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咏怀古迹共五首,每首咏一人,这是其中第五首,咏的诸葛亮。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诸葛丞相的大名威震宇宙,后人瞻仰他的遗像便肃然起敬。首联开宗明义,直接抒发了老杜对诸葛亮的崇敬,用词雄壮,境界开阔。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精心谋划促成天下三分的鼎足之势,旷古未有的奇才好似翱翔于云霄之上的凤凰一般,让人无法企及。诸葛亮的辅佐白手起家的刘备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这份功业确实是常人难以达到的,所以老杜把诸葛亮比喻为了神鸟凤凰。这一联总体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事业。
“万古”指时间,“云霄”指空间,与首联的“宇宙”相呼应。“云霄”极高,又可以与首联的末字“高”相呼应。“羽毛”有两层含义,一是代指凤凰,一是诸葛亮在民间的形象是手持鹅毛扇的,因此“羽毛”又代指诸葛亮本人,这样凤凰和诸葛亮的形象就巧妙的合二为一了。文字在老杜的手里,就像杂技演员抛起来的球,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伊:伊尹,商朝开国元勋;吕:吕尚,即民间传说中的姜子牙,周朝的开国元勋。萧曹:萧何、曹参,西汉的开国元勋。诸葛丞相的才干可以与伊尹吕尚相比肩,他的谋划如果能够实现,建立的功业一定会超过萧何与曹参。这一联把诸葛亮与历史上的名臣相比较,使读者对诸葛亮的认识更加清晰具体。
伊尹、吕尚辅佐各自的君王改朝换代建立了不世功勋,是古代知识分子心目中最高的典范和楷模。萧何与曹参也是西汉初年的名臣宰相。老杜用这四个人与诸葛亮相比较,把诸葛亮推崇到了极高的位置。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汉朝气数已尽难以恢复,诸葛丞相虽然意志坚定,但还是因操劳过度而殒命。诸葛亮在蜀为相期间呕心沥血事无巨细,最终病死在军中。这一联实际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注脚。
两汉经历了四百余年,到三国时期统计根基已经荡然无存。蜀国国力最弱,后主刘禅胸无大志,非但不能支持诸葛亮,还不时掣肘。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了恢复汉朝统一只能是个梦想,根本就无法实现。
诸葛亮就像是一个英勇的斗士,与不可抗争的命运进行搏斗,注定的失败使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老杜看到了诸葛亮的悲剧命运,深深为自己的英雄偶像而惋惜。
这首诗是老杜晚年的作品,他晚年的律诗创作已经出神入化,尤其是在创作形式上已经完全成熟,对仗工整,音调铿锵,极具形式上的美,用老杜自己的话讲“晚节渐于诗律细”。
小贴士:刘邦建立汉朝,任命萧何为丞相。刘邦死后,惠帝继承皇位,萧何死后,曹参做了丞相。曹参每天也不处理政务,就是在相府里喝酒,有人来汇报工作,他就把人灌醉,也不听人家要说啥。惠帝很不高兴,叫人找来曹参责备他,于是有了以下的对话:
曹参:“您与先帝比,谁的能力强?”
惠帝:“我当然比不上先帝。”
曹参:“那您觉得我和萧丞相比,谁的能力强?”
惠帝:“你似乎比萧何差点。”
曹参:“那不就得了,先帝与萧丞相定好的制度和规矩,我们照办就是了!”
惠帝:“得嘞,你接着回去喝酒吧。”
这就是成语“萧规曹随”的来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