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好教师是天生的,为什么还要做教师培训?
这两天,先后看到过两篇文章,一篇是碧树西风的《人这辈子,别说改变什么,能不被改变,就已经足够幸运了》,一篇是pplong先生的《经验越丰富教学越成功吗?》。第一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资深投资人,文章以武侠人物令狐冲为例谈人的成长;第二篇的作者是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文章以课堂教学为例谈教师的成长。
两位作者都是我比较关注的写作者,他们所写的作品里经常会有比较独特的观点,不是一看标题就不想的文章。这两篇文章主题有差别,看似不搭界,但都在谈人的成长。
实际上,我写过许多谈教师成长的文章,说白了,也就是在谈人的成长,因为,教师首先是人,对不对。而且,我的工作要求我经常围绕教师成长言说。不管是老生常谈,还是常谈常新。
在过去我谈教师成长,经常爱从逻辑的角度谈,例如,教师成长的路径、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教师成长的关键期、教师成长的选择,等等。从理论的层面谈了这么多,至少在我看来,立论是严谨的,论证的严密的,证据是充分的。
可是,这样的言说毕竟是说理的东西多了一些,情感的东西少了一点,不像流行的“鸡汤”一样,容易入口。所以显得多少有点不接地气。碧树西风和pplong两位先生的文章则不同,谈笑间,道理尽显;讲故事中,啥都已说明,让人乐于阅读。
回到主题,围绕教师专业成长,看两位先生所写的文章,主题大体上与几年前流行的一个话题一致,即“优秀的教师是天生的。”pplong先生在文中所举的例子,在前几年就已在网络上风行,当时人们得出的结论是“选拔教师比培训教师更重要。”如果再加上西风先生的观点,二位先生的观点放到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培训上,就是“好教师是天生的,我们别老想着去通过培训改变教师。”
在教师教育这一领域,如果持这样的观点,无疑是悲观的,而且也会遭受许多人的指责,尽管这一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
各级政府和学校花巨额资金搞教师培训难道是在做无用功?
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参加教师培训难道只是在消耗体力和时光?
如果对这些问题给予肯定的回答,那我也就成了非白即黑的极端论者,思维也就停留在了孩童时代。
那怎么办?
认清了“好教师是天生的”这一观点,并不意味着就是在否定教师培训。
关于教师培训,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为什么要谈教师培训,为什么要做教师培训?”
我想,大体上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理论上的原因,即时代发展的需要,信息时代人人都需要不断的学习,作为教师自然不能例外。另一个是现实方面的原因,即客观事实的需要,现实中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更多的在职教师无法胜任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高的要求。
现在的教师培训,无论国家级培训(国培),还是校本培训(校培),毫无例外,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的原因进行设计并展开的。有些把培训目的写得非常复杂,但其实归类一下,也就是这两点:一是督促教师继续学习,紧跟时代步伐;二是提升教师能力水平,适应学校课程改革需要。
谈完我们“为什么要做教师培训,为什么要花巨额资金在在职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这一问题之后,我们再回头看“好教师是天生的,我们别老想着去通过培训改变教师”这一问题。
近十几年,国家一直在改革教师培养制度和教师选拔制度。从原来的师范教育到现在的教师教育,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内涵和范式的变化。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在本质上是有所区别的,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实施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等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过程。相比较师范教师而言,内涵更丰富、更为体现与时俱进。而且,教师的选拔也由原来的师范类院校单一渠道变成了综合类大学资格准入制度,这是国家从现实操作层面回应了“选拔教师比培养教师更重要”这一共识。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全国近千万教师群体中,还有许多不合格的教师。人们对教育的指责,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批判这些不合格的教师。在这里,“不合格”含义非常广泛,简单归类就是有些表现在师德方面(这一方面也可以细分为许多层次,从不敬业到存在违纪违法问题不等),有些表现在能力方面(这一方面也可以细分为许多专业层次)。在目前的公办教育体系当中,除非教师有重大的师德师风缺陷,否则学校对教师的再选择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是形势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是现有人员按兵不动。这样的现状只能造成人们对教育更多的指责与批判。教师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上来说,就是在回应社会对教育的指责与批判,就是期望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职业精神,培养敬业专业的教师。
那么这种培训,能达到什么效果?怎样才能有效果?
这就得看培训的主体——教师的个案情况了。从国培到省培、市培,班次的主题都非常明确,参加的人员要求也相当的具体。这里的要求既有自然年龄和现有能力的限制,也有未来学习发展潜力的评估,可以说是“量身订制”的培训,针对性比较强。如果参加培训的教师真的符合培训班次设置的各项条件要求,那么这样的培训自然会让这些参加培训的教师获益,也能达到培训预期的目的。例如“浙派名师培训班”,参加教训的教师要经过层层考核和选拔才能进入,能参加这样的班次培训,培训教师都抱有强烈的培训愿望和发展需求。
但现实是我们仍然有许多不适合当教师的教师在学校里从事着教师这一职业。这一庞大的群体,有些正在一些教育落后的地方支撑着教育的门面。他们中的有些教师,很痛苦的从事着教育职业,又别无选择。对于这些教师,教师培训的预设目标肯定是达不到的,如果能通过培训,让他们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一份认同,让他们在工作中减少一份痛苦也算是一种培训的效果。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不这么痛苦,也不热爱教育,至少持中立立场,还愿意为教育更多的付出。那么,如果通过培训能让他们不放弃对教育的付出,别被一些周围的人改变,就是培训的效果。
每一次教师培训开始或结束的时候,我都会常常想起“好教师是天生的”这一观点。正是这个观点,我不至一次的对自己失望,因为我觉得自己天生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又对自己一次次产生希望,因为我从未改变自己对教育初衷和努力,“人这辈子,别说改变什么,能不被改变,就已经足够幸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