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信发了1到3分的SCI论文,有人说是“灌水”;利用生信发5分以上的SCI论文,也有人说是“灌水”;即便利用生信发10分以上的SCI论文,一样有人会说没有什么研究意义,就是抢发热点而已,一样属于“灌水”。现在问题来了,到底要发多少分的SCI论文才不算是“灌水“?
有人说发了医学四大名刊肯定不算“灌水”,真的是这样吗?用很多临床医生比较熟悉的meta分析来举例,发了n篇1到5分的meta分析,肯定会有人说是在“灌水” ,但是发了n篇BMJ、JAMA的meta分析,应该没有人敢说是“灌水“吧,错了,一样有人会喷。
国外研究者Dagfinn Aune发了一大堆BMJ、JAMA的meta分析,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成果,满眼都是羡慕和崇拜。特别是放到国内,更是羡慕得不得了,因为国内没有几篇BMJ、JAMA的meta分析。可以将meta分析到发BMJ、JAMA这样的名刊,应该是有料的,按道理是没有人敢说“灌水”。不过,还是有研究循证医学方法学的人看不起人家,说人家是“灌水”。
连发了BMJ、JAMA这样的名刊,还会有人说是“灌水”。可见,要想不被人说“灌水”,一篇文章都不发才可以做到。一篇文章都不发,基本是不可能的,毕竟很多学校毕业要求要发文章的,很多单位评职称也会用到文章,申请课题也需要列出几篇代表作,如果你一篇文章都没有,还能申请到课题吗?
发几分的SCI论文,有人会说“灌水”,发几十分的SCI论文,也有人会说“灌水”。可见,无论你发了多少分的SCI,都避免不了被说是“灌水”。你要是介意别人说“灌水”,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发文章。
网友评论