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阳市雁峰区的南岳第一峰——回雁峰景区西面的接龙山上,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古塔,还是衡阳城区三大古塔之一的接龙塔。接龙塔又名白骨塔,习称焚字炉,坐落是一座砖石构筑的古塔。该塔是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由衡阳县丞周燮倡导修建的,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该塔坐南朝北,从外观来看有五层。据有关资料显示,塔高14.26米,其中,塔基高0.76米,一至五层高11米,塔顶0.8米,石质宝瓶塔刹高1.7米。底层有南北两门,第一层的平面边长为2.36米。此塔独特之处在于塔身由方石的砖两种材料砌成,下面三层是方石砌的,上面两层则是用砖头砌成的,这在全国的古塔中也是少见的。
接龙塔是古代衡阳读书人焚烧书写有文字纸张的地方,是“敬惜字纸”的这一传统理念的体现,也是衡阳崇文重教的历史实证。是衡阳境内现存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惜字塔,现为衡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因周边高楼林立,尽管建在山上,但一般还很难发现。我在衡阳城区已经工作生活了近30年,第一次知道这个塔,还是去年12月份在游览了坐落在城北的来雁塔后,在网上查阅资料时得知的。
第二天,我按图索骥想去游览一下,从蒸阳南路西侧沿着往接龙山上的坡道拾级而上,总算看到了躲在杂草丛中,正被施工的脚手架包围、外墙被雨水浸湿显得灰暗且多处开裂的塔身。
由于坡道一侧被施工的围档封得严严实实的,我只能站塔身50米开外的一幢民房的前坪眺望。看到那场景,我也没有拍照就离开了,想等到塔维修好以后再来游览。
春节后,我去市图书馆返回时再次爬上接龙山头,发现先前环绕接龙塔的脚手架已经全部拆除,但施工的围档仍然没有拆除。我从高处看到里面的人在塔下逗留,便向山上一位大叔打听现在是否可以入内参观,大叔告诉我在围档处有一小门,可以进入,但不知是否上锁。
我沿着围档一路查找,在接龙山的半山腰处找到那条看来是施工期间出入的临时门,锁和门闩都在里面一边,而且没有上锁。我便推门而入,沿着一条崭新的步道拾级而上,步行不到一分钟就来到了塔下。
我边看边拍照并绕塔转了一圈,发现塔座塔身已经已修葺一新,显得古香古色的。在塔基的东面,立有一块文物保护单位的大理石牌,上面显示接龙塔是在2015年12月被市政府公布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
塔的北门上从右至左刻有“接龙塔”三个字,塔名的两边各有一个比字弱高的雕像,门上的台阶上还安放着一只塑像。
我向一位同在塔下游玩的长者咨询得知,接龙塔已在春节前修复完毕,整个景区的修缮尚未完工,所以还被围档围住,只是在接龙塔下几米处有一处两层的民房,现在还住着人,那条小门便是这家住房出入的通道。
我曾看到网上有人说接龙塔是衡阳市区三座古塔中最为沧桑、古旧的一座。外型充满了岁月的沧桑,风化剥蚀十分严重,呼吁有关部门重视对古塔的保护。
如今通过重新修葺,总算是让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塔焕然一新,也为雁城这座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增添新的色彩。作为市民,盼望有关单位尽快将接龙塔景区配套设施修缮好,并早日对公众开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