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慢慢地,拾起岁月深处的花    —— 《朝花夕拾》阅读过程

慢慢地,拾起岁月深处的花    —— 《朝花夕拾》阅读过程

作者: 朱朱_278c | 来源:发表于2019-11-12 15:49 被阅读0次

    《朝花夕拾》既充满着浓郁的诗意,又有强烈的战斗性。浓郁的诗意来源于他对生活中平等、自由、纯洁、光明等因素的挖掘,以深情而舒缓的笔调记述了自己曾经的生活片段。强烈的战斗精神则通过散文各种艺术特色表现出来,兼有,学生难以理解的杂文笔法。一般来说,要想能够深入理解《朝花夕拾》需联系鲁迅生平,知人论世;借助它山之石,文本解读;反复精读语段,了解艺术手法;创意鉴赏评价,得出有价值的判断。对于初一学生,这无疑难上加难。所以,带学生一步一步慢慢接近鲁迅,在文字里亲近鲁迅,在心灵中理解鲁迅,在思想上与鲁迅产生共鸣,是这三个月来指导阅读《朝花夕拾》的目标。

    一、找寻“好玩的鲁迅”

        我们心目中的鲁迅通常是这样的:横眉怒目、严肃、无趣。真实的鲁迅呢?实际上,有趣的很。夏衍说:“鲁迅幽默的要命。”陈丹青说:“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我就在网上寻到了一篇文章《真实的鲁迅,比你知道的鲁迅好玩一百倍》。让孩子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鲁迅,打破与鲁迅的那层厚障壁。我们又一起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了鲁迅的故事新编《奔月》。学生们一致认为,鲁迅,真实!可爱!然后,开始读《朝花夕拾》!

    二、理解性阅读,揣摩文意

        利用思维导读,呈现内容概括、人物分析、情感体会三部分,扎扎实实完成每篇文章的阅读。利用网上有趣的插图,体会鲁迅回忆的那些往事。

    这些往事有美好的,如:我营救了最喜爱的小隐鼠;我和伙伴们一起去看五猖会;我在百草园自由自在的玩耍……也有一些不美好的事情, 比如:庸医给父亲治病,让父亲去世;衍太太怂恿我偷东西,并散布流言;范爱农因孤独不被理解而自杀;在我期待去看盛会的时候,父亲让我背书……

    我们还可以按照人物概括事件。如长妈妈,在《朝花夕拾》这本书中出现的笔墨最多有关与长妈妈的故事也很多: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长妈妈喜欢告状;长妈妈喜欢睡觉摆大字;新年长妈妈让我吃福橘说祝福话;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

    在这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故事中,人物形象也很鲜明。鲁迅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事都彼此关联和照应。

    总结如下:

    长妈妈:鲁迅幼年的保姆。是在鲁迅生活中很有影响力的人。她庸俗,愚昧迷信,但又朴实善良,忠厚真诚,对孩子富有爱心,是封建社会下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

    寿镜吾:他虽教条,刻板,却方正、质朴、博学,开明关心学生,

    藤野先生:简朴,正直,热情,诲人不倦,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观念。

    父亲:思想开明,但又一点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

    衍太太:伪善、投其所好、言行不一、弄虚作假,恬不知耻、散布留言。

    范爱农:性格倔强、爱憎分明、处处不顺、富有正义感的爱国知识分子。

    至此,我们可以追问自己,《朝花夕拾》原名是《旧事重提》鲁迅为什么要改名字? “朝”与“夕”如何理解?

    原来,它的本意是早晨的花,晚上捡拾。这是比喻,在人生的中晚年回忆曾经的美好,而这些美好将成为他继续奋斗的动力,成为他冷酷世界里的恒久慰藉。此外,用“朝”与“夕”有一种对称美,中国的让文化是讲究对称美的,正如中国的文字,中国的建筑艺术。

    三、创造性阅读  别有洞天

    整本书阅读不同一篇文章,一定有它内在的联系。横看成岭侧成峰,前后勾连,对比阅读,整合教学资源,是我们阅读整本书行之有效的方法。当我们努力去寻找它们之间内部关系的时候,一定会发现别有洞天之景。

    十篇文章,如果按风格分类,可以分为批判性比较强的及温馨赞美比较多的;按题材分,有写人、写物、写事的; 如果按照作者的成长时间分类,有幼年时光、南京求学、日本求医,最后回到绍兴四个人生重要阶段。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这本书写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不同时期的生活,展现了那个年代,那些人,那些事,其中,有温情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

    四、评价性阅读  品读鉴赏

    作为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关键点不仅在于鲁迅所叙述、描述的往事上,还在于写这些往事所倾注的思想、感情。对于这些事、这些人,鲁迅的情感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按照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品读鉴赏。选取经典段落,以小见大,邂逅心灵,读出自我。

    鲁迅笔下的爱:

    语段(一)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阿长与<山海经>》

    品读:阿长伴随着鲁迅的成长,陪伴了他18年。不要小看她给鲁迅买的《山海经》,鲁迅后来对版画的喜欢和艺术修养的唤醒,都和这本书有关。幼年的鲁迅因为《山海经》对长妈妈充满了感激,一扫之前单纯的嫌恶,感情是直接的。而成年的鲁迅对长妈妈什么感情除了感激,又多了几分怀念与同情。

    阅读方法指导:《朝花夕拾》中有双重视角,要充分揣摩作者的情感,就要注意作者的双重叙述视角。既有儿童视角,又有成人视角。

    语段(二)

    一切鬼众中,就是他有点人情;我们不变鬼则已,如果要变鬼,自然就只有他可以比较的相亲近。迎神时候的无常,可和演剧上的又有些不同了。

    ……

    因为他是勾魂使者,所以民间凡有一个人死掉之后,就得用酒饭恭送他。至于不给他吃,那是赛会时候的开玩笑,实际上并不然。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无常》

    品读:此段洋溢着对无常的敬佩与赞美。这里的鬼,完全没有沉重、腐烂、污浊的气息。通过描写可爱的鬼,在鬼影中看出人性。为什么无常可爱呢?因为他正直公正、善良有人情味,看到阿嫂哭得悲伤,不惜冒着被惩罚的风险,还阳半刻。同时,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阅读方法指导:阅读要能迅速在文本中捕捉到关键词,并找到能印证关键词的事件。

    语段(三)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了。

    品读:从渐渐,感受到寿镜吾老先生是循循善诱、教导有方的。在他的教育下,小鲁迅不断获得成长与进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品读:从两个“渐渐”我能感受到鲁迅在期待着老师给他的任务加重,从“终于”一词我能感受到好学上进的鲁迅得到先生承认后的喜悦心情。这是比单纯的玩耍更有内蕴的乐趣。在这一段中,我们既能感受到寿镜吾的人格魅力,又能感受到追求知识的乐趣。

    阅读方法指导:读书不但要从大处着眼,还要把握关注细部,尤其是重复使用的词语,读出看似平常的词语的内涵。

    语段(四)

    有一回,我就听得一间空屋里有着这种“数钱”的声音,推门进去,一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肋还是一起一落的。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竟醒过来了,渐渐地能够饮食,行走,到第二日,似乎就复了原,但是不逃走。放在地上,也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给放在饭桌上,便捡吃些菜渣,舔舔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舔吃了研着的墨汁。这使我非常惊喜了。

                                            ——《狗猫鼠》

    品读:这是一只顽皮的、大胆的小隐鼠,也是一只顽强的小隐鼠,作者跟隐鼠在情感上有很多互动交流,慢慢有了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小隐鼠的爱,还有,对弱者的同情与关爱。

    阅读方法指导:鲁迅散文中,有很多连词跟作者表达情感是有丝丝缕缕的关系的。“但、竟”表示转折,体现作者的惊喜。“然、也”说明隐鼠亲近人、不畏人的特点。当我们解开鲁迅散文中的叙述密码,情感就更容易体会。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的回忆充满了爱。“爱”贯穿了整本书。他爱的是弱者的世界,爱的是一个温暖的、友情有味的世界,爱的是一个正直的、公正的世界,爱的是自己的亲人、朋友,永远给他力量的故乡。

    鲁迅笔下的憎:

    语段(一)

    先还有一个池,给学生学游泳的,这里面却淹死了两个年幼的学生。当我进去时,早填平了,不但填平,上面还造了一所小小的关帝庙。庙旁是一座焚化字纸的砖炉,炉口上方横写着四个大字道:“敬惜字纸”。只可惜那两个淹死鬼失了池子,难讨替代,总在左近徘徊,虽然已有“伏魔大帝关圣帝君”镇压着。

      有一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

                                                        ——《琐记》

    品读:《琐记》最大的价值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幅生动的“洋务”学堂的风俗画。整本书最大的贡献也在于它提供了19世纪80年代到辛亥革命前后三十年的风俗画长卷。新式教育靠封建迷信获得安慰,说明当时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同时,鲁迅也幽默的抨击了当时教员学识浅薄、思想陈旧。

    阅读方法指导:有些文字要联系上下文,联系背景去体会,反复咀嚼,方觉有趣,才能读懂作者真正在讽刺的内容。

    语段(二)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

    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父亲的病》

    品读:这一段体现了庸医勒索钱财、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的实质,“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的确唯利是图啊,“阔得不耐烦”这黑心钱从而何来呢?再往深处想想,这样的庸医为何有市场?因为根深蒂固封建旧思想给予了他们土壤。作者想批判的不仅是庸医,还有人们愚昧、麻木的心灵。就如《骆驼祥子》里,在虎妞难产之际,祥子宁可花钱请巫医,也不可能花钱把虎妞送到西医诊所,真是悲哀啊!

    阅读方法指导:这里运用了反讽手法。所谓反讽:表面是很冷静的叙述事情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这里,对父亲的病娓娓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与讽刺。

    语段(三)

    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父亲的病》

    品读:精通时事,是对封建旧思想,教的讽刺。在这里,作者表现父亲临终前的痛苦,是对父亲的同情,也是对父亲的愧疚。同时,也是对封建旧礼教,封建思想的批判。

    阅读方法指导:只要肯挖掘文字背后的深意,就可以在同一段文字里读出多重的意味,就能在同一篇文章中读出不同的情感。

    语段(四)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五猖会》

    品读:这里是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一个孩子由期待兴奋到失望的过程。孩子心灵因此有了隐痛,有了伤痕。文字里不动声色地批判了封建教育的荒谬与腐朽,指出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批判与摧残。

    阅读方法指导:对比是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在对比中更能凸显人物的感情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朝花夕拾》中的对比有很多,他采用了历史和现实、人物同人物、人物同鬼魂、不同生活环境等多处对比,从而使描写形象更加突出,爱憎感情描写的更加鲜明。我们可以在此进行一个专题探索。

    鲁迅恨的是虚伪的、狡诈的世界,是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社会。他的文章中渗透着对中华文化中旧道德、旧习俗、旧心理的深刻思索。他因深爱小隐鼠而痛恨施暴的猫;因深爱父亲,而痛恨哪些见钱眼开、视人命如草芥的无良庸医。因为他对儿童充满了爱,因为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因为他心中有大爱,才会有思考、有批判,才有了这些“憎恶”。

    憎,其实是大爱。

    五、方法回顾,阅读整本书我们可以这样做:

    1.按照成长顺序,梳理每个人、每件事

    2.按照品读方法,细读批注精段语段。

    3.按照爱憎分类,揣摩作者细微情感。

    4.按照艺术特点,赏析反讽对比手法。

    5.按照背景资料,体会文章杂文笔法。

    我们在《朝花夕拾》中读到了两个世界、两种表达、两个视角、两种心境。我们读到了鲁迅内心的爱,也读到了鲁迅思想的大爱。我们不仅要读懂一本书,还要学会阅读整本书的方法。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独特的感受,通过我们的表达来促进阅读的认知。跟着鲁迅先生的笔锋,不疾不徐的捡拾起每一朵花,挖掘文字背后的深意,感受鲁迅精神世界深处的冲突与和解,既是阅读的乐趣,也是成长心语的记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慢慢地,拾起岁月深处的花    —— 《朝花夕拾》阅读过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rq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