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约星期二》这本书中,作者记录了自己得绝症的老师莫里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每个星期二,作者去看望老师,并和他探讨人生的一些终极问题,如生命的意义、爱情、金钱、、孤独、家庭,以及死亡。
拂去外表的尘埃,你便看到了生活的真谛。当意识到自己快要死去时,看问题的眼光也不一样了。关于死亡的探讨,贯穿整本书。
1. 怎样看待死亡
"死是很自然的,"莫里说。"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大惊小怪,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视作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觉得人高于自然,"他笑笑。 "我们并不高于自然。有生就有死。"
莫里说的这句话是常识,只是未必每个人都愿意承认和接受,总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不同的。在我国的文化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儒家或佛家,但它们有个很大的缺陷,尤其是儒家,不思考终极问题,如生死问题,忌讳谈论死亡。季路问过孔子关于死亡,孔子的回答是“未知生,焉知死?”,避而不谈。
这和我们民族的实用品格有关,也和教育有关。从传统来说,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过于关注国家、社会、家族的层面,很少关注精神层面。它主张的道德,是为社会的稳定服务的,不太关心个人精神上的提升。
佛法以缘起的眼光看世界,认为一切现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我们所做的一切会形成业力,这是推动生命流转的力量,也是决定未来去向的力量。这种力量会随着行为、语言和心念不断发生改变。在佛教的观念中,没有死亡,只有轮回。
西方对于死亡没有看得那么神秘,对该问题的探讨相对较多。西方哲学大多涉及到对生命终极问题的讨论,包括死亡。《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总结了历史上包括笛卡尔、柏拉图等关于死亡方面的各种理论,进一步阐述了死亡的本质和特征、生命的价值、自杀、永生等,不失为系统认识死亡的入门教材。
对生死的恐惧,很大程度上的确来自对明天的未知,不知道归宿在哪里。如果对自己的每个行为都有把握,认识到生命内在的觉性,对生死不再有疑惑和恐惧,则来去自如,生死自在。
只是真正能做得的人很少。再洒脱的人,在面对死亡的最后关头,只怕也还是有留恋的吧。
2. 如何迎接和面对死亡
人终有一死。古今中外,登上权力的巅峰之后的大人物们,对于永生的追求不曾停止过。寻找仙药也好,探索炼丹术、炼金术也好,唯一的目标就是避免死亡。只是即使强悍如秦始皇,也不能脱离自然规律。这世上的不平等很多,死亡或许是唯一真正的平等,无论是平民走卒,还是帝王将相,终究免不了一死。
因为工作关系,和医院打交道很多,这里可以看到面对死亡的人间百态。眷恋红尘、不愿离去的是绝大多数,真正能笑谈生死、洒脱面对的,少之又少。本书中,莫里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有害怕,也有遗憾,或许还有不甘,但他从容面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如何面对死亡?莫里有以下的建议。
1)和解
“我们不仅需要原谅别人"他说道,"我们也需要原谅自己,原谅自己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不应该陷在遗憾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这是没有益处的。记恨和固执是毫无意义的。这种情绪,“他叹了口气,”这种情绪让我抱憾终身。自负、虚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跟它和解,跟自己和解,跟你周围的人和解,跟这个世界和解,这是坦然面对死亡的第一步。
2)活在当下
当莫里和你在一起时,他会全身心地陪伴你。他注视着你的眼睛,倾听你的说话,那专心致志的神态就仿佛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人。 "我喜欢全身心地投入,"莫里说,"就是说你应该真正地和他在一起。当我现在同你交谈时,我就尽力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谈话上。我在和你说话。我想的只有你。"
当下时刻是我们能拥有的一切。从来没有一刻我们的生命是不在当下的。 时间一点儿也不珍贵,因为它仅仅是一种幻象。珍贵的东西不是时间,而是不在时间内的那一点,即当下。越关注时间——过去和未来,就会越多地错过当下。当下才是最为珍贵的东西。它是唯一真正存在的东西,整个生命就是在这个永恒当下的空间中展开的。生命就是当下。
珍惜当下的每一刻,细细体验生命的滋味,才不至于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惊慌失措、后悔不已。
3)生命的意义
“给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还活着。汽车和房子不能给你这种感觉,镜子里照出的模样也不能给你这种感觉。只有当我奉献出了时间,当我使悲伤的人重又露出笑颜,我才感到我仍像以前一样的健康。只要你做的是发自内心的,你过后就不会感到失望,不会感到妒忌,也不会计较别人的回报。"莫里说。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些问题从古到今的探讨很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从对快乐的追求,到精神境界的提升、自我完善,到对未知世界的探寻,到对来生的期待……包罗万象。事实上,看过这许多前人的总结,我赞同的是其中一种观点,那就是生命的本身没有意义。我们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里连颗水滴都算不上;放眼宇宙,我们的地球在整个宇宙中的地位不会高于一颗尘埃;而全人类积累了5000年的文明,毁灭也不过是刹那间的事情。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只要一个人能够真正致力于“生活毫无意义”这一命题,把人们通常赋予生活的有时是自以为是的错误而有害的意义清除掉,那么虚无主义 - 即认为生活毫无意义 - 同样可以赋予生活一种意义。
有一句被引用泛滥的名言,这里不得不再次引用 -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3. 死亡意味着什么
如果认同生命毫无意义,那么死亡才是永恒的归宿。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主动选择死亡。如果把生命看做一个整体,死亡不过是生命形式转变的开始。哪怕身处人生低谷,也不用说自己的存在对地球是种多余,因为每个人都是整体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某种意义上来说,死亡是人类最好的礼物。因为只有当生命有了限度,每个人的价值才会真正浮现。
当我们在自己短暂生命的历程中尽可能的体验到了生命的美好,死亡只是成熟和衰老的必然结果。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喜欢《三体》中的一句话:“一切终将逝去,唯死神永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