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喜欢看书,类别比较杂,看的书五花八门,从小说到人物传记到自然科学,只要觉得有趣,就会捧起来读一读。
部分书是图书馆借阅,其他都是电商平台购买。
(题外话:必须吹一波现在的公共图书馆,环境好,书更新越来越快,经常有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会,微信就能办不少业务,还能快递还书。)
最近在看、要看、已看完的书网友们说得好: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经过一年几次的电商大促,屋里堆的书越来越多。现在的新书设计漂亮,文案引人入胜,很多都想看。
这个时候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在读阅读方面更进一步。
首先,是保证阅读的时间
白天要上班,只有晚上和周末能自由支配。
虽然喜欢看书,但花在手机上的时间也很多,仔细一算能用来看书的时间也没多少。
于是统筹一下:
微信有事说事尽量不瞎聊,复杂的就打电话或见面说,顺便联络感情。
网文是我的精神粮食,情绪低落的时候,看看升级流,精神百倍;遇人不淑的时候,看看打脸文,神清气爽。这个实在戒不掉啊!用了陈海贤《幸福课》中教的一个方法:每次想看时,先给自己说,咱们先看20分钟书,然后再来看网文。经常开始看书以后,就沉浸其中直接看到睡觉时间了。
漫画周末统一看一次,只看收藏的那几部,避免每天去刷,把喜欢的不喜欢的统统看了个遍。
游戏嘛,不得不承认,就是个菜鸡,不玩也罢。
这样下来,基本上每天2小时的阅读时间,还是可以保证的。
其次,是学习阅读方法
我看书的速度其实还挺快的,一行扫一眼就看完了。因为没有经过任何训练,完全是自己从小看上来的结果,所以感觉还有提升空间。
看了几本阅读方面的书,其中有的方法还是挺实用的,已经实践起来。
漫画和网文作者们之间经常流传着一句话:
“死线就是生产力。”
截稿日期之前的一段时间,是精神最为集中,效率最高的时间。
同理,我想给读书也设定一个期限,但是简单粗暴地设定3天、5天,在没看过书的情况下,一般很难有针对性,设定得短了,看得浮躁,设定得长了,又没有紧迫感,最后我使用的是让自己“尽快看”的期限。具体操作方法因人而异,不再赘述。
还有就是,以前对于提不起兴趣的书,只要拿在手上,我基本都会捏着鼻子看完,看完阅读方法的书后,我决定放过自己,看不下去就不看了,毕竟还没看过的好书千千万。
再次,就是记笔记
之前,我看书就仅仅是看书,看完就完事了,过一段时间能复述的内容也就十之一二,再久一点可能只记得只言片语甚至书名而已。
看了这么多书都没记住,感觉比较可惜。为了弥补,从2018年7月开始,我开始记笔记。
本人是超级爱惜书的类型,不喜欢在自己的书上写字划线做标记,课本除外,所以准备了笔记本。其实直接记在书里更好,更直观,我就是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
笔记主要是记录书名,作者,看书起止时间,摘抄有用或有疑问的句子,再记录一下自己的看到这里产生的想法。
已经记完两个笔记本(字丑请轻拍)做的时候做就做了,还在想也许以后都不会翻来看?但现在还是能感到一些不同,记录过的内容就算没有翻看笔记,也在脑内留下比仅仅是看一遍更深的印象。
最后,就是输出
2018年8月我遇到了鼹鼠的土豆老师的写作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2018年10月,我开始尝试书评写作。
另外从S君的《刻意学习》中学到的“持续行动理念”对我影响也很大。
就这样我完成了下半年17本实体书的阅读量,以及2本写得满满的笔记,和已经发在网上的3万字文章。
记录详见下表:(7月前看书没有记录,未统计)
我的2018年实体书阅读记录因为这半年我关注点在于自我提升吧,看的实体书主要是阅读、写作、自我成长方面的非虚构类书籍。
网文也看了20本,每本写了50-200字短评。(不数不知道,居然也看了这么多,略心虚= =)
以上就是我的2018年读书盘点,感觉自己没歇气地看看看,写写写,统计数据好像也没多少。捂脸。
2019年再接再厉。
感谢观看,我是聂梓吟,欢迎与我多多交流(*^_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