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过程·评价8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2-04-19 06:17 被阅读0次
    记录:过程·评价8
    “破五唯”的方略是“立五维”

    正如《方案》所说的那样,我国的教育评价在过去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顽瘴痼疾。我们认为,如果用形象的隐喻来描述,就是“硬梆梆”,缺魂;“冷冰冰”,缺爱;“空荡荡”,缺人。正是在这样一个反思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这项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改革的深层,就是要突显评价中“人”的意义和价值,建立起有人、有魂、有道、有爱、有术的评价体系。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立五维”的“五维”,其中“人”是主体,“魂”是方向与理想,“道”是目标与格局,“爱”是底色与基调,“术”是手段与方法。

    记录:过程·评价8

    为了立这“五维”,我们需要处理好如下四个关系:

    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方案》明确提出了多元评价主体的思想,要求改革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行职责;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改革用人评价,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站在评价的角度来看,这五大主体,其实既是评价的主体,又是评价的客体。换言之,他们既需要去评价他人,也需要接受他人的评价。当然,他们无论是作为主体,还是作为客体,在教育格局中的作用和使命都是一致的。

    二、应然与实然的关系

    评价是标准取向的,而标准通常都坚持应然逻辑,是各方经过努力去实现的目标。但评价又必须要从实然入手,而实然通常都是现实逻辑,总是与应然之间有一个张力,有着或长或短的距离。我们所说的“五维”源于现实,遵循着基本的现实逻辑,因为这五个方面是我们过去的教育评价所缺乏的东西。但同时,这“五维”又是一种理想的建构,遵循着应然逻辑,是需要我们通过变革现实去实现的目标。因此,我们在评价改革中处理好应然与实然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也是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做到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结合基础教育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特点,分别制定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的过程性评价方案,从评价的价值取向和长远育人目标入手,坚持多主体评价、多样化评价、定性和定量、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导向,确定适合评价主体的定性维度、定量维度、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评价工具和数据的分析使用方法等,初步确定各个模块的基础模型和具体内容,并在实践研究过程中重点关注如何避免功利性后果、如何实现诊断功能等应用问题,以期解决德育、体育、美育、劳育在当前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三、逻辑与结构的关系

    《方案》从不同方面提出了改革要求,这些方面体现了不同的思维逻辑,其中有政治逻辑,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也是教育的政治性之所在;有责任逻辑,体现的是不同主体的责任、目标与要求;有内容逻辑,体现的是价值与追求,以及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专业性;有过程逻辑,体现的是评价的规律与程序。但本次评价改革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要理清这些逻辑,更重要的是要建构一个综合的、立体的评价结构体系,以最终消除“五唯”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四、路径与方法的关系

    《方案》提出了落实评价改革的三大路径,我们可将这三大路径概括为责任路径、专业路径和生态路径。责任路径就是要进一步明确五大评价主体的责任和要求;专业路径是要建立科学的、综合的、立体化的评价体系;生态路径则是要营造全社会积极、正确的育人、选人、用人氛围,形成良性的、以“人”为核心的教育发展与评价生态。通过这三大路径,整合运用已有的评价方法,以改变单一评价、片面评价的局面,最终“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录:过程·评价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vu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