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以来,早有心作此文。期间亦偶尔写些与篮球相关短文,抒突起之激情,发一时之感受,但总归未曾说透。适逢今年暑假,闲暇甚多,连日打球,爽之极也,遂作此文,昭我爱球之心。
我乃七零后,生长于偏僻村落,当时经济尚不发达,生活无非温饱,文体活动极为贫乏。我上初中时,始知有篮球此物。但因身高所限,班级最矮,不足一米五零,加之生性绵柔,不喜运动,故从未接触。其他同学偶有玩耍,亦不过夺球飞奔,胡扔一气。课余时间,或遇年轻老师投篮,便于旁边观之,看球进则欢呼声起。偶尔球落身旁,急忙捡起掷还老师,趁机摸摸篮球,已经感觉荣幸之至且无比快乐。
我上高中时,才真正接触篮球。且同学中不乏球技精湛者,令我佩服不已。每至课余,球场上人员爆满,有打球者,更多观球者。观之时久,不觉手痒,便于旁边篮架练习一二。偶得中,甚欣喜,自封神射。我自幼读书,对古代神箭手赞赏有加心向往之,而今我于篮球上获得射杀机会,自然要多加练习,以期场上大显身手。故时常默默进行投篮训练。
其实高中时代,大多数人如我一般,首次接触篮球,便涌起无限乐趣。而学校人多场少,且常被高手占据。如我等初学之辈,往往一球场上数十人胡乱拼杀,球来回飞传,人大呼小叫。尘土飞扬之中,脸上泥流条条,也是乐趣无穷矣。
犹记当时,班级之间球赛众多,而我人矮力薄,技浅术陋,从无上场机会,只于场边呐喊助威。还曾记得,教师之间亦常有球赛,我们数学老师,年届五旬,身材矮小,通体精瘦,却投球甚准。众皆戏言:此乃掌握抛物线之精髓也。
或因常常运动之故,我身高大幅提升,至高中毕业时,已接近一米八零。九六年考入师专地理系。系小人寡,男生更少,故我虽球技拙劣,亦能忝居系队之列,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篮球赛。但上场时间不多,极少得分。
师专两年,个人球技虽无提升,团队合作亦无进步,但我与篮球关系已发生质变。我已将其视作一生挚友,决不相弃。甚至于烈日之下,寒风之中,经常可见独我与篮球共处场上。当我欣喜之时,悲伤之时,痛快之时,愁闷之时,宣泄之时,压抑之时,皆由篮球陪伴。坦言之,师专于我打球生涯之地位,恰如贵州龙场之于阳明先生心学之作用。而且,师专毕竟算是高校,球场为水泥场地,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水泥球场只能是我无法企及之奢望。
一九九八年,我师专毕业,分配至一农村初中任教。虽打球时间更为充裕,而打球条件甚为简陋:且不说土场平与不平,单是场上石蛋儿遍布,扫去一层又露一层,就足够让人扫兴,加上篮板篮圈由村里木匠铁匠纯手工制作,而且学校里男教师少,爱好打球者更少,初中学生又无法培养共玩。饶是如此,我对篮球热情未减分毫,反正我已习惯与球独练。而今我投射精准,鲜逢敌手,或与此时勤奋练习有关。
未过几年,陆续有青年教师分配而来,其中有爱好打球者。尤其国鹏、红海二人到来后,已经可以分班对抗。
篮球毕竟集体运动,还是人多乐趣才多。想当年,土场之上,一群青年纵横驰骋,挥汗如雨,虽尘土飞扬亦乐此不疲,享受篮球带来之欢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