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让孩子安心地区探索外面的世界。他知道,那里永远对他敞开。当感到痛苦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平静;当收到惊吓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安抚,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滋养。
本周阅读的是“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的晚期作品《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接触到了心理学的一种理论:依恋理论。这是一本演讲集,对我这个之前对该理论一无所知的人来说阅读感受较为凌乱,但也让我初步认识了依恋理论,带给了我一些认知方面的改变。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起源于精神分析中的客体关系理论,是用于解释某种特定的行为模式。
关于该理论的相关知识,我有三点影响特别深刻:
1.依恋与依赖
之前人们常用依赖这个带有贬义的词语来描述依恋,作者在书中提及了好几次这两个词语的对比,并且不断强调:依恋是正常的,依恋行为是贯穿人类一生的本质特征,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去拒绝它。
2.依恋与依恋行为
依恋是指一个人有强烈的倾向去接近和接触某个特定的人,以这种方式来行动是依恋者的一个特点,具有稳定性。而依恋行为则是“个体与他人保持一种宜人距离的各种行为方式”。
3.依恋模式的分类
依恋模式大致分为三类:安全依恋模式、矛盾性依恋模式、回避型依恋模式,对于各个模式的描述让我十分感兴趣,从中窥见了部分自己的影子。可惜此书只是简要描述,进一步了解需要去阅读作者的依恋三部曲。
该理论带给我的新知
1.了解到了一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小时候如何被对待。有些父母并不想成为孩子的父母,而是想成为孩子的孩子,从而弥补自己童年时期被剥夺的爱,而这种行为又伤害了自己的孩子,造成了恶性循环。
这种关系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是孩子被溺爱了,实际上却是亲子关系的倒置。更令孩子受到伤害的是,孩子会被父母期待对受到的照顾充满感激,而忽略掉父母对其不合理的要求,这会导致孩子出现诸如认知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
比如书中所举的一个例子:
与母亲的愿望相一致是,他对母亲建立起了单方面的形象,即母亲是充满爱意的、慷慨的,并屏蔽掉了关于母亲自私、贪婪和令人讨厌的那一面的信息。他在意识上只承认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感恩,并屏蔽了所有对母亲希望自己关心她、阻止自己交朋友和过自己生活的愤怒。
2.愤怒的积极作用
我之前对愤怒的认识是:愤怒是不好的,我们要避免愤怒情绪的产生。这本书关于愤怒的描述,推翻了我之前的看法。
比如:
如果孩子做了危险的事,比如跑到马路中间,母亲便会感到非常生气——在这种情况下,愤怒的抗议能够有效地阻止他们
当孩子嫉妒父母对新生婴儿所给予的关注,表现出大哭大闹和愤怒时,这种抗议可能有助于矫正家庭中过于关注新生儿而忽视较大孩子的失衡。
......
总而言之,愤怒的作用是“保护对生气者而言具有特殊价值的一种关系”,在正确的地点和时间表达愤怒,不仅是恰当的,而且还是必不可少的。
3.要求回避情绪的不合理
从小到大,我很熟悉的一个场景就是:父母要求小孩子不要表达某种情绪。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不要哭。比如面临和爷爷奶奶的分离,他会被告知不要哭,因为这会让爷爷奶奶更难过。比如为了让孩子乖乖在学校呆着,父母会要求小孩子不要哭,并威胁如果不乖就不来看他。如同作者所言,人们不仅将这种场合下的悲伤和哭泣视为是不合适的,而且还会嘲笑和打击表现出这种情绪的小孩。
类似场景是多么司空见惯呀,然而这是正确的做法吗?读此书,不禁让我思考这个问题。书中将该类行为描述为”要求孩子屏蔽掉与自己内心世界的感受相关的”行为,这个用词让我联想到了之前读的《无条件养育》中提及的"乖“孩子,这种为了方便成年人而抑制孩子的行为,是不是应该尽量被制止?
依恋理论带给了我一个看待问题的新的视角,对于生活中有些问题建立起了概念而不是模糊于潜意识层面,十分期待之后依恋三部曲的阅读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