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用“割席”来形容朋友绝交。据说,管宁与华歆本是好朋友,两人好到什么程度?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而眠。可是当管宁发现华歆看到劳动时挖出金子而很不舍、读书时被外面显贵的车队所吸引而跟随细看时,管宁就把两人一起坐着读书的席子割成了两半,并对华歆说:“你再也不是我的朋友了!”
以前读这个故事,想到的就是“志同才道合”之类的道理,现在却觉得,如此这般,管宁与华歆还算是朋友吗?
“不算”!为这么一点点事情就要绝交,怎能称得上朋友呢?好友会想着不劳而获、好友会因羡慕荣华而分心,非但不帮着改变,反面厌恶与唾弃他,简直比泛泛之交都不如!
我想我们更佩服的应该是鲍叔牙吧。打仗的时候,管仲躲在后面,鲍叔牙为他解说是因为家有老母,而非贪生怕死;两人做生意时,管仲会偷偷多分钱给自己,鲍叔牙谅解他家里穷;当齐桓公要杀管仲时,鲍叔牙更是力陈管仲的优点。
都说管仲成就了齐桓公,管仲自然也成了历史上的伟人,那又是谁成就了管仲?
人与人之间,无论是父子、兄弟、君臣、夫妻、朋友,最最可贵的便是谅解,正是一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温柔的付出,且不求回报,万水千山,才终是情。
母亲唠叨抱怨的背后,其实是更多对过往的追忆,以及对我们抛之不却的担忧,我们可否放下对母亲的厌烦?
孩子顽皮不羁的表面,其实是更多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以及他自己与世界融合的过程,我们可否放下对孩子的控制?
同事不支持不理解的行为,其实是更多对平台有所期盼,以及对其他成员还有所期待,我们可否放下彼此的抱怨?
我们对待所有人,是选择“管华之交”?还是“管鲍之交”?
当对的一方先伸出爱的手,错的一边将握得更紧。
(傍晚,外出嬉玩的儿子,小心并胆怯的对我说,妈妈,我今天又玩火了,但我把自己给烫到了,手好痛啊!一开始,我自然怒火中烧,生气孩子的不听话。还好,没有指责与呵斥,而是轻轻给他抹了药油,只是问了一句,痛吗?晚上,儿子向我道晚安时,对我说,妈妈,我再也不玩火了。我感慨于真正的爱是何种形式,并写下此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