东,如何争分夺秒10分钟到达发射地,回来后我就绘声绘色讲给孩子听了。
钱一多的爸爸讲到男人间的友谊,他们是群聚,扎堆,没有一和一之间的关系。我就特别感触,想起老公说过,他从来没有什么叫“知心”的朋友。不知道什么叫“不用言语就能懂”,酒肉朋友倒是一群又一群。这两年遇上了一个谈得来的朋友,就经常来往。36问的第一个问题“你最想和谁吃饭?”每次回答都是这一个近在身边的朋友。可见男人之孤独。男人这样蒙蔽自己,将自己隐藏得很深很深,我怎么觉得挺可怜的呢。
老师说到我们这代人,普遍朋友情感资源库存量极少,我就是其一。每个阶段的同学,当时的好友,都已经不怎么联系了。就像一个圈子隐没,另一个圈子浮起,每10年,甚至每5年就是一个圈子。固定的长久的真情的,也许我就剩下大学的舍友了,但其实也是不同频的。
以上是主要心得,还有很多零散的就不写了。譬如老师对东风41故事的点评———我们自己要有东风41对内心力量,但绝不会主动攻击别人,等等,这些在亲子共闻或平时聊天中,都会一点一点“渗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