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香蕉岛上大家对于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讨论依然历历在目,有痛心、有怜爱、有无奈,还有回首往事时的偶尔激动情绪…做为儿女,我有原生家庭给我带来的负面影响,曾经一度是个非常自卑的人,但我现在是个阳光的、积极的、正能量的成年人;做为母亲,我有尽量避免给孩子带来原生家庭负面影响的责任,我就按照这两个角度,用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昨天大家在群里讨论着自己的各种经历,主要想表达的就是:父母给的不是我们想要的。然而,父母做为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做的无私无欲无求去爱我们的人,他们中很多的人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儿女是第一次经历成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这个过程他们也是初次尝试。父母按照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所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产生的价值观去给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眼里最好的一切。双方都是第一次尝试这个角色,势必会造很多的磨合。然而更多的时候,力度很大的时候,这种磨合就会成为一种严重的伤害。最难处理的关系就是亲情,亲情的伤害往往是两败俱伤的。所以,请用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我们初次成为儿女、初次成为父母的这个交集好吗?
做为一名母亲,第一次在孩子小学时听到静待花开这四个字时,我感觉很不理解。感觉它就是一种随遇而安的教育方式,因为那个时候孩子还小,还处于我说什么他会乖乖听话的阶段。然而,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初中的学习生活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我进入了一种很盲目的焦虑状态,放下手中的一切,每天都在想着怎么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孩子和我产生很强的对立和排斥感,那段时间可以用煎熬来形容,回到自己的家里都是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感谢这个知识付费的时代,我在网上学习了关于青春期的课程,开始用理解的眼光去看待青春期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处于想和原生家庭脱离,又不能完全独立的重要节点,他们想证明,想找寻的问题所在:我是谁?在这个矛盾的冲击下造就了青春期中父母眼里的种种过激行为。我也深深的认识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不再是那个儿时呀呀学语的小宝宝,从他开始说不的时候,我就应该意识到:他和我们是平等的,我不应该用父母这个身份去压制他的思想,更不应该把我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我们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沟通空间。
之后,我们之间静默了很长时间,但不是冷战。我会按照书上或者课程上说的一些小方法去暗自观察,他喜欢C罗,我也跟着他一起了解C罗,一起看球赛。他会给我津津乐道的讲述C罗是如何励志的,他也要学习C罗自律、拼博精神等等。我也不再急于把学习状态这个事情再度提及,慢慢的,我发现我们之间有了微妙的变化。孩子开始愿意和我沟通,不愿意说的时候,我不再追问。更重要的是,这学期他的学习状态从被动变成了自主,学习成绩也有了不小的提升。
当我转变一种心态的时候,还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家长,尤其是妈妈,把对孩子的教育看成了自己要奉献毕业精力的“事业”,这是个很严重的误区。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我们更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去年我加入了洋葱阅读,还在网上报了自己喜欢的相关课程。晚上回家他在房间里写作业,我在外面看书。这个气氛对他的影响我是能感受到的,有时候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不一定是说教,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最重要的。
阿德勒的哲学课《被讨厌的勇气》中也反复强调过关于课题分离的重要性,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关系亲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识的去分离课题。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孩子的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家长的。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它的主张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是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曾经给你造成过很多的负面影响甚至伤害,我表示很遗憾,也想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因为我也曾经是你们其中的一员。但是我今天想说的不是与你们如何感同深受,我想说的是我们面对这些负面影响、伤害如何走出来。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原生家庭带你的负面影响、伤害,不是父母有意为之,这个伤害的出发点和其它性质的恶意伤害是有本质区别的,甚至多数情况下父母也没有想到会给你造成如此大的伤害。其次,原生家庭带来的诸多不适合你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这就像我们小的时候总是很反感父母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完美的孩子总是在邻居家里一样。我们同样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原生家庭,就像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长相、身高,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综上所述,如果伤害真的发生了,我们应该关注的不再是“如果父母不这么做,我就不会像这现在这样”之类的问题。阿德勒说过我们要关注自己能改变的事情,不要把精力放在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上。也就是说关注当下的正念思维。我们也要从自我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原生家庭对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既然影响已经产生,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就要学会去如何走出去,学会如何积极的面对和疗愈。
当我们自我觉知在一些地方有所欠缺的时候,会产生自卑感,正确的发展路线是,通过诸如努力工作、刻苦学习等等的方法去进行弥补,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优越性。但是往往很多人却走了错误的发展路线:虚假优秀的优越情结。这一类人往往没有勇气去弥补,然后陷入自卑情结,随之而来的是自我暗示和外部因果。自卑感是无法达成理想所产生的一种感觉;而自卑情结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与自卑感无关。陷入自卑情结的人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借口使用的状态。就会产生以下两种想法:
自我暗示:现在学历低,影响了我不能成功,真正的我其实很优秀
外部因果: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才不成功。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所以想获得幸福的关键也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承认我们是有能力改变的,并真切的付诸行动改变。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不足,比起用”儿时阴影“、”外界因素“为自己找借口来说,改变其实是很难的。对大多数人来说保持现状都是更加安心,更加简单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不幸福。
在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中有一节:创伤后成长:如何重建人生意义的课程。他说创伤不仅意味着伤害,还意味着成长的机会。你怎么看待生活中的挫折,有时候甚至比你遇到的挫折本身重要。在课程里陈老师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他把创伤比喻成一棵承受暴风雨的大树。
第一种情况:不屈不挠:很坚强
第二种情况:风雨中弯曲、没有折断:很强的复原能力
第三种情况:大树被暴风进一步刮折,有伤口、身形也变了,也留下了许多的伤疤。伤疤上又抽出了新芽,长得甚至比以前还好。这就是创伤后的成长,暴风雨永久的改变了它,但是并没有摧挎它,大树还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重新看待生活中的选择,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在虚无中,去创造和体验能支撑我们的人生意义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从原生家庭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个话题谈起,从父母的角度看,应该注意亲密的家人更需要课题分离,避免给孩子们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和伤害;从孩子的角度看,如果伤害真的存在了,从自我发展的角度看,把它当做一种创伤后成长的过程,用积极的心态走出来,造就一个全新的自我。期待我们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