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按思维力组的进度,我没有继续读第三部分,而是折回来重读第四章:分析问题——搭建框架及明晰关键。
搭建框架抓住关键——读《思维力》第三周根据解决问题的五步法,在界定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两步了——搭建框架和抓住关键点。
我用“三、三、二八”来记忆和理解第四章的信息。
第一个“三”,是指搭建框架的三个主要必备工具:逻辑思维导图、逻辑树和MECE。
逻辑思维导图,是作者改良和推荐的主要工具,在原来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激发发散性思维和可视化的功效和优点基础上,引入了严谨的收敛性思维,将发散性思维进行逻辑归纳,让导图的逻辑性更强。逻辑树,是麦肯锡的经典分析工具,它的左边一端是树根,写着目标/问题的起点,向右发散,开枝散叶,用逻辑结构层层分解排列项目,使所有的项目(枝干树叶)展开,最终达到树叶末端。通过逻辑树,可以让问题的条理更清晰,也更利于简化分解问题和议题,分解后更利于团队协作解决问题。MECE,翻译就是“不重不漏”。在分析和归纳问题时,首先要满足各种因素相互独立互不重复,同时要全面地考虑,确保所有情况和分类没有遗漏。个人认为,MECE需要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完成,稍微有点理想主义。
搭建框架抓住关键——读《思维力》第三周第二个“三”,是两个搭建框架的方式:从下而上提炼,从上而下选用,以及这两种方式的结合。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用起来也各有前提,如果对于有思维和分析能力基础,且有时间深入探究的人,我认为用自下而上提炼框架会更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而对于初学者,分析能力有待培养,且需要快捷高效地搭建系统思维框架的人,我认为自上而下选用框架并进行验证推演出最优方案,是更适合的方式。
搭建框架抓住关键——读《思维力》第三周自下而上提炼框架的四步法:
我个人比较希望首先学习后一种构建框架的方法。因此也比较关注这种模式的优劣和使用。
搭建框架抓住关键——读《思维力》第三周第一步选择框架,是关键,需要平时的积累。这里作者提及了几个常用思考框架,建议记录下来,有空多翻看理解,日常多套用检验。包括:What—Why—How,“问题/现状—原因—对策”、二维矩阵(波士顿矩阵、重要紧急矩阵、德才矩阵、人际沟通风格矩阵)、PDCA(计划、执行、检查、纠正)、PEST、SWOT、一些专业领域的模型(4P理论模型、杜邦财务分析模型、自然学习设计模型、波特五力竞争模型)、还有归纳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和演绎逻辑顺序的常用框架。
第二步是根据选用的框架来分解问题。
第三步是对所选择的框架进行多维思考,针对优劣进行改善。利于换位思考、逆向思考和零基思考来多角度考虑问题。前两种思考都很好理解,最后的零基思考就有点不简单了。我们选用了框架,并且按框架分析和分解问题,可能得到一些结论和方案,但为了不局限于已有框架的思维,我们需要跳出框架的限制,从问题本身出发思考是否有框架外的答案。我的理解就是可否举出对已选择框架的一般的反例。
第四步是检查框架,再次运用到MECE的工具。
上述的自下而上提炼和自上而下选用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简单绝对地只使用其中一种,更多地是结合使用。作者就举“过危桥”的例子,先从自上而下选用框架入手,选择按“结构”顺序搭建框架。好,按照结构的方向,开始发散思考,搜集各种结构组成的要素,并且反思属于什么顺序,补充缺漏的部分,罗列要点,连线归类,调整原有框架,最终形成逻辑思维导图。为更明确目标和结果,调整为逻辑树的框架模式。最后用MECE来检验框架。无论是结构、重要性还是时间顺序,都通过MECE来检验是否独立无重复,是否完备无缺漏。最终,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我忽然想到《道德经》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似乎喻示着,这三种模式,其实已包括了绝大部分的框架模式。
第三个“二八”就是总所周知80/20法则,就是抓住决定性因素的那20%关键,筛除和降低非关键的80%的干扰和关注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条件反射,喜欢用固有思维,这时候更需要多思考,多注意运用80/20思想,改变注意力的焦点,学习自问:20%决定因素是什么?凭什么是这20%能产生80%的效力?多思考,多分析,多验证。在抓住关键后,大胆剔除80%的干扰,聚焦,提高针对性,完成分析问题的高效和高质量要求。
今天的周会,大家还尝试用系统思维的方式来解决输出读书笔记和做周检视月检视的问题。
经过大家讨论, 我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读书笔记,我认为粗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摘要描述这本书讲了什么,二是用自己的理解和关注点来复述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和重点,三是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和结合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和方法论。具体在做的过程是怎么操作呢?一般我会先把看到的和想记录的记下来,不需要考虑逻辑和先后顺序,先发散性地想到就写。接着会对已记录的进行归纳分类,形成比较系统的体系,联想自己的实际生活有何共性,有何指导意义,有何借鉴,有没有冲突,有没有缺漏的观点。最后会梳理一遍这个主题,如果现在由我来输出,最优方案是怎样的,写下来。不知不觉其实以上三步也结合了《思维力》这本书提及的结合自下而上提炼和自上而下选用的框架搭建方法,通过利用已有的书中框架和模式,但通过自己的逻辑归纳和MECE,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
搭建框架抓住关键——读《思维力》第三周说到检视,我目前做得还不够,做到晚回顾和周检视,做了年度梦想板,缺了月度检视这一环。我同意以终为始的原则,把年度梦想板的”计划做的事情“,再分为“要做的”和“想做的”,对于要做的,设定deadline,倒推每一步完成的时间点,拆解到周计划内;对于“想做的”也会结合本周的忙闲程度和重要性情况,插入周计划中,但相对比较机动,没有设定必须完成的时间,作为时间上的协调和机动事件。在周检视时,我会做上一周计划的完成对标检视,也会因而调整下周的周计划。列出来可视化,可以明晰,起到提醒和督促的作用。对外公布的事情,总不好意思总是当天打叉叉明天又计划又完不成再计划再打叉,总会想着一定要吃掉这只丑青蛙免得再列在明天计划里面了,无形中就促使自己不拖延了。我还试过为了完成计划,在忙乱的过程中,打开计划看看,定下心,不要被杂事打扰,回归重点事件。这样的确是有作用的,各位不妨试试。反思到自己的月检视的缺失,我也希望能补起来,但我觉得就不会像周检视那么详细了,计划就回应八大关注的进展,还有年度梦想板进行对标,再简单检视上月青蛙和本月青蛙计划吧。各位伙伴有啥好建议记得不要忘了分享出来哦,让我们共同进步。
搭建框架抓住关键——读《思维力》第三周
网友评论
1/自下而上 框架,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观点(关键词,联想—思维导图的关键词)
🙈好久没在群里,发现值得思考和讨论的气氛了…
2/总结,归纳不是思维导图的用处之一,它们之间什么关系?
第三,我感觉可以和你私聊一下
思维导图用来发散思维 做头脑风暴,锻炼思维蛮好
但是思考问题,逻辑推理性其实并不强
但就个人而言,用思维导图来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这个工具不错的!
上次你说的那个什么法则,就有详细的讲到,不重(重复)不漏(遗漏)思维导图在这里做得不是太好
很多人把思维导图给神话了,被别人刻意误导,就是一个大脑自然思维,人人都有罢了…
而最后肯定是会有一个顶端,这个顶端肯定是这些 最下面现象或者例子的 总结,中心思想(所有的例子或者现象,都可以用这个中心思想来表达,来概括)
1.自下而上,我的理解是从现象推导观点提炼论据证实结论,是一个逻辑顺序,而你说的比较像提炼框架结构。我认为是不一样的。
2. 总结归纳可以说已经发展为目前我们常用的逻辑思维导图的功能了,但东尼博赞一开始开发思维导图是冲着刺激发散性,和启发创造去的,比较不注重各个分支的逻辑关系。也是我的愚见。多多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