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程的逻辑》(二十)

《课程的逻辑》(二十)

作者: 春秋文章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10:02 被阅读0次

“学习课题”是指当学生面临给定的问题时,能够理解它,接纳它,拥有解决问题的意愿,并着手解决问题时的内心状态。

一、什么是“学习课题”?

“学习课题”的构成有四个内容:课题的大小、课题的难度、步子的大小、进度。学习课题内容本身使学习者发生兴趣,这种兴趣成为完成学习的动因。这种方式的课题解决是同课题内容的理解与习得同步产生动机作用的,可以说是学校教育中最理想的学习形态。即学生构成学习课题,必须蕴含两个含义:对课题内容有适当的了解;解决课题的动机。

当几位学生合作解决同一课题时,就是“集体课题解决”,这需要:解决课题的动机、认知课题、探究课题的技术、积极解决课题的行为、角色分工和配合。从集体成员的互相活动是如何关联的角度,课题可做如下分类:“可叠加性课题”、“析取性课题”、“补偿性课题”、“合取性课题”、“分割性课题”等。

二、学习课题的解决过程

所谓“课题的解决过程”是指学习者在解决问题时,发现手段——目的之关系,以图解决这一状态的行为与思考的过程。其理论是桑戴克的“尝试错误说”和苛勒的“观察说”,杜威的“反省性思维”为阐明课题解决过程提供了方法的原理,分五个阶段1.感到某种困难2.明确困难在哪里3.操作4.推理5.取舍。

课题解决依据课题难度和学习者的能力,可以分为一下几种类型:

1.再生性课题解决与生产性课题解决。2.试误性课题解决与顿悟性课题解决。3.直接性思维课题解决与反省性思维课题解决。

相关文章

  • 《课程的逻辑》(二十)

    “学习课题”是指当学生面临给定的问题时,能够理解它,接纳它,拥有解决问题的意愿,并着手解决问题时的内心状态。 一、...

  • 《课程的逻辑》(二十四)

    一、教学评议 通过教学活动客观地把握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以便最大限度地求得教育效果。教学评价无非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

  • 《课程的逻辑》(二十六)

    钟启泉教授的《课程的逻辑》一书到这里就读完了,掩卷而思,补学了新课程理念的理论来源,更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实践...

  • 《课程的逻辑》(二十三)

    在教学实践中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反映的是两种教材观的歧异,它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 一、教材的性质及...

  • 《课程的逻辑》(二十二)

    评价“有效教学”就是看是否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集中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逻辑。 一、有效...

  • 《课程的逻辑》(二十一)

    “合科教学”是和“分科教学”相对立的一种教学方式,20世纪初盛行于德、美、日等国。一、日本合科教学的起源与发展 1...

  • 《课程的逻辑》(二十五)

    新课程改革中的“档案袋评价”是把握“每一个学习者轨迹”的有效手段。所谓的档案袋是指针对某生从事的学习活动,旨在用于...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二十)

    “学习课题”及其构成的心理学透析 所谓“学习课题”的构成,是指当学生面临给定的时间,能够理解它、接纳它...

  • 《课程的逻辑》读二十三

    传统教学论把教材限定于概念和法则的观点是片面的,必须广义地界定教材概念,赋予其新的涵义。在不同的教学论模型中,“教...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二十

    创新评价方法与手段 1、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均具有很强的内隐性,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的逻辑》(二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bj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