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倡导知行合一时,其实已然有意无意的把“知”和“行”进行了分割。然而他们事实上是不可分割,也无法分割的。
譬如,当我坐着写「学思习行录」时,你说我是在进行“知”还是“行”?当我在酝酿一个计划时,我是“知”还是“行”?
虽然是“知思”但其实已是在“行及”。
从“知”的角度来说,他往往超前于“行”,因为他是大脑和心灵的运行,并不如四肢运行表现的外露。但“知”的过程中已然有“行”的动作,甚至还有“潜意识”的动作行为我们是无法觉察的。
知行合一问题来了,既然知行本来合一,那为什么我们想到了却做不到。这个原因是由于思维和大脑的吞吐量、快捷程度远高于、远快于四肢的行动力。就好比流水线上生产,大脑能每日生产1万个零部件,但四肢每天最多只能组装出5000个成品来,这样就形成了知和行的落差,但这并不代表“行”没有动。如果按照以前的理解,我们可以强调道德认知和行为上的的知行合一。但就整体觉知和行动来说,行动是永远落思维觉知半拍的。除非行动变成习惯,不需要大脑介入思考。
但行动在养成习惯的难度上远大于“知”的难度。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要读经典。因为当我们“知”的层面提升了,“行”的层面必然会跟进。当我们对“孝道”之理,认知清楚了,就能在“行”上生发做出来。可是当我们不知时,在“行”上就很难做出来,根本可能也想不到。因为“知”的零配件没有,“行”无东西可组装。
综上所述,知行合一是本来面目,人人俱足,但在外显时差异很大,因为知与行时间的延展性很长,人的天然惰性又难于突破。导致了我们看到一个假像:人的知和行常常是分离的。所以我们才强调“知行合一”。其实“知”和“行”从未分离过。
如何提升知行合一的整体境界,减少知与行的落差。我想有四点可供参考:
第一,深入经典。
让觉知大量处理信息和事物同时,提升质量,减少觉知的判断失误。让“行”少走弯路。
第二,知行俱进
每天我们的知和行都是在交错进行,内心当建立知行俱进的意识。尽力将每日所知和所行进行对接关联,互动鞭策。
第三,随时思考
“知”的输入系统,眼耳鼻舌意,常常是属于混沌状态和程式化运行。只有当他碰到新鲜事物、好奇事物、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时,才会放出火花和光芒。如果没有外界的刺激,剩下的就只有刻意思考能调动了。思考的系统就像反刍,他会融合过去所见所闻进行整合处理。从而产生新的电光与火花。保持精进不断的思考,配合经典的读诵,日常的经验,有助于“觉知”的孵化和提升。落之于笔端,写感悟日记都能加速觉知转化成行动力。
第四,以习促行
对于每日必做或有长远价值的行为,着力培养成习惯,比如“早起”,最终化成无意识行动,减少“知”的负担。为开辟“新知”和“新行”让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