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obin Dunbar Lousie Barrett John Lycett(英)
译者:万美婷
本书旨在从人类进化的角度解析人类心理发展的过程,其中的主要观点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选择同时受到基因(DNA)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这其中包括,人类的本能,择偶,为人父母的选择,社交活动,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人类的社会性,以及宗教信仰的本质和作用。
我读完本书的感受是:当你用更加宏观的视角去看待眼下发生在自己身上和身边人身上的事情时,会产生一种释然的态度。尤其是对于当下认为不幸的事情或者痛苦的事情,在更加宏观视角下就显的微不足道。另外的感受就是,了解了世界之大,了解了人类发展悠久的历史的长河,自我就会显的渺小。意识到凝聚力的重要性。
人类之所以能从远古进化到现在,成为统治这个星球的智人,这其中离不开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利他性行为”。这种利他性行为抵抗了人类群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面临的来自环境(环境生存压力)的威胁,使得人类的繁衍和发展更为长远。
遗传决定论真的可信吗?
如果行为真的完全由基因遗传决定,那就代表着行为应该总是按照相同的方式发展,并且各种环境因素都不会对其造成影响。这就会导致行为完全不可改变,完全不可塑造。但其实在复杂多变的真实世界,单靠遗传决定论解释复杂的人类行为显然是不可靠的。
生态位构建理论的核心是,动物是主动地改造生态环境,而不是被动地待于其中。因此每个有机体都可能成为自身进化的工程师。比如蜘蛛结网改造了生活环境,为自然选择创造了新的机会,生态位构建的其他形式则改造了参与构建的有机体后代所生活的环境。对于人类而言,土地,不动产,金钱和地位的传承在人类社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生态传承”提供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范例。
进化不是为了物种的利益,而是为了个体的利益。
事实上,基因和环境都不可能独自完成进化这个大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起了重要作用的反而是这两方面彼此的交互作用。
例如烘焙蛋糕,你找齐了所有的原料,几单,黄油,糖和面粉等,将他们混合起来,然后送进烤箱。一个小时之后,如果幸运的话,被你放进烤模里的那些湿乎乎的面糊就会变成轻盈蓬松的海绵蛋糕。那么蓬松程度到底是由于他的基因(原材料)还是它的环境(烤箱)造成的呢?
人类婴儿第一次出现莫洛反射还是在子宫里的时候(莫洛反射:指的是当婴儿的姿势突然被改变时,所出现的上,下肢突然向外伸展,手指伸直的反射动作。然后四肢会慢慢恢复到曲屈的姿势)这是由于人的内耳的前庭系统能够让我们感知到身体的运动和空间朝向,并用以对抗地心引力,对平衡能力十分重要。
对前庭系统的刺激有助于婴儿的发育,促使他们成长,体重增加,还能让孩子不那么急性子,呼吸更加规律,睡眠更加持久。运动能够刺激前庭系统。(可以解释很多家长在难以哄小孩入睡时,常开着带他们出去兜风,从而刺激他们的前庭系统,如果这个刺激时间足够长,就会降低孩子的清醒程度,是他们逐渐入睡)
妈妈语和社会微笑-这似乎也是一种本能,即某些妈妈对孩子说话的方式,放慢说话速度,提高音调和声调,一遍一遍的重复同样的字,还会伴有夸张的表情。这种特殊的韵律(音调,节奏和音感)能唤起孩子的注意力。
对于进化如何运作的全面理解,即就是有机体和自身行为是由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产生的。
我们是如何成为人类的
婴儿如何了解世界
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或者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人类大脑最明显的发育过程是在出生之后,相较于其他灵长类,人类婴儿在较早的发展阶段就出生,这是为了能够适应人类女性相当狭窄的骨盆。
皮亚杰认为人类婴儿并不是不能处理那些看起来十分艰深的任务,实际上,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些了解。他们的心智被设计的能够感知某些事物,并对他们做出反应,而且这种经过设计的结构能引领他们沿着适当的进程发展。
灵长类的视觉系统有两条不同的通道,可以将视觉信息从大脑后部的视觉区传递到额叶。也就是进一步加工信息的系统,大细胞系统专四运动的侦测工作,所有哺乳动物都拥有这个系统。而小细胞系统主要分析微小的细节和颜色,小细胞系统通路经行大脑的腹侧去链接杏仁核,一对状似杏仁的结构,深埋在颞叶之中。与感知觉和情绪加工链接。
文化棘轮
共享注意的能力应该是人类最与众不同的特征,这种技能可以将我们与其他动物区分开。
人类婴儿在9个月大的时候能理解他人是一个有意图的个体(也就是带有意图表现出特定的行为)这样的个体所拥有的观念可以被遵循,被探测,以及被分享。有了这个能力,就能学习其他所有的一切。儿童需要发展所有与共享注意相关的基础能力,让自己能与其他人产生链接,从而进入人类的文明世界。儿童和所处的文化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将使自身的认知技能得以发展。最终成为一个语言能力,模仿能力,移情能力和合作能力发展健全的人。
共享注意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出的独特的生物适应产物,而其他灵长类怎没有发展处这样的能力,他还认为这是让认知棘轮进行运转的必不可少的能力。
人们可以通过塑造心理的期望效应调整其他与我们相互影响的人们的生态位,他人的心里就像是一个可靠的,可重复利用的发展性资源,人类儿童需要通过这些资源长大成人。
配偶选择
我们身为哺乳动物造成了两性间的繁殖成本不对称的结果。这种不对称对雄性和雌性的性别策略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繁殖过程中,两性最明显的差异表现在:各自如何看待配偶选择这场交易。雌性一旦怀孕,在这段时间,不论与多少雄性交配,都无法再次怀孕。而雄性只有尽可能多的与未受孕的雌性交配,才能提高自己的适宜性。雌性更注重孕育的过程,确保这段长期投资一切顺利,而雄性则更重视交配的机会。
人类男性多少因为自身能力的限制,是他们很难在有伴侣的条件下再觅更多的良缘,因此,他们会把生育能力作为选择配偶的一个标准。
从纯生物角度来看,女性应该从男性那里寻觅些什么呢。考虑到如此高昂的生育成本,她们应该优先选择能够一起成功抚育孩子的男性。
这会导致两个结果,
一是男性的基因品质,品质较好的基因通常能繁殖出品质较好的后代(指的是有益于后代生物品质的基因,而不是从道德或社会价值标准来做判断)
二是男性育儿的能力和意愿-就是对孩子发展的贡献。
为人父母的抉择
亲缘投资决策是以对不充足的资源进行分配为基础。对某一个子女进行投资的决定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其中有一个是孩子将来的繁殖前景。有着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繁殖前景的孩子得到的资源可能会很少。在极端情况下,这些孩子甚至会被杀害。
频繁的社交活动
灵长类的社会系统,包括人类社会,实际上内含着一种社会契约,成员都同意放弃自己的即时利益,通过更加有效地解决一些生态问题来获得长远的更大收益。
社会化大脑
灵长类(包括人类)有着相对于身体体积异常庞大的大脑,这个结果主要是由于他们有着异常庞大的新皮层。目前普遍认为,灵长类庞大的大脑明显与其于总不同的社会技能有关,一个著名的解释就是社会脑假说。该假说认为,在固定社会群体中生活,需要自然选择出一种智力,这种智力要特别熟练于追踪自己和群体内部其他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或许更重要的是能够追踪群体内部其他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
亲密关系的圆环
人种志的证据(来自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表明,由大约150人组成的群体似乎是最典型的人类社会网络,而这个群体实际上还有一系列不同等级的子群体组成。
在5人小组中-支持同盟,当我们处在困境中是,会从他们那里寻求情感或其他支持
12-15人-情感支持小组,我们与他们有着特别亲密的关系
35人-与狩猎采集营地每晚居住的人数相同
150人-与狩猎采集的家族人口数量相同
500人-在人种志论文里被认为是最佳的群体数量
1500人-与一个不落的人口数量相同,通常被定义为说着相同语言或方言的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圆环内的人群都包含着低一层及中的所有个体,相当于一个同心圆
信任和互惠
社会成员承诺并且兑现自己的社会责任使得人类社会成为可能。在情绪平稳期,信任和互惠滋长,我们对陌生人表现的更加宽容,而在麻烦不断的时候,信任衰退,我们对社会网络中的核心成员减少了我们的善意,即便我们知道他们是值得信任,也值得依靠的。
人类身处在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每个人的社会关系都是一圈圈的发散式圆环,我们之所以能够紧跟社会关系不断变换的步伐,是因为我们有着与猴和猿表亲共有的高级社会认知能力。社会脑假说指出的是灵长类相对于其他动物有着异常庞大的大脑,因此提高了自身的认知能力,从而拥有了更加复杂的社会生活。而信任和责任的概念就在社会生活的核心中,发挥着让群体中的人们相互合作的作用,以更有效的方式解决生存和繁殖的问题。然而,任何这样的系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搭便车(在合作中获得利益,但没有付出应付的成本)的侵扰,因此需要相应的机制来控制这个问题,从而避免合作的社会系统中的那些微妙的关系平衡被摧毁。
语言和文化
通过对猴和猿的观察,发现他们通过礼貌来维持所处社会群体的团结。理毛能使大脑释放内啡肽(大脑自身的镇痛剂)让情绪达到轻微的兴奋状态。让他们更加信任和忠于为自己理毛的个体。内啡肽以一种目前还不清楚的方式让个体产生温暖和满足的感觉。对我们人类来说也有相同的效果。身体的接触是一种交流的方式,而且还能够释放强烈的情感,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触摸中感知其丰富的意图,愿望和诚意,这会比从其话语中得到的还要多。一下触摸胜过千言万语。
可是通过理毛这种行为维护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团结,总是有限的。因为每一个个体同一时间内只能对一个个体理毛。而人类之所以能够更有效的利用时间,正是因为我们使用了一个新颖的交流媒介-语言。
语言通过至少三种截然不同的方his,让我们更有效率地利用有限的社会时间:
1.语言允许我们在同一时间对许多个体进行“理毛”
2.语言允许我们交换关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的信息,使我们能够密切关注这个时时变化的社会环境
3.语言允许我们评论(或监督)他人的行为。
人们会使用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有声语言来作为连接社会的工具。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音乐-尤其是没有歌词的哼唱,这种“语言最初是已公开歌唱的形式存在”的可能性,帮助我们解开了一些用其他方式难以解释的疑惑。第一就是音乐本身的进化,以及音乐对我们五一有着非常深刻的情绪效价。第二它提供了在非人灵长类的发生和人类说话之间的一条清晰的桥梁。人类说话不需要多大的跃进,因为我们在和猴和猿的声音交流中发现了与没有歌词的哼唱相似的地方。第三,音乐提供了一条通向语言的桥梁,因为他似乎和理毛一样,也能释放内啡肽(在唱歌,尤其是在公开场合歌唱之后,我们能感觉到温暖和头晕眼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