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推荐的书是《人间词话》,作者王国维,清光绪人,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 的清华五大导师。我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是:性价比高。
首先,薄薄一本册页,字字珠玑。
《人间词话》,不算未刊稿、删稿,仅仅六十四则,200 多页。闲暇时光读一则就有一则的收获。
这本书的阅读障碍主要是:1.遵从旧例,提到诗人时以字称呼其名,如东坡、 稼轩、放翁,所以要经常翻阅所指何人;2.评点诗词,古今上下精信手拈来,要查阅全诗面貌更好的理解诗句,进而理解作者点评;3.除了以上的阅读障碍之外,就可以放心跟着一位极其真性情的文学评论家,看他如何为最欣赏的李后主、冯延巳、欧阳修、苏东坡、秦少游、周邦彦、辛弃疾、 纳兰性德溢美之词毫不吝啬,当然也有毫不留情面刻薄吴文英、张炎等人。简而言之,这小书可以叫做《大咖教你怎么赏词》,抛开以上的阅读障碍,这本小说可以说是欣赏诗词的精妙的启蒙书。
另外,值得一读再读,把一本薄薄书可以翻厚。
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词曲,向来是我们民族的原典,聊聊数字便能道出一个宏大场景或者点醒一个不可言说的瞬间。但是对于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的欣赏却并非简单的事情,如同我们需要专门的知识去欣赏音乐、绘画、舞蹈这类统称为美学的领域一样,面对我们的原典文化,我们也需要方法。用西方的文学理论来鉴赏中国古典诗词显然是不合适的,中国古典文学更多的是靠体悟,靠不可言说的感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意境”的说法,其实也是一种感悟式的鉴赏方式方法。这本书用古白间杂的词句,表达了民国那种年代才有的审美趣味。
我摘要几则精妙的点评,与大家分享:
1.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对于“美”,我们通常会从一个整体去感知,在这里王 国维认为“斜风细雨,燕飞鱼跃”,“帘挂银钩”比起宏大的 “落日大旗马鸣风萧萧”“浓雾弥漫楼台渡口”同样是一种 境界,不因宏大和小巧而有高低之别。
2.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草共忧乐。
3.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4.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此大诗人之秘秒也。
5.诗人视一切外物,皆游戏之材料也。然其游戏,则以热心为之,故诙谐与严重二性质,亦不可缺一也。
这也是我们在阅读中经常有的感受,发现一些字词深得我心,而自己不能言说,在创作中需要技巧,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天分,而我们赏读诗词也是进入诗人营造的世界,体验不同的天分所创造的情绪情感世界。
可以说中国古诗词文艺理论的一些通行的说法都来源于这本书。比如“境界说”,比如“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比如“诗人届是赤子之心”等。
最后,这本书可以算是一本出典故的书。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 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段话的出处就是这本书。王国维反反复复强调的“境界”,其实也应该也是在描绘一种理想的人格和 feeling。
在上海三联书店这版的《人间词话》的扉页,有傅雷的一句评语“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 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虽然有过誉之嫌,但是 “开发性灵”这一句确实比较赞同。读完这本小书,如果会为其中一句所幡然醒悟,懂得一句汉字组合成诗词曲所营造 的美,那就是佛教所说的开智慧了。当然生活中美的事物很多,如果能从诗文方面发现一点美拓展一些共通的智慧也是 一种途径,所以我向大家推荐《人间词话》这本书。
以上只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个人体会,抛砖引玉,相信大家读过之后会有更深的体悟,对中国古典诗词生出更多的爱好。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首要的是先回归中华文化的原典,与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