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姐是我前几天才认识的一个农民企业家,那天在一个培训的会场,老师邀请大麦姐上场分享她的自发热米饭事业。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穿着碎花布衬衣,下身着一条黑裤子扎着马尾的普通农村妇女,脸上还带着点高原红的颜色。
大麦姐毫不怯场,讲述起她的成长历程。她出生于陕西汉中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里。小时候家境不好,于是父母决定把她送人,送到附近村庄里,她又能跑回来,而且为了能够留在父母身边,她学会了什么活都干她以为这样可以减轻点家庭负担。就这样她总算是从长达3年的时间可以留在亲生父母家。
然而到她12岁的时候,她再次面临被送走的命运,甚至父母为了防止她再次逃回来,她被送到了安徽,她以前用沿途做标记的方法再也不能让她顺利回到自己家里。
无奈之下,大麦姐只能在安徽农村生活下来。17岁那年,大麦姐再次卖到别人家里做媳妇。大麦姐那一刻深深地绝望了,她只是想要一个接纳她的家怎么就怎么难啊!大麦姐想到了自杀,在最后一刻,对生的渴望让她再次活了下来。
她没想到的是她的丈夫和公婆对她很好,让她有了家的温暖,虽然夫家经济条件也不好,可是她平生第一次受到这样的呵护,她的心被融化了,很感恩生活在她绝望的时候给她开了一扇窗。
夫妻两过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大麦姐很满意她的生活。接下来大麦姐有了两个孩子,日子过得比之前更拮据了,大麦姐想到了自己过往因为没钱而遭遇的不幸,她不想让孩子也重复自己的命运,她要努力赚钱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受教育机会!
夫妻两怀揣梦想南下打工,只要是能够赚钱能够让她学习赚钱的方法的机会她绝不错过,经过十多年打拼,他们有了自己的生意,有了6套房子还有车子。
故事到这里应该是岁月静好的节奏了,然而大麦姐回到安徽夫家,看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地村民仍然这么贫困她就过意不去,想要有机会带领这个给她温暖和爱的村民一个致富的机会,苦于找不到方法。
一次偶然机会,大麦姐吃到了部队的自加热米饭,大麦姐眼前一亮,如果村里的大米都做成这些,那大米就不愁销路了!
这样一想,大麦姐立即行动,询问哪里能够有这样的技术,一打听,说是部队军工技术,没有发展到民用产品。大麦姐只能自己去另辟蹊径,也尝试做了一些,然而口感不那么好,而且需要像方便面一样要有热水冲,这样的话与市场上的方便米饭也属于同质化。大麦姐看着这些方便米饭市场销路也不是很好,自己已经为了这个项目把以前积累的六套房子都卖掉了,仍然没有多少起色。想到承载着村里父老乡亲的希望看来就要破灭,大麦姐陷入了巨大的自责和痛苦中。
大麦姐不知道怎么面对父老乡亲失望的眼神,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大麦姐悄悄回到村里,悄悄地回到了安徽老家,嫂子知道了她的情况,没有任何抱怨,赶紧去鸡窝抓只鸡想要做给大麦姐吃。农村的深夜鸡叫声格外响亮,惊醒了村民们,他们见到大麦姐,看到大麦姐风尘仆仆的样子,没有人表达任何一句失望,而是安慰大麦姐:我们有土地,有粮食,只要有我们的饭,就有你的一口饭,就像你当初嫁到我们村里那样,大家都是一家人!
村民们陆续散去,然而不久又回来了,很多人拿着辛苦积攒下来的钱送到大麦姐手里:我们相信你,这些钱你拿去继续打拼吧!
大麦姐很感动同时也会有纠结:假如钱投进去亏光了怎么办?村民们再次给予了她最大的信任:如果亏了我们也认了,你不用有顾虑,我们很感谢你为我们村子的付出!
看到村民们热切的眼神,浓浓的信任和爱,大麦姐再次出发,她要去北京找到当初吃到那碗米饭的部队领导,请求领导帮忙介绍这个技术!
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带着村民的重托上路了!来到部队门口,第一道关就是警卫,部队领导当然不可能说见就见的。大麦姐相信一句话:心诚则灵!她下定决心,每天从早到晚守候在部队门口,警卫告诉她这样没有用的,可是她坚持不放弃,为了全村人的重托,她誓死也要见到首长一面!
大麦姐一守就是8天,第八天时,她已经全身无力发起高烧,然而她选择继续坚守,警卫也被大麦姐的精神所打动,他终于主动恳请首长见一下大麦姐。大麦姐见到首长的那一刻,她差点就瘫软了,然而强烈的使命感让她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给首长听,首长听了非常感动,答应帮助她联系相关的军工企业,并且最终促成了这项军工技术转给了民用技术。
大麦姐终于拿到了她想要的技术,接下来就是要去开拓市场了!不知道如何销售,她就带着盒饭到一家家会场去做促销,从不敢开口到一次次鼓励自己去张口说,终于她的精神被一个诺丁汉大学毕业的小伙子所打动,成为她第一个加盟商,并且愿意跟她并肩作战。在他们的坚持下,一年的时间,大麦姐的盒饭销售额达到了一亿元,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
大麦姐有个大愿景,除了要改变家乡父老乡亲的生活,更想要用企业利润来支持更多农村贫困孩子,支持到农村的贫困老人,让孩子们有机会学习能够更好的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老人们老有所养!她说:“城市多吃一粒米,农村致富一家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